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堅持變為剛需,及如何復盤

跟很多人一樣,我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可能做的時間太少。無論是寫毛筆字、畫國畫、學日語、健身......一般只能堅持個三五個月而已。

在以前,我覺得是自己的意志力薄弱,也不太會時間管理,畢竟,上了一天班已經很累,又有那么多雜事要處理。無論是騰出大塊時間,還是見縫插針都是不容易。學習完這周《通向財富自由之路》,我才發覺,之所以沒有把學習堅持下來,沒有把好的習慣養成,并不是自己意志力和時間安排的問題,而是沒有認識到最開始的出發點:自己的剛需。

何謂剛需(Rigid Demand):這個詞本來源于經濟學,與彈性需求對應。對于我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彈性需求實在是很好理解,就是可以有也可以沒有的需要。比如學日語,學會了固然很酷,我可以看原版的東野圭吾,可以去日本自助旅行…..但是學不會也沒關系呀,小說遲早會出中文版,旅行跟團就好……反過來,我們最重要的剛需,就是當下最重要的那件事:不吃飯會死,不睡覺會死,而不做這件事的話,就算不死,人生也沒有意思…..

1. 只有真正的剛需,才能堅持下去

不管是健身、繪畫、語言還是其他技能,如果它無法影響你的生活,或者你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的時候,它就不是你的剛需。反過來,如果這件事影響你的人生,沒有它你甚至生存都會遇到困難,那么它就是你的剛需。

用這個標準仔細想想,我的剛需其實可以簡化為三個(排名不分先后):

早日財務自由

保持身體健康

把孩子養育成人


2.真正的剛需是有限的

太多的所謂剛需,其實是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所有都是重點,那么所有都不是重點。只有銳化目標,才能有的放矢的把最好的注意力,最好的時間分配給它。當我簡化為上面三個目標后,我發現自己的行動,時間安排也會以它們為標準,以它們為優先。在我想要不要做一件事的時候,我會用以下標準衡量:

能不能幫我賺錢,更快的實現財務自由?

能不能促進我的身體健康?

能不能幫助我更好的養育孩子?

如果可以,那么付出更多的注意力,更多的時間,甚至更多的金錢也是值得的;如果不可以,那么就不值得在上面花費了。

3.剛需是很脆弱的。

剛需比我們想象的要脆弱,它不但需要我們清晰的認識它,也需要我們努力的保護它。在耐心的成長中,我們要不斷的為自己打氣,分階段設立標尺,衡量自己的小小進步。不然就很容易把“剛需”又變成可有可無——健身減肥固然很好,但胖幾斤也沒關系吧?財務自由固然很棒,不過現在靠工資也能過活啊。人是很會欺騙自己,也很會適應環境的。不把剛需牢固的刻在腦海里,時時提醒和對照,那么不是得過且過,就是又被新的“剛需”分散了注意力。這也想學,那也想做,長此以往,在幾個目標之間來回奔波,努力付出不少,可是哪個目標都達不到。

所以,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手段呵護這幾個剛需—

營造環境:每天固定時間,形成習慣

好的工具:利用復盤清單落實到周計劃中

獎品/懲罰:達到了階段性目標,給自己一些小獎勵,做不到要毫不留情的給自己一些小苦頭。


運用以上的思路,我整理了新的每周復盤表格。

作者版權所有

復盤筆記

復盤是對自己的行動進行階段性的反思,檢查進度及完成情況,完成PDCA整個循環。在每一個時間點記錄下自己的成長和思考,隨著時間的推移,完整的監控自己升級的過程。過去,我也有寫復盤筆記,但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幾點:

1.不連續,想起來就寫,想不起來就不寫;

2.不直觀,用段落形式寫在筆記上,沒有分類

3.一頁頁記錄,無法直接對比,看不出長期進度

更致命的,是當初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三個剛需,以致安排計劃雜亂,努力也沒有方向,做了很多無用功,感覺自己很累卻效果不彰。

反思后,重新設計了復盤表格。分為輸出、輸入、運動和理財四個方面。

12月第1周 ?寫作及輸出方面:

在簡書上寫了三篇文,其中一篇《明年,就用這四張表理財》進入首頁。除了理財文的方向有助于自己的財商成長,寫作對于自己的邏輯思維有很大的幫助,隨著自己寫的越來越流利,也越來越感受到寫作的樂趣。

練習毛筆字一次,看看字帖上次記錄日期,居然已經是一個月前了。臉紅,要想清楚為什么練字是自己的剛需。——當你真心喜歡做某件事的時候,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好處的時候,它對你來說就是剛需。

學習(輸入)方面

上了元學習課的第一節課,1200元的學費呢,因為是第一節,還沒有很多心得。

加入了一個畫畫群,60元一個月,想要督促自己每天畫畫。三四天后就退出了。一來每天畫時間對不上,總想畫畫簡筆畫就算了(雖然如果畫比較難的畫,發過程圖也可以),二來因為微信主要拿來工作用,所以看到有未讀消息就會反射性很緊張。只能說畫畫并不是自己的剛需。

運動:終于又開始早起了,開始坐享。為了身體的健康。

閱讀:看了半本《C.K.主義》是華爾街對沖基金女當家的自傳,不錯讀。最近看的書主要集中在經濟類、心理類和育兒類。

理財:正好是規定的定投日期。為了避免恐慌和不理性的投資,強制自己堅持定投,注重長期收益。

本周計劃:

寫作(輸出方面)繼續寫文,《旅途中,別忘了去書店》周一已經寫完,被推薦至首頁。

毛筆字要一周二次。平心靜氣,幫助消除工作上的焦慮和壓力。

學習:這周課程較多,A/E網課要開學了,預計會講2-3個月,每周2次。

元學習課上了第二節,很有收益。領悟到主動的開始就是踐行。

下半部分是不一定要完成的,給自己一點緩沖空間:

希望開始背老子的《道德經》,所以把打印、下載這些寫下,提醒自己做好準備。

運動:要把瑜伽有規律的加入了,以免再傷害脊椎。繼續早起

閱讀:把《C.K.主義》讀完,讀《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這本書是以三個交換學生的經歷,對比美國和芬蘭、韓國、波蘭中學教育的案例,很有意思。對于自己的育兒思路也有幫助。

理財:另一個定投日期。

如果你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剛需是什么,堅持并不容易,甚至只會消耗你的精力,打擊你的自信。一旦你認識到真正的剛需,那么為了成為最好的自己,這個目標已經自然而然的,深深的種植到你的內心之中,朝著目標堅定地,耐心的前進并不是什么難事。

小結:

1.減少想做的事項,把目標銳化細化

2.把下周事項安排在周歷上,設定具體時間

3.每周末檢查進度,調整階段目標,給予自己正向反饋

共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