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以后,覺得時間越過越快,今年尤甚。像是踏上一列疾馳的火車,全然不知不覺就到站了。
2016這輛時列上,我都見過哪些人,看過哪些風景,做過哪些事?恍恍惚惚,似乎并無可表之處。
生活除了房和車,買買買,我們還渴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
實際上,這一年,我外出建立新的鏈接機會不多,閑暇時間給了我最看中的親人。因為身體原因,其他的友情圈子似乎并無太多心力刻意維護。我們也許只是遙遙對望一眼,你在挺好,不在也沒關系。
弟弟家有兩個寶寶,大寶最初由老家爸媽照顧,小寶和爸媽生活在廣州。去年大寶也去廣州上學了,得以和妹妹相見。由于兩人不是從小生活在一起,有些陌生,雖然現在兩姐妹關系親近了很多,但大寶明顯沒有小寶那么容易走近很用心的親近關系。
孩子天真單純,年齡越小,人際關系越純粹;長大后有些不能言說的傷痛,越積越多,兩顆心漸行漸遠。
有很好,沒有再也懶得去爭取。這是一個懶人社會。
兩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學會走路,可總是還會摔跤,一天摔過三五回,大人聽著聲音都覺得很痛,可孩子的忍耐力超出大人的預期,如果不是實在很痛,哇哇大哭的不多。
他們并不知道這是學會走路的代價。如果知道的和大人一樣多,要摔這么多次,估計賴在地上不起來了吧。
這樣說來,道理懂多了并不是好事。不去行動有毛用?
如果要說真有什么大的改變,那就是對自我的認識,感覺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在當下的人事物面前。
社會正在分層,你身在第幾層?其實這種差距從來都在,只是沒有被看見而已。以前才是真正的訂閱式生活,你根本不知道你不知道的。而現在,資訊的發達,曾經遙不可及的人和事,似乎就發生在身邊,讓你產生念想,心動后來發現,距離似乎并沒有改變。
不過,也有一些眼疾手快的捕捉能手。短短一兩年間,讓自己來個大變樣。
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東西,不是覺得自己更牛逼了,而是加劇自己的卑微感,我要如何才能來抗衡,不被生活棄之。
2016,改變的念頭比以往更強烈。以前是和一群人在跑,現在要跑贏的只是那個拖延沒有長性的自己。
如果要說有做什么新的嘗試的話,那就是在公眾平臺開始勇敢的表達自己,去記錄一些生活的感悟。專門花錢去報名學習寫作,去學習這么高大上的東西。寫作,這個詞好久違了。
有了寫作這種意識,關注的人和事自然而然也和這相關。視界打開了全新窗口。曾經遙不可及的人和事,還是那么遠,現在距離似乎又拉近了一些。
這也是互聯網的福利。壞處讓你痛苦,讓你自卑,各種欲望一下冒出來;好處是,你雖然后知后覺,還有奮力一躍,改變的可能。
沒有改變,今日的生活只是昨日的復制粘貼,要來何用?
2017,希望我們比以往更有錢、有趣、有情、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