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眾籌內功修煉的十八心法)(3)
13、要避免形成過多的沉淀成本
經濟學中,把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淀成本”(Sunk Cost)。沉淀成本處理不好很容易導致兩種誤區:一是害怕沒有效益產出而不敢再投入;二是繼續原來的錯誤,造成更大的虧損。眾籌要“慢養”,一來在磨合、在挑人,二來匯集各種各樣的人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反饋,就是要避免沉淀成本的形成。
14、控制節奏,把握快與慢的藝術
眾籌是件很難的事情,周期要長一些,所以節奏控制很重要,要清楚什么時候該快,什么時候該慢。眾籌“養”的時候要慢,因為這個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很多,快容易出問題;收錢的時候則一定要快,要讓大家一起快速交錢,讓每個人放心,覺得自己的決策是對的(“從眾心理”)。
15、時刻表揚即使做出很小貢獻的人
古時有個《子貢贖人》的故事,說的是子貢做好事不求回報,但孔夫子告誡他這樣做是錯的,獲得回報對做好事本身不會有什么損害,但沒有回報,其他人就不會去做好事了。眾籌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定要及時給予做貢獻的人適當的回報,哪怕貢獻很小,哪怕只是口頭的表揚,做貢獻的人會覺得有面子、有價值,也會有動力繼續多做貢獻。
16、把握好封閉與開發的尺度
做眾籌,開始時一定要封閉在自己的股東群里玩,這樣即對外面的人有神秘感,股東們也會覺得有價值。當股東自己消化得差不多時,就要學會開放,讓股東把自己的朋友慢慢吸納進來。相對封閉帶來安全感,適度開放又會帶來更多機會,節奏和尺度一定要把握好。
17、要有足夠的寬容性
眾籌最初選人時是非常苛刻的,這是為了形成一個由凝聚力的核心團隊;但如果要做大,就要有一定的寬容性,能包容。一個健康的組織需要多元化,但多元化勢必帶來更多問題,出現很多摩擦,關鍵看能不能包容,包容性強,組織就能不斷發展壯大。
18、眾籌牽頭人要有進有退
在做眾籌的過程中,牽頭人和早期的核心人物一定是做出比較大的貢獻的人,但這些人不能居功自傲,而要多謙讓,并且甘于功成身退,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眾籌組織中的每個人都真正有平等的主人翁的感覺,讓圈子更活躍、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