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動畫有電腦輔助動畫和造型動畫兩種。電腦輔助動畫屬二維動畫,其主要用途是輔助動畫師制作傳統(tǒng)動畫,而造型動畫則屬于三維動畫。二維電腦動畫制作,同樣要經過傳統(tǒng)動畫制作的步驟。
二維電腦動畫制作
關鍵幀(原畫)的產生
關鍵幀以及背景畫面,可以用攝像機、掃描儀、數字化儀實現(xiàn)數字化輸入。用掃描儀輸入鉛筆原畫,再用電腦生產流水線后期制作,也可以用相應軟件直接繪制??梢噪S時存儲、檢索、修改和刪除任意畫面。傳統(tǒng)動畫制作中的角色設計及原畫創(chuàng)作等幾個步驟,一步就完成了。
中間畫面的生成:利用電腦對兩幅關鍵幀進行插值計算,自動生成中間畫面,精確、流暢,將制作人員從繁瑣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分層制作合成:傳統(tǒng)動畫的一幀畫面,是由多層透明膠片上的圖畫疊加合成的,制作中需要精確對位,而且受透光率的影響,透明膠片最多不超過4張,在動畫軟件中,也同樣使用了分層的方法,但對位簡單,層數從理論上說沒有限制,對層的各種控制,像移動、旋轉等,也非常容易。
著色:電腦動畫輔助著色可以解除乏味、昂貴的手工著色。用電腦描線著色界線準確、不需晾干、不會竄色、改動方便。動畫軟件一般都會提供許多繪制顏料效果,如噴筆、調色板等,這也是很接近傳統(tǒng)的繪畫技術。
預演:在生成和制作特技效果之前,可以直接在電腦屏幕上演示一下草圖或原畫,檢查動畫過程中的動畫和時限,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修改。
動畫中的各種角色造型以及它們的動畫過程,都可以存在圖庫中反復使用,而且修改也十分方便。在動畫中套用動畫,就可以使用圖庫來完成。
三維電腦動畫制作
三維電腦動畫主要涉及一下幾個步驟:
1.概念設計:業(yè)內通過的專業(yè)動畫流程前期制作,內容包括根據劇本繪制的動畫場景、角色、道具等的二維設計以及整體動畫風格定位工作,給后面三維制作提供參考。
2.分鏡故事版:根據文字創(chuàng)意劇本進行的實際制作的分鏡頭工作,手繪圖畫構筑出畫面,解釋鏡頭運動,講述情節(jié)給后面三維制作?提供參考。
3.3D粗模:在三維軟件中由建模人員制作出故事的場景、角色、道具的粗略模型,為Layout(構圖、布局)做準備。
4.3D故事版:用3D粗模根據劇本和分鏡故事版制作出故事版,其中包括軟件中攝像機機位擺放安排、基本動畫、鏡頭時間定制等知識。
5.3D角色模型\3D場景\道具模型:根據概念設計以及客戶、監(jiān)制、導演等的綜合意見,在三維軟件中進行模型的精確制作,是最終動畫成片中的全部“演員”。
6.貼圖材質:根據概念設計以及客戶、監(jiān)制、導演等的綜合意見,對3D模型“化妝”,進行色彩、紋理、質感等的設定工作,是動畫制作流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7.骨骼蒙皮:根據故事情節(jié)分析,對3D中需要動畫的模型(主要為角色)進行動畫前的一些變形、動作驅動等相關設置,為動畫師做好預備工作,提供動畫解決方案。
8.分鏡動畫:參考劇本、分鏡故事板,動畫師會根據故事板的鏡頭和事件,給角色或其他需要活動的對象制作出每個鏡頭的表演動畫。
9.燈光:根據前期概念設計的風格定位,由燈光師對動畫場景進行照亮、細致的描繪、材質的精細調節(jié),把握每個鏡頭的渲染氣氛。
10.3D特效:根據具體故事,由特效師制作。若干種水、煙、霧、火、光效在三維軟件中的實際制作表現(xiàn)方法。
11.分層渲染/合成:動畫、燈光制作完成后,由渲染人員根據后期合成師的意見把各鏡頭文件分層渲染,提供合成用的圖層和通道。
12.配音配樂:根據劇本設計需要,由專業(yè)配音師根據鏡頭配音,依劇情配上合適背景音樂和各種音效。
13.剪輯:用渲染的各圖層影像,由后期人員合成完整成片,并根據客戶及監(jiān)制、導演意見剪輯成不同版本,以供不同需要用。
以上就是關于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的制作步驟(簡述)內容,由跨星紀整理發(fā)布,廣州跨星紀是一家以原創(chuàng)3維動畫短片及電影為主,2維漫畫為輔,是一個充滿創(chuàng)意及樂趣的動畫公司。目前開發(fā)制作了《看個球》等動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