? 第一次看《廊橋遺夢》的小說,那時候還是二十幾歲的年紀(jì)。后來,在一個叫“廊橋”的輕吧里,舉辦了一次詩歌朗誦比賽。還記得那是第一次見到自己很喜歡的丁建華和喬榛,他們做評委。我呢,選擇了一篇席慕蓉的散文,獲得了三等獎。回想起來,那個時候,起意去參加比賽,完全是“廊橋”這個名字。
? 二十幾歲的年紀(jì),對愛情依然有很多美好的憧憬,而這個憧憬和向往里,有很大一部分的被吸引,都是那種沒有結(jié)果的絕望凄美的愛情。想想,唯有悲劇才夠深刻和永恒。
? 再后來,我的初中英語老師,因為個人興趣轉(zhuǎn)行學(xué)了美術(shù),成了當(dāng)時國內(nèi)少有的青年畫家。在他功成名就的事業(yè)頂峰時期,他選擇去了美國。直到某一天,我突然收到一封他的郵件,郵件里有幾張照片和一篇散文,照片里,就是電影里的廊橋。那一刻,我突然流下了眼淚。此刻想起來,我甚至不知道當(dāng)初自己為什么哭,就在突然看到紅色橋框的時候,莫名的被感動了。
? 在這個年紀(jì)重新再看《廊橋遺夢》,突然開始懂了弗朗西斯卡和羅伯特的選擇。
? 我想,弗朗西斯卡在送別丈夫和孩子去市集的那一刻,她一貫平淡的生活突然有了一個新的窗口。當(dāng)羅伯特出現(xiàn)在她家門口時,好像一種新的生命力來到了。
? 記得弗朗西斯卡像是獨白的一樣對羅伯特說,我離開家鄉(xiāng),選擇了這樣的生活,而那些少女時候的夢想……臺詞并沒有在這個時候往下延續(xù),在她的少女時代,也許有無數(shù)的故事等待去展開,卻因為她成為了別人的妻子和母親而沒有機會實現(xiàn)。
? 也許,吸引弗朗西斯卡的,除了羅伯特自由的生活,還有一個重要的連結(jié),是羅伯特曾經(jīng)路過她的家鄉(xiāng),毅然選擇了停下來旅行。在他們談?wù)撈鸸枢l(xiāng)的咖啡館、教堂的那一刻,也許弗朗西斯卡心里開始重新與家鄉(xiāng)有了一種連結(jié)。而這個結(jié),一直像濃烈的酒一樣,在她心里,從來沒有被開啟。而羅伯特的出現(xiàn),像是打開了存釀許久的美酒……
? 弗朗西斯卡終究選擇了現(xiàn)在的人生,也許因為不想背負(fù)內(nèi)疚,也許更是因為不想打碎心里的夢,對愛的絕美的憧憬。
? 而因為這樣的選擇,她用了剩余的生命和所有的情感的祭奠。
? 我在想,弗朗西斯卡到底愛的是什么?是羅伯特?是少女時候的夢?還是永不能實現(xiàn)的永恒?
? 余生,你到底深愛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