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蜀中有關公像淚流兩行,其狀凄然,時人不解。
2008年5月,汶川震,蜀中大難。北川有關公廟,廟堂毀于大震,然關公塑像屹立不倒。
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劉備得益州。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黃忠斬夏侯淵于漢中。
五月,劉備得漢中。
六月,劉備得上庸。
七月,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襄陽太守,拜五虎上將之首,統領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
前益州司馬費詩作為使者,捧上印信,道:“恭喜將軍,賀喜將軍,與張將軍,趙將軍,馬將軍,黃將軍等并列五虎上將。”
關羽聞言不喜:“大丈夫當不與老兵同列!翼德吾弟也,子龍久隨吾兄,孟起乃世代名家,黃漢升何人,怎能與我等同列?軍師此慮甚為不妥,這印信還是奉還軍師去吧!”
費詩奉命而來,如關羽固辭不受,回去如何向丞相交代?一時間左右為難。
糜芳,南郡太守,劉備妻舅也。他言道:“將軍,軍師之命,實乃主公之命。將軍乃主公左右臂膀,如不聽命于主公,恐將不義。”
傅士仁等隨言附和,關羽微微動容。
費詩道:”從前漢高祖把蕭何,曹參位居陳平,韓信之下,作為和漢高祖從小到大的兄弟,沒聽說他們有何怨言,義之所使也。今我為使者,就這樣回去,恐怕將軍以后后悔。”
關羽自思,“我鎮守荊州三郡,大哥卻封我為襄陽太守,怕是欲得襄陽也。”乃欣然接受“五虎上將”封號及印信,款待費詩將其送別。
一日,探子來報,征南將軍曹仁破宛城,殺太守侯音,屠城三日,白骨露于野。
關羽憤然而起,乃緊急升帳,向眾人說道:“宛城太守侯音棄暗投明歸順與我,不想被曹仁謀害,百姓陷于水火,我心痛焉,欲取襄陽以安撫百姓,報今日之仇。眾位計將安出?”
糜芳獻計,道:“我有一計,將軍率兵先圍樊城,重兵夜渡沔水漢水,待襄陽分兵援救樊城而變成空城,直取襄陽,而后合力擊破樊城,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
關羽搖首道:“倘若曹賊半渡擊之,我將進退兩難,不妥,不妥。”糜芳悻悻而退。
伊籍,字機伯,關羽帳下辯才,謀士。他道:“今曹操聚集重兵于淮南以拒孫權,曹孫兩家相持不下,無心他顧,此其一也;曹休屯兵于樊城,大肆征調徭役,南陽郡一帶軍民苦不堪言,先后有侯音,衛開之義舉,人心不穩,此其二也;孫權欲取合肥,需與我等交和,我等也可無后顧之憂,此其三也。有此三莊,襄樊必能拿下。”
馬良道:“機伯之言在理。欲得中原,必先取襄樊兩城,而今東吳反復無常,此前逼迫我等湘水劃界,須得在江陵,公安派親信駐守,小心提防才是。”
“無需多慮,我命糜芳守江陵,那江陵固若金湯,守住不難。再命傅士仁守公安,二人互為犄角,可拒東吳千里之外。”關羽手捋美髯,發號施令。
眾人議定,決定明日發兵,討伐樊城曹仁。
有小將潘俊搔首嘟囔說:“說來說去,并沒有什么計謀。”
伊籍笑道:“軍師自有計謀,我等哪用再多此一舉?”
不一時,果有諸葛軍師書信至,關羽啟封閱罷,心中不爽,軍師分明欺我無功,叫我北上出兵討伐中原也。乃叫糜芳為眾人念道:
聽聞將軍欲與孟起一分高下,殊不知將軍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之時,高下立判矣。而今主公稱漢中王,威勢正盛,全賴張趙馬黃之力。將軍若有所動,當牢記四字足矣:東和北拒。
眾人皆贊將軍英勇,非他人之能敵也。
次日,關羽命糜芳領兵七千守江陵,傅士仁領兵三千守公安,皆荊州重鎮也。親自帶關平,廖化,馬良,伊籍,潘俊等將,領兵三萬出江陵,大軍浩浩蕩蕩圍困樊城。
征南將軍曹仁拒守不出,關羽每日叫士兵輪到上陣,強攻硬打,各有死傷。
樊城中,曹仁早已修書數封急急向許都及襄陽求援。樊城城堅池厚,關羽攻打十日仍未能攻破。曹仁在城樓上觀戰,見蜀兵士氣低落,乃與身邊將士言道:“丞相有言,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特命我為征南將軍討伐此人。吾每日款待爾等將軍,今日關羽不請自來,誰與我擒住此人?”
蜀軍罵戰多日不見一個曹兵出城,忽而見樊城大門洞開,里面涌出一波兵來,都喜出望外,忙向中軍帳報信。
關羽帶眾將出帳迎敵,長子關平早一溜煙殺向敵陣,與比敵將廝殺起來,接二連三斬殺了四個郫副將,蜀軍陣中陣陣叫好,士氣高漲。
馬良贊道:“果然虎父無犬子,平兒卻也生的孔武有力,足智多謀,像極了關將軍。”
關羽笑道:“哪里哪里,不過殺了幾個副將罷了,哪一日他能取得曹營大將首級,方不負吾之威名。”
那城樓上曹仁早已氣的罵爹罵娘,都是窩囊廢。參將滿寵見狀,主動請纓,急急奔下城樓想要壓住陣腳。
關平與滿寵一見面便打得不可開交,二人從城門口打到城東樹林,又殺將回來,前后打了五十回合,關平漸漸力疲,虛晃一槍,拔馬便回。
早有廖化在一旁等候,忙大喝一聲,沖將上去攔住滿寵,不到七八個回合,將滿寵打落馬下。要知道滿寵乃馬術高手,即將墜地之時,雙手雙腳齊用力,攀住馬肚子向回跑。曹仁忙令鳴金收兵,滿寵才保住性命。
如此廝殺兩日,曹仁接連落敗,索性閉門不戰,等待援軍到來。
關羽乃命馬良,伊籍帶兵一萬襲擊襄陽以阻擋援兵,自帶兩萬圍困樊城。
時,七月流火,天氣漸冷,滿山金黃。
八月,消息傳至淮南,曹營滿座皆驚,這邊孫權親自帶兵攻打合肥,雙方正在鏖戰,那邊關羽又志在襄樊,形勢不容樂觀。情急之下,曹操頭痛病復發,痛得要死不活,身邊五六個主將沒了主意。
待到頭痛病緩解,曹操忙令左將軍于禁等七軍援救襄樊。哪七軍?乃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等七軍,累計五萬人馬,祭旗出師討伐蜀軍。
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自淮南進發,大軍浩浩蕩蕩,取道大別山腳下,直奔樊城而去,于樊城北十里之地的罾口川安營扎寨。
翌日,曹軍不做休整,立刻與蜀軍交戰,白馬將軍龐德勇猛過人,自淮南來便攜一口黑棺材,自言要么斬下關羽頭顱,要么死戰到底。龐德愛騎白馬,力大無比,關平,廖化與其對陣皆連敗陣,氣焰正盛。
副將周倉乃牽馬執鐙,扛來青龍偃月刀。關羽橫刀立馬,與眾將殺出。
早聽聞龐德乃龐義之弟,今日一見,果不其然。關羽單手操刀,手按美髯,對那漢子講道:“龐德,我聞你乃龐義之弟,如今龐義與蜀中為官,你卻為何投靠了曹賊?不如解甲歸順與我,共同匡扶漢室,你以為如何?”
龐德最不喜別人說他投靠曹賊之事,于是將棺材扛上陣前,大聲疾呼:“關云長,當初丞相待你不薄,金銀玉器,美女任你挑選,加封漢壽亭侯,你為何反復無常,過了五關斬了六將。如此不義之舉,枉費丞相待你一片赤誠之心!”
關羽仰首大笑:“無知小輩!大丈夫立于世間,豈獨為金銀美女乎?吾斬顏良誅文丑已報曹孟德之厚遇,豈有不義之說?而五關六將之輩,忤逆孟德之令,我代孟德懲罰之,怪不得別人。吾輾轉千里,攜甘糜二夫人與兄長相聚,正是義氣之舉,汝背棄漢家投靠曹賊,才是不義之舉!快隨我回蜀中與汝兄長相聚,如此方不辜負了“義”字。”
龐德面龐赧然,于是脫去皂衣,赤膊上陣,翻身上馬提槍便來大戰。胯下白馬全身皆白,唯有四蹄如踏火云一般,精神矍鑠,可與赤兔匹敵。
早有廖化關平殺出,殺至五六個回合,竟不敵。關羽催馬上前,親自來戰。
蜀軍曹軍將士吶喝助威,只見現場之上你來我往,須臾間沖殺十來個回合,沙塵滾滾,不過剛剛熱身。青龍偃月刀好似神龍出水,將一柄長槍殺的忙個應對不暇。如此大戰百十回合,關羽渾身筋骨發熱,似火山要噴發一般,大刀隨心一揮,便叫龐德無還手之力。二人正在酣戰,忽聞喀嚓一聲,一道青光從長槍槍身飛掠,那長槍霎時斷做兩截。
龐德啊呀一聲道個“苦也”,丟了斷槍拔馬便往回跑。
關羽緊隨其后緊追不舍,大喝“你哪里跑”,眼看龐德只有五六丈之遙,忽聽得正地一聲,一道黑影毒蛇一樣襲來。說時遲那時快,關羽急急扭頭躲避,可是額頭一痛,鮮紅的血影飄落下來。
龐德大喜,正要殺個回馬槍,聽得于禁鳴金收兵,只得怏怏而回。
關羽回到營中,眾將忙問將軍傷勢如何。關羽正在生氣,哪里顧得傷勢,“我好意勸他歸降,那是念在他兄長龐義的份上。他不聽也就罷了,還用暗箭傷人,真是無藥可救。”
眾將見關羽額頭只是擦破皮,并無大礙,才放下心來,勸道,“將軍仁慈,龐德恐無福消受矣。”
關羽負傷,乃思破敵之策,觀罾口川地勢低洼,于是命令工匠建造大船,以備不時之需。
曹營中,于禁知關羽負傷,乃下令擺酒席為龐德慶功,大費周折,請了西域露肚臍的胡姬為大家助興,又與眾人一起輪番斟酒,把個龐德灌得顛三倒四,昏昏然分不清誰是誰了。
龐德借著酒興,醉醺醺地走到宴席中間,大罵于禁不該收兵,否則早把關羽生擒,又啰啰嗦嗦胡扯一大堆,說于禁害怕他搶了頭功如何如何。
于禁何人?乃久隨曹操南征北戰的悍將也,與曹操更是關系不同尋常,龐德不過是曹操討伐西涼之時,一個走投無路之輩,想不到居然敢沖撞上司起來。于禁越想越氣,把個銅爵一摔,晃晃蕩蕩走起路,扭住龐德便廝打,將那花天酒地一樣的宴席搞得一塌糊涂。
卻說關羽額頭中箭,晚間早早便睡,忽然來到個白茫茫的地方,天上飄著雪花,地上結了寒冰,真個是天下高素,更離奇的是,一團白霧遠遠過河飛來,朝他脖頸里鉆,一陣陣涼意涌將上來,啊呀呀地叫喊著便醒了過來。
恰巧有江陵送來的緊急書信,關平守了一個時辰,方才進得營帳。關羽命他拆開念來:
將軍敬啟:
荊州布防之事,臣為將軍之慮欠缺甚憾也。傅士仁何人也?反復無常之徒耳。公安,重地也,臨江而與荊南三郡相望。將重地交予無信之人,無異于千鈞系于發絲,岌岌可危也。將軍之用人,竊以為不妥也。望三思。糜芳筆。
關羽聽罷,淡然冷笑,吾之決策,尚需爾等鼠輩指點乎?乃置之不理。休整一日,蜀軍復與曹軍交戰。
兩軍陣前,于禁龐德騎馬并列,并無齟齬之意。于禁手捋山羊胡須,朗聲說道:“聽聞關將軍偶感小樣,不知痊愈否?”
曹營將士皆知關羽負傷,聞言轟然大笑。
關羽不動聲色,答道:“無恙耳。”乃命關平廖化上前叫陣。
于禁呲笑道:“關云長,吾奉丞相之命特取爾首級,但叫你與我一戰!”
關羽朗聲大笑:“取我首級,還輪不到你這等鼠輩!”赤兔馬向前一躍,便殺將過去。
兩員大將皆是久經沙場之士,一上來,便拿出看家本領,欲置對方與死地。于禁長矛如靈蛇出洞,軌跡難尋。關羽大刀像青龍出海,氣勢磅礴。一個力大無窮,一個小巧零活,殺的一百二十個回合,青龍偃月刀之力滔滔不絕,長矛之攻勢漸漸緩慢。于禁額頭青筋暴露,汗如雨下,道一聲去也,駕起駿馬往回走。
關羽欲報前日之仇,急操刀追去,熟料于禁回馬猛刺一矛,關羽早有防備,仰身躲避而過。于禁見計謀不成,更沒了戰意,急呼“救我”。
又一聲羽箭飛過,關羽躲避不及,只覺得臂膀火辣辣地痛,咬牙勒馬看時,竟是龐德羽箭,而于禁也返回軍中引兵回營。
眾將見羽箭正中昨日舊傷,乃華佗刮骨療毒之所,皆恨的咬牙切齒,鼓噪不安誓要與龐德決斗。
關羽低聲笑道:“吾久經沙場,負傷乃是常有之事,爾等何需大驚小怪。只是接連兩番叫龐德傷我,恐怕日后我殺了龐德,龐義莫怪我無義也。”
接連三日,蜀軍高掛免戰牌,曹軍士兵在外面辱罵不停,其言語污穢不堪,關平廖化幾欲出站,被關羽呵斥攔住。蜀軍士氣一片低落,都說關羽戰必勝攻必取,如何在此停滯不前?
忽一日,大風驟起,刮斷中軍帳前旌旗三根,于是士卒中流言蜚語:旌旗者,荊也;三根者,州也;折斷者,失也。合起來便是個“荊州失”。
流言傳至關羽耳中,嚴查盤問之下,將軍中有小將潘俊最是深信不疑。廖化親自將其縛至帳中。
關羽厲聲問到:“你也是個持戟之士,如何偏信讖語之說?”
潘俊戰戰兢兢道:“末將只是聽說,并非有意教唆士兵,求將軍恕罪。”
關羽道:“擾亂軍心者死,然我今天且不殺你,留你性命看我如何破賊。”
忽有馬良捷報,原來馬良略施計謀,誘騙襄陽太守呂常出城,擒而殺之,遂得襄陽。
關羽看向潘俊,道:“人言馬氏五常白眉最良,果不其然。如何?”乃杖責一百,潘俊幾欲痛死。
蜀軍出兵月余,與于禁七軍僵持不下,關羽著實費心,乃命關平廖化親隨,繞漢水而下窺視敵營。忽而山頭烏云密布,天降大雨,道路泥濘,不滿而歸。
大雨傾盆,連續七日不停,關羽夜觀天象,只見黑云壓城,未有停歇的跡象。關羽深夜思之,乃撫掌大笑,“天助我也!”連夜命廖化親自領兵一千往漢水上游,肩挑手搬,聚集土石截斷漢水,在上游圍起一座湖泊來。
又三日,大雨滂沱,漢水上游堰塞湖聚集滿滿湖水,又命廖化帶兵撅堤放水。連日來漢水本來高漲,加之聚集的湖水,洶涌澎湃向下游曹營而去。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曹營已然四處浸水,平地水深五六丈,營帳拔地而起隨流水而去,三萬士兵無處可逃,盡淹沒于滔天大水。
于禁眼望大勢已去,叫一聲苦也,喪家之犬般帶上十來個親隨死命向樊城逃竄。
關羽早帶兵乘大船泛水攔截,生擒曹營大將于禁,乃大喜,“汝名于禁,可禁得雨乎?”于禁默然,無奈而降。
又尋龐德不利,乃乘大船順流而下,于山上活捉龐德,關羽大喜,“汝名龐德,汝德之大,為何投靠曹賊?”龐德辱罵不休更不肯就降,關羽憤而殺之。
樊城被大水淹沒,城墻崩壞,曹仁幾欲自殺以謝丞相之恩。又經滿寵勸說方才罷了。乃自切小指,與滿城將士盟誓,誓死守衛樊城。
關羽水淹七軍,囚于禁,斬龐德,俘虜三萬,威震華夏,曹操孫權莫不震驚,乃簽訂合約,孫權退兵東吳,交還一切所占之地。
九月,曹操懼關羽之近在咫尺,欲遷許都于洛,眾謀士以死相諫,方才作罷。
陸渾百姓孫狼苦于徭役,殺南陽郡太守,歸順關羽。關羽聲勢威震中原。
十月,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來降。
孫權派使著欲與關羽結親,關羽道:“虎子怎能取犬女為妻?”乃將使者棒喝攆走。
馬良以為不妥,派伊籍為說客,游說東吳,以防有變。
孫權方被關羽羞辱,乃冷笑道:“汝侍奉無道之君,不累乎?”
伊籍跪地一拜又一起,不卑不亢道:“一拜一起,何累之有?”
孫權感于伊籍臨機應變之才,每日好酒好肉款待,又允許四處游覽,如此兜兜轉轉十來日方回。
曹仁損兵折將,三萬兵力只剩的兩千人,龜縮在樊城奄奄一息。曹操派徐晃、趙儼等十二營兵馬支援,合力夾擊關羽。
十一月,關羽久戰不利,欲退回江陵。夜里無眠,忽見一白須老者入帳告曰:“江陵,公安危矣,恐援救不及,將軍且回上庸或蜀中避難,事急,不可遷延!”
關羽答道:“見死不救,恐不義也!”及至詢問老者細節,卻又尋之不見。
于是星夜啟程,想要與馬良合并一處,然而關羽的船只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此時,又有荊州軍士來報,東吳呂蒙白衣渡江,帶三萬人馬已經攻破南郡。
“江陵公安可還在?”
“傅士仁與糜芳不戰而降!”
“糜芳乃主公妻舅,如何不戰而降?”
“糜芳常言,關將軍不聽吾一計一謀……”
關羽乃棄襄陽,命馬良伊籍分別攜帶親筆書信向蜀中求援,自己帶領兩萬余軍士與徐晃鏖戰。
十二月,關羽寡不敵眾,士卒失散,退至麥城。后潘俊打開城門投降,麥城不可守,關羽僅率數十騎突圍,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遭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
關羽仰面長嘆,“大哥,我不曾取得襄陽,反而丟了荊州,吾之過也!”與長子關平一同引頸就義。
孫權遣使者獻關羽首級于曹操,欲移禍曹魏。
曹操以王侯禮葬關羽首級于洛陽,命百官披麻戴孝,親為關羽送行。
未幾,呂蒙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