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最早見于老子《道德經》六十七章。
體現了老子對生命的關注和愛護以及君王藏器于身,待時而動的思想。
展現了道家守雌獨有的思想內涵,持靜、守柔、內收、凝斂、含藏。
亂世中持老子三寶者獨立如龍,氣沉、身穩、斂勢、待發,盡顯道家精要。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
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
譯文
天下都說我道大,大到無形,只有大形,所以能成無形;若有形,早已成為細小了。我有三件寶貝,持有而珍重它。
第一件叫慈愛,第二件叫節儉,第三件叫不敢處在眾人之先。慈愛所以能勇武;節儉所以能寬廣;不敢處在眾人之前頭,所以能成為萬物的尊長。今有人割舍慈愛而搞勇武,舍棄節儉而搞大規模行動,舍棄退讓而搞領先,就會死亡。那慈愛,用于作戰就可取勝,用于守衛就會堅固。天將建立之事,則以慈愛去衛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