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系列文章的第四篇,在開始之前,你可以先看這三篇:
今天的主題是:用頭腦風暴鎖定你想表達的內容
在考慮好自己的目的和讀者之后,你就已經準備好寫出所需要的內容了。有些事情很明確,很簡單,比如給自己寫張請假條,你只要講述原因和請求就可以了。
但有些時候,你要寫的內容可能比這要復雜得多,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使用頭腦風暴來擴展一下內容。
在寫的時候,你要花些時間把必要的內容都囊括進來,頭腦風暴是一個編排所有可能相關內容的過程,將它們排列在一起,以備寫作之用。
頭腦風暴有一些規則,可以讓我們更容易進入開始狀態:
1、想出的點子越多越好。
如果你能把注意力放在數量而非質量上,那么提出有用的點子的概率就會更大,點子多多益善,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甚至不同維度進行大膽設想。
2、不要審查,不要評論。
頭腦風暴時,讓你的思緒自由發散。這并不是對點子進行評論的時候,不要說這個點子不太好,那個點子不合適。把腦袋里評論的聲音關掉,把所有想到的東西都寫出來,你可以在之后再刪減。
3、接受不同尋常的想法。
不要考慮你的想法靠不靠譜,你的這些想法可能完全超出預料,但它們當中可能會有一個非常有用,或至少能為你的思考指引方向的點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4、合并改進你的點子。
如果你任由思緒自由發散,那么點子很可能會有一些重合。觀察它們的相似之處,并加以合并調整。
頭腦風暴的次數越多,結果就會越好。對很多人來說,對點子進行評判的沖動非常強烈。他們的腦子里總會有一個很小的聲音說“這個點子不夠好”“這個點子沒什么意思”或者“這個點子不靠譜”。
學著把這個聲音關掉,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一旦你成功關掉了它們,就可以開始掌控它,你就能夠動用起所有的創造力為寫作籌備素材了。
如果將這個方法運用到文章寫作上,我們可以在擬定主題之后,多找幾個能夠佐證主題的案例,故事等片段,可直接摘錄,也可以提煉修改。
把它們做為一個模塊,在相應的地方安放,然后使用合理的詞句進行無縫銜接,這樣,一篇有理有據的文章就大體成形,而借助頭腦風暴的方法,我們就可以找到許多這樣的素材,畢竟現在網絡的發達讓我們可以非常容易的查找這些資料。
舉個例子:
假如你要為一個產品做一份演講稿,在經過頭腦風暴之后,你有了這樣一張清單:
如果你買我們的教程,工作效率就能提高。
它比其他的同類產品更好
我們能提供給你強有力的支持
我們能為你量身定制
我們的產品操作簡便
我們的軟件包會成為同類產品中的冠軍
我們會發送最新版本到您的郵箱
我們的產品更實惠
軟件多平臺兼容
操作易上手
你的同行都在使用
……
看看這些信息和內容,都是可以加入到你的演講稿中去的,接下來只要刪減組合一下,這份清單就能成為一份很不錯的初稿。
總結與反思:
有時候,把內容列成清單,可以幫助作者組織內容,制訂寫作計劃。但無論你最終是從哪一步開始的,都要記得頭腦風暴不是你寫完提綱、寫完初稿就沒用了。它是一種你可以來來回回反復使用的手法,每次用都會很有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就給我點個贊吧,也歡迎關注我,第一時間獲得更新。
你們的支持是我持續寫下去的動力!
如果你對如何提高寫作能力太模糊,不妨看看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