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是秦嶺的最高山脈,主峰3767.2米。聽說6月前9月后山上就會下雪。
我8月末回西安,聽說了此山,就想去看看。買登山鞋及衣服準備了兩天,9月5日在火車站坐游2開往太白山的車,經過2個多小時的車程,終于到達太白山景點。
山下有游客接待中心,沒有準備棉衣的就可以在這里租棉衣,挺干凈的,一件40元。山上也有,但又臟有貴不如山下劃算。游客中心也有買包和吃飯的地方,總之山上一切所需這里都有,就是比平價稍貴一些。
景區門票100和上下山的大巴費用是算在一起的,一共160只給一張票。之后選擇坐130元的纜車,直至3110米高的天圓地方。
大巴車在上山時沿途會在三個景點停留,供游客下車拍照,景色都不錯。也可以選擇待在車內,看完景色的人陸續回到車內,等人滿了車又開始向上駛去。沒有來得及上車的人可以坐下一輛流水車。
大巴車一直上到海拔2700米高,才到達乘坐新索道纜車的地方。太白山有新舊兩種索道可選擇乘坐,舊索道比新索道乘車地更高,下了纜車還要向上爬2個小時才到天圓地方。為了節省體力我買了新索道的票。
從大巴車上下來走向乘坐新纜車又150米的上坡路,走的特別糾結,沒有幾步就累,起先不知道,后來才明白過來那時已經有缺氧癥狀。
在坐索道車上升的過程,除了欣賞山中的美景之外,耳膜在纜車上升中啪啪作響,類似于飛機升降時耳朵的感受。
下了纜車就已到了海拔3100多米的天圓地方,剛開始不適應,呼吸走路都費勁,在山頂休息了30分鐘,吃了點水果,走了幾百米山路,慢慢適應過來。
從天圓地方到文公廟有三小時的石頭路,我走了四個小時,一路走走停停,主要是因為山上云彩很美,加之空氣無污染,遠處山巒層層疊疊,宛如水墨畫。我邊走邊拍照。
過了文公廟,有一段很堵陡的坡路,由于空氣稀薄,不經常鍛煉的人走幾十米就得坐下來休息一會兒。過了這段陡坡,再走一個小時才到大爺海,也就是晚上住宿的地方。
由于提前沒準備,背包用的是學生包,明顯小了,但不想再花冤枉錢,就在家里隨便找而了一個提包,把棉衣和D90相機放在里面,平時用手機,遇著要變焦的美景用D90,后來D90用的累了,干脆掛脖子上了。
我右手拄著登山杖,背上背著30多斤的背包(有雨衣、傘、饅頭、油餅、水果,水和兩塊手機充電器,聽說山上20元一桶方便面,15元一壺水,所以吃喝這兩樣帶的比較多),這一路走來,到大爺海附近已有5個多小時,已精疲力竭。
此時迎面走開來一男一女兩年青人,是從最高處拔仙臺上下來的。我看天色已晚,問他們為何不住大爺海,他們回答說那里被褥潮濕又有味道,實在受不了。
前面過去幾個人也是如此說法,我此時對住宿大爺海本能逃避。我又問山頂景色如何,男女一致贊嘆山頂景色出奇好看,我看到大爺海已被山峰遮住陽光,又本能向往登上山頂領略拔仙臺的美景。
那女的又告訴這里通往拔仙臺的小路,男的說這條小路比大路還好走,走這條路30分鐘就能上去。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力氣登上山頂,但山上的美景吸引我,潮濕有味的環境推著我選擇走登上山頂這條路。
前面幾十米還好走些,中間有一段是亂石灘,根本沒走路,又險又陡,左手提包,右手拄拐,背上背包,脖子上掛的D90感覺比平時重了2~3倍,下面就是大爺海,我有幾次因為乏力差點從亂石上掉下去,好在這種事沒發生。
越過亂石灘,上面漸漸平緩,依稀又可看見前人踩過的小路。大約過了50分鐘,我終于到達山頂,此時太陽快要落山,山頂被金色的夕陽籠罩,有石堆和一個用石塊剃成的小房(后來知道是山神的廟宇),我邊走邊貪聯戀地拍照。
但沒有幾步就覺得褲腿冷的瑟瑟發抖,棉衣在剛才爬山時嫌太難攜帶已經穿在身上了,但下身褲子里面只一條秋褲,此時已冷的受不了,即刻穿上羽絨褲,頓時暖和多了。
等我走到刻有“拔仙臺3767.2”這塊大石頭時,太陽已近山邊,回看下面自己來時走過的那片山脊,西面火紅,東面漆黑,恰是到了神話里的陰陽山,不免有幾分害怕。
拔仙臺的最高處是看日出的地方,在這里向東看,霧靄繚繞昏暗不清,隱約見下面的山巒,南北面稍好一些,西面最漂亮,有一片火燒云,我貪戀地欣賞著日落,不愿離去,觀看了太陽落山夕陽穿越云彩的整個過程,事后證明比日出還美。
太陽已經落山,但余暉還在,我借著余暉下山,不敢走來時的路,覺得太危險,想沿著大道回去,即使回去的更晚些。
但光線越來越暗,我走到一般就迷了路,依稀記得大爺海就在下面,因為住宿的房子就在大爺海邊上,顧不了太多,當即決定趁著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穿越亂石灘抄近路下去,因為來時我看到在大爺海(其實是山上的一個湖)的另一邊也有條小路。
開始還好點,走到一般天就全黑了,好在山石有反光,能大約判斷出石頭的形狀,在石頭跌倒了3次之后,我終于走出了亂石灘,泥土混合的石子路更難辨認,實在看不清了就用手機照明,不一會就走到湖邊的住宿處。
因為有很多看日出的人已住在這里,他們還沒睡,亮著燈所以很好找,叫來老板娘問食宿費用:住宿100,一碗泡面30,一壺開水40,泡面必須兩個人以上才賣,一個人不劃算。有7個人冷的受不了,和老板講價,一人25個各買一碗泡面吃了。
當晚看到幾十年未見的北斗七星和銀河系,天上的星星很多很密集,這在山下是看不到的。山上本有一個移動的信號接收塔,老板嫌他它有嗡嗡聲平時都不來開,山上有急事與山下聯系時,求求老板才會通融幾分鐘。
大通鋪雙層鋼架床,男人睡下面女人睡上面。一間屋子能睡24人,就一個白熾燈,后半夜還滅了,老板說山上用太陽能發電得節約。起夜的人自備手電筒,沒有就得摸黑。
因為又累又困又冷,我背的東西多,又穿了一條不透氣的棉衣,上身濕透了,但被子又臟又潮濕,只得穿衣睡了,約莫過了30分鐘,汗涼了感覺冷,一摸身下貼身內衣,能擰出水來!
干脆脫了衣服,將貼身衣服搭在床頭,旁邊人說山上涼,明天穿衣更涼。就有把它們放到被褥里,又拉一床被褥蓋在身上。
大約凌晨4點30分,我被人驚醒,問他們是不是要去看日出,回答說是,我就說也去。不一會大家都醒了,只有三個人不去,我就錢夾和水杯、手機相機和充電器帶上,其余都放在旅館。
沒有了負重輕快多了,多數人堅持走小路上山,理由很簡單:怕誤了看日出。我帶著他從我昨晚摸下來的小路往上爬。
天上星星很多,我又走在前邊領路,遇著記不清的地方,讓后面人打手電筒望遠處照照,只要能過去就走。
有很多不常走山路的妹子,穿的鞋也是一般的平底鞋,居然也跟上了,當然在此期間我走走停停落下后面遠了就停下來等他們,但還是有個別人跟不上,也顧不了他們。好在他們不像我一個人,都有人照顧。
我們5:40到達山頂看日出的地方,東方已經云彩泛紅,那是太陽要出來的地方。啟明星高高掛在東方上空,我從來沒有那天那樣肯定它,仔細觀察過它 ——又大又亮。
山頂風大,有人只穿一條褲子,冷的蹲在石頭窩子里瑟瑟發抖。我手凍的麻木,從背包里取出手套戴,放背包時碰著石頭,我的玻璃杯碎了,從西安背到拔仙臺,只喝了不到一半,可惜了。我自嘲道:30元新買的水杯,死在拔仙臺也值也了。
不知何時,太陽已經出來,只不過被云彩遮住了大半部分身子,隱隱約約透出少許紅光,腳還陷在山里。此時的太陽很柔和,像天邊的彩霞。
東方的云彩下面隱約出站山巒,遠近層疊,邊闊線明朗,山體漆黑不清,像山水畫。四周山巒覆蓋的云像白綢帶,纏繞著秦嶺整個山脈。
一轉眼整個太陽已躲到云背后,下面的云彩薄一些所以更紅更亮,有些像蘑菇云。此時的太陽已經不是前面柔和,有些耀眼。大家誰也不說話,抓緊時間不停地變換角度和姿勢拍照,人影攢動,只有快門和竊竊私語聲。
不知何時,有人喊了一聲:大家一起合個影!得到一致贊同,先是背對著太陽站城一排,拍到的只是剪影,后來推倒后面面向太陽,太陽把每個人的臉和衣服都照成紅色,我拿起相機拍下這圣神的一刻。
6時太陽已經升起一桿高,一些人按耐不住要回去,幾個凍的受不了的小伙帶頭從原路返回,我和老劉想看看二爺海和三爺海,走大路返回,路上的霜還未化,走到濕地小溪處,池水上面竟然結了薄薄一層冰。打碎冰層,用手掬一拋冰水喝,又冷又甜。
回到住宿處,互留微信與電話號碼,相約將各自照片上傳到群里。然后各自整理行囊,原路返回。
在回去的路上,我認識了與我同處在西安的陳雪及她的姐姐,把水果分與他們,一路上又找照了很多照片,有了伴兒比來時走的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