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憶蓮我是真的想叫她“女神”,真正的女神,實至名歸的女神,這就是她給我的印象,早在小學的時候她已經很火了,卻依然在這個浮躁的娛樂圈如一股清流般的存在。
她出場的時候,所有的觀眾好像都要從觀眾席奔上舞臺了。
看到林憶蓮登上《歌手》舞臺好像做夢一樣…
在首期節目里,她演唱的歌曲也是13年前加盟滾石、發布的首張專輯中的主打曲《不必在乎我是誰》。
憂傷的聲音配上百轉千回的曲調,又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唱盡都市女性孤獨內心與對愛的渴望的林憶蓮。
林憶蓮的合伙人沈凌說,她首次登上《歌手》舞臺之所以選擇這首歌,為的是想拋棄所有歌壇成就的光環,讓觀眾感受她作為一個歌手的平常心。她是真的平淡看得失,冷眼看繁華。
不過被觀眾看來是“情歌天后”的女歌手,在臺下卻擁有種奇妙的反差萌。
再看看林憶蓮,一個正悠閑地壓腿呢
被這么可愛又認真的Sandy驚艷到了。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歌手2017》里這位最值得期待的女歌手——林憶蓮。
然而對比同期的女歌手,她算是一個異類,原因在于長相。
陳慧嫻,比林憶蓮早出道一年,兩個人還曾在中學時做過同班同學。陳慧嫻的樣貌屬于清新少女掛的,動人可愛。
同時期的女歌手,還有帥氣、獨特的梅艷芳。
況且在美人眾多的香港娛樂圈里,林憶蓮的外表怎么看都稱不上漂亮。
她的眼睛是又細又長的單眼皮。剛出生時,父母就為她起了個小名,叫“丑八怪”。因為眼睛太小,她小時候也想過去做個雙眼皮手術。
女孩愛美從沒有錯。但十幾歲的林憶蓮卻學會了勇敢地接受這樣的外表,她告訴自己:我并不是需要只靠外表的人。但是如今呢,如此有才華,淡定從容,不被盛名拖累,歲月如何蹂躪我依然最美。
骨子里自信、敢于挑戰的個性,也許就是造就林憶蓮的原因。
早期的林憶蓮被定義為日系少女偶像,這一點從當時的專輯封面就能看出來。
不過她并不喜歡這樣的風格,所以想要嘗試不同的東西。
“所以到了第二張、第三張的時候,我堅持做一些改變,回到我更熟悉和喜歡的西洋風的路子上去。”
林憶蓮的個性大膽前衛,在后來的《都市觸覺》系列專輯里,她跳脫出了香港風格,給專輯中加入了R&B、電子舞曲的元素。據說她還是首位把R&B引入華語樂壇的歌手。
在很多人的記憶里,林憶蓮的經典歌曲大多是《至少還有你》、《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當愛已成往事》這些在KTV必點的都市苦情歌。
但縱觀她的歌手生涯,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風格,也難怪有人說,“情歌天后”的稱號是對林憶蓮最大的誤解。
林憶蓮曾和香港資深音樂人、她的前男友許愿制作過以野花和懷舊為主題的專輯《野花》。這張專輯也是她嘗試將中西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實驗。
雖然這張專輯在當時遭受了商業上的失敗,也曾被譚詠麟指責“曲高和寡”,但依然沒能影響它被評為“90年代十大唱片”。
1994年,林憶蓮加盟滾石,和李宗盛合作,這個時期的歌才是我們最熟悉的情歌。
2000年,她再次憑借那首《至少還有你》翻紅,那時候她已經34歲了。然而06年發行國語專輯《呼吸》之后,林憶蓮有6年時間都沒有任何新作品。
那段時間,她在反思自己:“作為一個歌手,如果我推出一張新碟,還是用以往的方式去唱一些歌的話,大家只能聽到另一首《至少還有你》。現階段的我,比較像誠實地呈現出另一方面的我。”
林憶蓮總是這樣,喜歡突破原本的風格,去創造新的東西。不愿墨守成規,喜歡嘗試新事物,因為新事物終將會取代舊事物。后來在和常石磊合作的《蓋亞》里,她不再繼續唱小情小愛,而是傳達了自己的生命觀。
在事業的安全區發展很容易,但像林憶蓮一樣去除自己的本身風格實在是風險太大了,她偏偏不害怕。憑借這張專輯,林憶蓮獲得了第24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在林憶蓮“live07”音樂會的大屏幕出現過一句話:PlayingSafeIsBoring(墨守成規是沉悶).這句話最能代表她對事業的態度。
當然了,林憶蓮對音樂的要求也很高。剛出道時,她的聲音很小,于是就強迫自己每天對著山喊叫練習。
而且很多和林憶蓮合作過的音樂人,都怕了她的高要求。
林夕曾在書中寫道,林憶蓮經常因為他的詞不能完美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讓林夕返工。
林憶蓮說過,我不在乎臉上有多少皺紋,我只在乎活得快不快樂。現在的她大概就是這樣的狀態。在她身上我看不到任何功利的感覺,真實,努力,個性,獨特,善良,這是我對她的整體感覺。
她很忙碌,即便已經50歲了,但她依然在各地開演唱會,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談及出道三十多年的改變,林憶蓮說:“我感覺自己一直是在蛻變的過程——不同階段的我有著不同的質感、不同的想法和自己對一些事物的關注。目前我覺得我很自在、很自我,可以做很多我喜歡、我想去做的事情,可以完全展示我自己的個性和喜好。”
在林憶蓮的愛情里,不得不提的就是她和李宗盛的那段感情。92年開始,他們共同合作了《不必在乎我是誰》、《當愛已成往事》,之后兩個人就慢慢擦出了愛的火花。
當時林憶蓮和李宗盛是頂著小三插足的輿論壓力結婚的。然而這段婚姻只持續了6年就以離婚告終。據李宗盛說,兩個人分開的原因是當時他想在內地發展,而林憶蓮仍想在港臺唱歌,因此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從林憶蓮婚后只當了一年的全職太太就復出發專輯的經歷可以看出來,她的性格獨立要強,不愿妥協。
很多人說,李宗盛為林憶蓮創作的《鏗鏘玫瑰》中的那句歌詞“那女孩早熟像一朵玫瑰,她從不依賴誰”,指的就是林憶蓮。
和李宗盛離婚后,很多媒體都問她是否還渴望愛情,她的回答是肯定的:“我渴望愛情,可是我不覺得我會像以前那樣,覺得愛情就代表自己很大的一塊,現在我覺得愛情應該是給你動力,給你享受。可是你要先找到自己是怎么樣一個人,自己一個人過得很快樂很自在,那么當愛情來的時候它才會是一個美妙的東西。”
與林憶蓮同期的女歌手,已經極少有像她一樣仍然活躍在舞臺上的了。
而林憶蓮身上并沒有太多50歲女人的老態,反而更多的是經歷過人生起落的成熟女人的魅力。她活得自在,也有勇氣在事業上突破,這樣的心態便是她最難得、也最讓人佩服的地方。
林憶蓮不喜歡比賽的感覺,這次能登上《歌手2017》的舞臺可是洪濤邀請了她5年才來的。
? 《為你我受冷風吹》是李宗盛為林憶蓮寫的歌,那年兩人的緋聞傳的沸沸揚揚,林便獨自移居加拿大,李去找她,她閉門不見,他在冷風中等了一夜,然后就有了這首歌,很多歌手都翻唱過,但我最愛的還是林憶蓮2011年演唱會版,唱出了成熟女人對愛的堅定,鏗鏘有力,尾段簡直大寫的帥。
《為你我受冷風吹》
為你我受冷風吹寂寞時候流眼淚
有人問我是與非說是與非
可是誰又真的關心誰
若是愛已不可為你明白說吧無所謂
不必給我安慰何必怕我傷悲
就當我從此收起真情誰也不給
我會試著放下往事管它過去有多美
也會試著不去想起你如何用愛將我包圍
那深情的滋味
但愿我會就此放下往事忘了過去有多美
不盼緣盡仍留慈悲雖然我曾經這樣以為
我真的這樣以為
為你我受冷風吹寂寞時候流眼淚
有人問我是與非說是與非
可是誰又真的關心誰
若是愛已不可為你明白說吧無所謂
不必給我安慰何必怕我傷悲
就當我從此收起真情誰也不給
我會試著放下往事管它過去有多美
也會試著不去想起你如何用愛將我包圍
那深情的滋味
但愿我會就此放下往事忘了過去有多美
不盼緣盡仍留慈悲雖然我曾經這樣以為
我真的這樣以為
為你我受冷風吹寂寞時候流眼淚
有人問我是與非說是與非
可是誰又真的關心誰關心誰會關心誰
林憶蓮是繼《歌手》徐佳瑩之后選歌最好的歌手。徐佳瑩的《浪費》唱的現場觀眾熱淚盈眶,歌詞唯美讓人感動。就是這么有內涵。這就是有品,徐佳瑩和林憶蓮都是創作型的歌手,集才華與美貌與一身的女子。
沒“關系你也不用給我機會,反正我還有一生可以浪費
沒關系你也不用對我慚愧,也許我根本喜歡被你浪費”
林憶蓮讓觀眾想哭的就是這首《無賴》,這首歌講一對感情倦怠卻死耗著分不開的情侶,戴佩妮稱之為無賴,只有很茫然,嬌柔,任性的年輕人唱的出來的,而林憶蓮的打開方式跟戴佩妮完全不一樣,增添了更多人生解讀,從原版第二段副歌開始作出了許多改變演繹了更有張力層次更加遞進情緒更顯釋懷。也許是她的聲音綿里藏針而又太善解人意,不僅唱出了歌中那“遺失的澎湃”,更是唱出了無賴的無奈,以及對曾經的我們的一種至深的諒解。上一季的選歌擔當,語感擔當,歌單循環擔當是徐佳瑩。這一季絕對是林憶蓮,而且是徐佳瑩Plus。(在前面那么多炫技歌之后,會單曲循環的就這一首無賴了)
林憶蓮第一期唱《不必在乎我是誰》是自己的一首經典歌曲,這首歌的年代久遠,1993年發行的,就是我剛出生那個年代,至今聽起來都特別有味道。首先林憶蓮的這首歌從歌詞上就已經征服了我。
女人若沒人愛多可悲
就算是有人聽我的歌會流淚
我還是真的期待有人追
何必在乎我是誰
李宗盛說:像林憶蓮這樣的女人,只聽她的聲音,便足以愛上她。后來,他真的愛上了她。愛情讓人盲目,那時候李宗盛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而妻子也為了他放棄了在香港的事業跟隨他來臺灣,而他卻愛上了那個長得不美,卻能唱到他心底的那個聲音。他為她寫了無數首歌,《聽說愛情回來過》《當愛已成往事》《為你我受冷風吹》,一首首至真至情的歌,也捧紅了當時的林憶蓮。
兩人都心知肚明,這段感情不應該開始,卻又糾纏難以結束。一身才華的李宗盛當然讓當時還是小女生的林憶蓮傾慕萬分。李宗盛深陷兩段感情中難以抉擇。
錯誤開始的愛情,最后以誰也沒想到的方式草草收場。
就在李宗盛焦慮到底是和妻子共度一生還是選擇和林憶蓮私奔的時候,林憶蓮那時候已經懷孕,也沒有勉強他必須對自己負責。而李宗盛卻覺得自己該順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于是選擇了當時認為的最愛林憶蓮。
然而,為了愛情放棄了一切的這對眷侶,不顧世俗流言,甚至也放棄了利益,沖破重重阻礙,本以為會一直幸福到老,天長地久,但他們婚姻只維持了六年。其中的內情有人說是因為各自發展方向不同,不管外人怎么說,內在詳情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2004年協議離婚時,李宗盛援引著名的歌詞:
“我們的愛若是錯誤,愿你我沒有白白受苦。”
多年后,李宗盛演唱會上,兩人起唱起《當愛已成往事》,兩人的愛已成過往,但曾經的經歷卻刻骨銘心。現在聽來,讓人唏噓,別有風味。
我是歌手舞臺上,林憶蓮一首《不必在乎我是誰》唱哭臺下無數人,她也再選擇重新遠航。不必在乎我是誰,我們各自安好,互不打擾,曾經愛過,便已足夠。
歌還是那首歌,不同的是聽歌的人都有了自己的故事,歌聲響起,便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有人說,愿你一輩子都聽不懂林憶蓮。
目前為止藝術與人格最統一的人,這氣質,這品味,這唱功!造就了二十多年前華語最繁華的年代的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