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作為新媳婦第一次在石先生家里過年,看著一桌子豐盛的飯菜,聽著一村子此起彼伏的炮竹聲,身邊雖有一個愛人,心里卻也莫名失落。大年初二,便迫不及待地整好了一車的年貨,石先生帶著我和肚子里的寶寶,趕著回到我媽身邊,看到父母和兄弟姐妹,我總算覺得滿足與踏實!
去年,除夕中午在婆家吃了飯,下午石先生就開車帶著我,我抱著寶寶,三人一起去我父母家。石先生第二天就回了,我們娘兒倆在娘家過的新年。有小妹和小弟跟寶寶玩,她很開心,于我來講,自寶寶出生就自己帶著,家里人甚少能幫忙,此時,我也覺得輕松了不少。過了幾天回到家,婆婆想抱寶寶,她不跟,婆婆說了一句:去多少天了,都不要奶奶了!我那時心里像翻了五味瓶。在自己家里感受到的溫馨,在婆家是很少感受到的。
今年,寶寶會走路了,也會吐出一兩個詞了,為了老人的感受,我沒有像去年早早去娘家。從年二十七開始,我們每天都在拜年的路上。到初二,按習俗,就是去娘家。到家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很熱鬧,但因為久不聯系,一年就一次拜年,其間也略有唐突和尷尬。
吃過飯,二妹就要走了,她要跟她媽媽去外婆家,石先生喝了酒,說讓她今晚先留下跟我們吃頓團圓飯。我看出爸爸對她的不舍,也看出她左右為難的尷尬。但是最終她還是先走了。
我們一家三口是第二天離開家的,一早爸媽就起來準備做飯。我聽到大姨打電話問媽媽去不去外婆家,她說我今天要走,明天再一起去吧!
三妹是今天去了南寧,我不知道她離家時是怎樣的心情,家人是如何送她。她發了一個朋友圈:告別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 渾身都叫囂著難受。我知道,她心里也是五味雜陳。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害怕過年。害怕處理不好家庭關系而被烙下話柄,害怕看到父母日漸衰老的面容,害怕離家時家人不舍的眼神……
小時候過年多開心??!除夕夜必定是一夜不睡,等著到十二點燒炮竹。大年初一必定會早起,大人做湯圓,我們來讀書。有時候幾姐妹天還沒亮時就一起去買鞭炮,爺爺會囑咐我們:到了人家家里,不要忘記雙手作揖說“恭喜發財”喲!大年初二人家來拜年,匆忙吃了飯后就等著收紅包,即使是一兩塊錢,我們也是開心得快要飛上了天。因為有了這些紅包,年后幫大人春耕,我們就動力滿滿了。
今年,基本上拜完年了,好好休息這幾天,不管如何,都要打起精神好好工作!新的一年,愿父母安康!愿家人幸福!愿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