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看早新聞,看到督導組領導參觀了上海市靜安區大樓非公經濟企業工會。非公經濟就是私營企業,私企也會有工會?咋回事???我上網問度娘,問了也搞不清楚,只知道這個工會是為職工服務的。
我上個世紀末離開了原單位后,就與工會失聯了。后來參加過工會選舉,還是人民代表選舉記不清了,也算是意識上的失聯吧!
勞務派遣公司到接觸過,聽說還是從日本進口的。只管人的檔案資料,人好像是不管的,有點像我們小區旁的保母介紹所。40、50的下崗同胞肯定記憶深刻,要做生活好像離不開勞務派遣公司的。
我老婆原來是上海著名的國企襯衫廠,七弄八弄額,廠被上市公司收脫了,廠房要額,工人不要額。工人劃給啥額裝飾公司托管,退休后就不搭界了。好像也沒有工會,退管會等組織,跟個體戶一樣額。
我老婆也跟工會失聯了。聽到人家國有上市公司的退休人員,過年過節有紅包(禮品),每年還有退管會組織的體檢,真是羨慕嫉妒恨。
圖片發自簡書App
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最近出版最新長篇小說《天黑得很慢》,敏感關切老齡化社會龐大人群的涌動,以及他們復雜隱曲的心境。
這篇文章的讀后感,在40、50的朋友圈里廣為流傳。我看了三遍,一個字感動,有人關心我們了!
40、50們離開了體制,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是一種自我的犧牲。如今他們老了,沒有話語權了,被邊緣化了。如果我們今天不關注他們;投入到萬眾創新,萬眾創業的人們,會作如何感想!
督導組關心非公企業職工是好事,因為職工們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工作,應該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0、50們的退休人員,也為中國的四化建設,改革開放作岀過犧牲。他們上過山,下過崗,他們又是為計劃生育作岀貢獻的獨生子女家庭。他們現在是盼星星,盼月亮,盼望著陽光能普照,盼望著老了得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