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停止無效努力》是由孫圈圈所著的一本書。
孫圈圈,本名孫園媛,曾任全球著名管理咨詢公司咨詢總監。或許正是因為她自身職業的優勢,使她具備企業、管理者、咨詢師和職場人四種視角,能夠觀察到很多人在職業發展和個人提升方面存在的認知誤區。
因此本書作者也是圍繞職業發展與個人提升所需的方法論兩大主題展開,雖然很多內容是方法論比較居多,不過作者也在其中加入了自身職場歷程等相關元素。
具體一點來說,全書共分為七大部分:
第一,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的天賦優勢
第二,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第三,構建思維能力
第四,提升溝通能力
第五,選擇合適平臺
第六,打破思維定式
第七,回歸真實的自己
僅從我個人觀點而言,這本書在同類書中內容充實,質量較高,尤其適合即將踏入社會的準畢業生,以及初入職場的小白。不僅如此,我想對于每一個對自己的未來規劃與能力提升比較迷茫的人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
對于如何閱讀本書,作者給出了她的閱讀建議:
首先,按照順序通讀一遍。因為整本書是成體系的,章與章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
其次,按照以下兩個標準篩選章節并細讀。第一,最顛覆自己過去認知的;第二,對你的工作或人生目標有用的。在細讀的過程中可以記錄筆記或者制作思維導圖,重要的是完成文章后續練習。
最后,思考所學習內容,并為自己制定一個計劃。
1,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的天賦優勢
個人所選擇的定位可以分成五種不同的類型:投機型、知識型、技能型、能力型、天賦型。在識別自身價值類型時,并非是看一個人有沒有知識或是能力,而是要看他的差異化因素在哪里。
如果我們想要獲得更高的回報,最優的選擇有兩個:第一,提升能力;第二,不斷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天賦。
相反,大多數人的做法是投機、學知識、練技能。當然,后兩者本身并不是錯誤的,只是要知道在特定的環境下什么才是更加重要,更需要去做的。
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下,與其強化你的弱項,不如精進你的強項,有著一技之長的人更容易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占據一席之地。天賦只代表一種潛力,是否能夠轉化為能力,還需要后天的刻意練習。
那又該如何發現我們具備的天賦并將其轉化成能力呢?
發掘天賦方法:
第一,日記。記錄自己內在的感受,以及非欲望的部分。
第二,問自己一些問題。比如自我效能相關的,本能相關的,成長或專注相關的,滿足與成就感相關的。
第三,咨詢他人,自己潛在的特質。
其實并沒有所謂的方法讓我們快速將天賦轉化成能力,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針對自己刻意練習,這便是最好的方法:為了掌握某種能力,有意識地付出努力,投入到某項活動中去,大量重復的練習,持續獲得有效反饋,并專注其中。
2,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1)如何有效地持續學習
第一,按需學習。學習的東西是否對現階段有價值。
第二,調整心態。
第三,提升元認知策略。了解自己的風格并調整學習方法。
第四,正確犯錯。能夠從錯誤中不斷反思和學習。
所謂元認知策略,簡單來說,就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盲區,知道哪種方式對自己有效,并且會不斷優化自己的學習策略。
(2)在選擇學習內容的時候,我們需要遵循的原則是:
有用:對現階段或規劃之內有用的東西。
匹配:跟我們的經驗背景相匹配的。
參與:能夠有參與感的。
應用:可以應用到實際行動中去的。
(3)如何建立知識體系
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包括三個要素:有知識架構、有知識內容、內容之間相互聯系,以下方法可以有效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方法一,明確自己的學習背景,為什么學習。
方法二,通過各種可靠渠道建立架構,如專業網站、經典書籍。
方法三,不斷修正自己的知識架構。
方法四,在架構中填充知識。
方法五,將知識之間、知識與問題之間進行關聯。
3,構建思維能力,提升溝通能力
日常交際中,其實我們并不完全需要用到結構化思維。可是在職場里,除了一顆誠摯的心,結構化思維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很難讓他人立刻get我們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
比如我們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很多難題只是表象問題罷了,必須要排除偏差,深度剖析,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在面臨與他人的沖突這類問題時,不要急著解決,而要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對方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對方的需求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實現;
■我可以怎么幫助對方實現,以此挖掘出真正的問題。
搭建結構化思維關鍵三步驟:
第一步,想主題:迅速找到一個切入點,即自己的觀點。
第二步,搭框架:在論證觀點時,思考一個結構。
第三步,填素材:每個框架里填充一些事例、數據等。
4,選擇合適平臺
做職業規劃需要正視的問題:我的人生目標和職業目標是什么?我的優勢是什么?我如何發揮自己的潛力?
那我們又該如何去做職業規劃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職業規劃的內容是你要如何到達未來的那個職業目標,指的是實現路徑。
作者把職業規劃到底要規劃什么和考慮什么,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做價值規劃,了解自身的內在價值;
第二,揚長避短,明確自己的優勢劣勢;
第三,關注外部變化,不論是企業戰略規劃還是個人職業規劃,都必須要依據外部環境因素做出適當調整。
這里作者為我們介紹了一種規劃工具——個人商業模式畫布。個人商業模式畫布一共有九個要素,它的使用主要分成填寫畫布和分析畫布兩大塊。填寫畫布就需要我們依次思考畫布上問題,并加以分析和診斷,以便對未來重新規劃。
不僅如此,作者也提醒我們工作與愛好的區別,主業和副業的選擇,盡可能在豐富自己的同時最大化自身的能力。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觸,一個人能達到的高度不僅僅與自身的價值相關,同時也離不開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平臺。
平臺大致分為兩類,即自建型平臺和他人型平臺。
自建型平臺包括:
靠策略:指個人的策略規劃。
靠宣傳: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靠產品:做出優秀的產品/方案
他人型平臺主要就是我們需要依托的外在資源,主要有企業、老板、伙伴、家庭等。
5,回歸真實的自己
在回歸真實的自己這一章節里,作者主要就情商與情緒等內容展開陳述。
其實,情商學習起來并沒有什么靈丹妙藥,需要我們在一點一滴的生活中思考和學習,聆聽情緒傳遞的信息,并利用該信息進行決策。
情商與情緒是相互聯系的,并非是獨立開來的。情商高的人,一定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以及對待他人的情緒。這也是回歸真實的自己需要做到的事情,否則,我們只會被情緒所控制而失去自我。
關于如何對待自己的情緒,作者提出了三點:認識情緒、覺察情緒、管理情緒。
關于如何對待他人的情緒,作者同樣給出他的認知:感知情緒、應對情緒。
其實,無論是哪種,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達成共贏。
市場上的關于提升自己的書籍非常的多,大部分都是相通的,本書中的很多知識點在其他書中也有涉及。總之,書籍是別人的,能力還是要依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