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到底怎么了?
還能不能讓我們好好在外面吃頓安全飯?連餐飲標桿企業海底撈的門店后廚都臟、亂、差得令人作嘔,那些經常叫外賣,在外面吃吃喝喝的人怎么辦?
8月25日,法制晚報記者曝光海底撈北京勁松店、太陽宮店的嚴重食品安全問題,不知道那些經常去這兩家店打火鍋的食客有何感想。
換了是我,必定得讓海底撈賠償呀。
▼看視頻和圖片,你就知道海底撈后廚有多惡心了
▲記者在海底撈勁松店初加工間多次拍攝到老鼠
▲洗碗機蓄水池內沾滿油污和食物殘渣,掉落在蓄水池內的盤子被油污覆蓋,隱約可以看出輪廓
▲洗碗池內用來清洗裝垃圾的簸箕
▲漏勺用來挖下水道,挖完再放進洗碗機一起清洗
(視頻&圖片來源于法制晚報)
對于海底撈的食品衛生事件,有為數不少的消費者在網絡上回復,海底撈敢于承認錯誤,危機公關管理到位,有擔當,是良心企業。
甚至有自媒體公眾號做了投票調查,在約20萬的投票當中,有50%的消費者選擇原諒海底撈,下次再去海底撈。
現在的吃貨真的是越來越勇敢了,簡直是用生命在吃火鍋。
不可否認,海底撈的服務水平超一流,在中國的餐飲界幾乎沒有能匹敵的對手,海底撈這次的危機公關處理也非常漂亮非常誠懇。
但有一個事實多數人忽略了,海底撈的總部在北京,而記者曝光的兩家海底撈門店也是在北京。
可以說,離總部如此之近的門店膽敢如此猖狂,忽視食品安全。那些離總部遙遠的門店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是不是有可能更加不以為然?這從側面反映了海底撈的監管力度不夠。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是一位很相信人性的人,但人性是脆弱的,人性缺乏有效的監督就可以成為獸性。
海底撈發生如此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即使海底撈的服務一流,但也不能代表海底撈是一家一流的企業,它的后廚和一般的臟亂差餐飲店有何區別?
有人說,可能只是海底撈北京這兩家門店的食品衛生管理存在漏洞,其他店不一定如此。我們再來看看真實的海底撈食品安全現狀,網絡上曝光的其他門店新聞。
現在,我們或許還沒有出現吃海底撈患上重大疾病的事件,但如果等到出現重大事故的時候,我們才想到向海底撈索賠,是不是太晚了?
如果所有的餐飲企業出現食品衛生、食品安全問題,都僅僅是跳出來道個歉、發個整改通知就了事,那消費者的健康損失誰來補償?誰來保證消費者的健康?
可能就是因為企業付出的代價還不夠大,才不足夠重視問題。
2008年中國曾經發生轟動全國乃至世界的食品安全衛生事件——“三聚氰胺毒奶粉”,有約40000名的嬰幼兒因吃了三鹿等國產奶粉患上腎結石或“大頭病”,早在2004年三鹿奶粉就被爆出存在問題,但一直到2008年真相才得以大揭露,但受害的嬰兒卻多了很多。
PS:以上數據來源于官方公布的數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毒奶粉而接受門診治療咨詢且已康復的嬰幼兒累計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
當然,海底撈的食品衛生事件還不至于像”三鹿奶粉”那么惡毒,海底撈的顧客滿意度很高、員工滿意度很高,在“老鼠門”發生之前,也是一家很讓人尊敬的企業。
今天我重說“三鹿毒奶粉”事件,只是為了再次表明,我們對食品安全事故太仁慈、太寬容,如果出事企業沒有得到嚴懲,總會有企業以身試法。
如果海底撈真的能為自己的過錯負全責,就應該給每一位去過海底撈吃飯的消費者合理賠償,尤其那些經常光顧的食客,用生命推動海底撈的成長。當然,選擇權在消費者手上,消費者可以放棄賠償。
所以,我認為,海底撈道歉和整改是不夠的,還應該賠償!其他做過黑心事的餐飲企業不要心存僥幸,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從長遠來說,為了我們民眾的健康以及行業的健康蓬勃發展,我們應該更狠點!
也期待有更多真正有擔當的餐飲企業能管理自家的后廚,真正做到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