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感謝給我提供這次機會的彬哥和柏睿保公司;感謝耐心指導我的強哥;感謝給了我這么大自由空間的領導。
這篇總結共計2253個字,其實主要是寫給自己看的。前三個部分主要記錄我學習期間心態的變化和感受,和對設計的理解,沒什么干貨。沒有興趣可以直接跳過,第四部分梳理我學習到的應用技巧。第五部分記錄了一些我的疑惑。
一、你為何而來?
黑暗里看見漫天的繁星,感動得要哭出來。但是星星離我們那么遠,伸手去摸,觸不到一片星塵;跳起來,依然一無所獲;就是乘著熱氣球飛到天邊去,那星星也還是星星,遠處閃爍。
有些美麗不用摘下來放在身邊,仰面接住星光就好。
小時候夢想可以當一個畫家,后來發現畫家太高大上,當一個設計師也挺好。再后來,發現設計師也挺困難,還是好好學習數理化吧。但一顆心對設計的熱忱始終不變。因此,結識了很多學藝術的朋友,看過了不少設計的書,小打小鬧也做過不少社團活動的海報。但在設計的領域始終還是一個門外漢,連資深業余都算不上。
來柏睿保最大的任務是學習排版,提升公司的線上宣傳平臺——微信公眾號的閱讀體驗。最大的私心是感受一下一個設計師的日常工作。
二、你來干什么?
這一周以來處理的瑣事不少,消化的干貨不多。但算是明白了一件事情,沒有人能一個人做好所有的事情,學會欣賞,學會合作,學會整合,也許比單打獨斗更能創造出好的作品。我應該花更多的心思在創造內容上面,排版設計上面,能夠做到干凈舒服就好。一些圖片素材可以請專業人士幫忙制作。事必親躬未必是一件好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要集中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面。
年少時總是希望自己無所不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想要的太多,每個項目上所花費的時間和努力又都太少。
初到柏睿保,對這里的交流的環境不太適應。但是在這些專注的設計師面前,我不敢抖機靈,不能像平常一樣自如地插科打諢。我問自己:你想向他們學習什么?
一些設計知識的條目?
不,這些東西隨便一本平面設計的教科書都能給我系統而完整的知識結構。
從我過去的作品中去發現問題,尋找解決的辦法?
這是一個方面。通過分析一些以前做過的微信推送,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一些細節上的毛病。圖片素材的使用,圖文配合、對齊方式和文字的大小,每一個位置的功能的把握。封面圖的作用,內置第一張圖片要達到怎樣的效果、整篇文章的統一風格。扁平化就統一扁平化。
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個做設計的人需要一點匠人精神。
對設計應用的執著,是一種力透紙背的對美的執著。去沉下心來打磨每一個線條,每一個文字,去調和每一種色彩,講究每一處空隙的留白。這種對品質的堅守,是設計和文字所共通的,也許是我最應該去學習的。
還有什么?
不同的尺寸、材質、場景、觀賞的角度都會影響到作品的最終呈現效果。
想像自己進入到作品中,陪它從把無數機械的數字排列,長成美麗的樣子,和這個世界展開關聯。像一張蛋糕店海報,從設計師把它設計好,到把它掛在櫥窗里,想像油墨怎樣覆蓋白色的紙張,想像指尖觸摸到紙面細細的紋路,想像燈光怎樣給它附上夢幻的光澤,想像周圍的孩子和大人在牽著手經過這個櫥窗,如何被這張海報所吸引,又如何被它所傳達的內容所打動。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場景都決定著設計師最初在設計這個作品的時候為它賦予的意義會不會最終實現。
所謂設計的系統思考,也許正是如此。
三、你做了什么?
一條推送、兩本書、三個問題
一條重新排版的推送《如何讓太陽制冷?》
兩本書,一本是《超越平凡的平面設計:版面設計的原理與應用》,一本是《放大的設計》?!冻健愤@本是美國著名平面設計師John McWade所著。以案例的形式分享了很多實用的方法和技巧。而《放大》從大的設計思維的角度出發,開闊了我的眼界。設計不僅僅是美,更是是一種創新,是一種對資源的合理配置。 以設計創新驅動產業創新是如何實現的。
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花費在文字內容和排版、頭圖設計上的時間該怎樣配給;
第二個問題,實際微信閱讀中,哪幾個位置是比較特別的,可以有哪些設計可以讓這些位置顯得更加別致;
第三個問題,怎樣處理原創和轉載。
這三個問題的問題的答案還在不斷的探索和補充中,我相信,這三個問題的提出對我而言就很可貴。
四、版面設計應用技巧梳理
圖文的處理:
產品推介類的推送,圖片和賣點介紹最好分開來,需要閱讀的文字盡量不要放在圖片里面。用文本的形式表現更加容易做到統一的排版,和給人去閱讀的沖動。
左對齊:
文字數量多的時候盡量使用左對齊,居中對齊容易出現一兩個字吊在文字后面的怪異情景。
文字的大小、顏色:
14號字足矣,灰色的字給人一種高級感。
整體感:
一篇推送要保持整體感要盡量避免使用沖突的素材,比如扁平化和立體化一起、圓角板塊和方角板塊一起......顏色上可以使用同類色。
方框類的素材不宜用得過多,容易給人一種束縛感。適當留白讓讀者閱讀的時候更加舒服、專注。
注意點線面的關系:
對版面要有一種抽象的理解能力,看到各個素材排列在一起的韻律。通過不斷的調整達到和諧。
注意素材的積累:
想要做出好的設計,第一步多看,多去模仿和吸收一些有針對性的優秀作品。把它們分類保存在你的素材庫里。日積月累自然會形成一種對設計的感覺。有感覺了,技術才有用武之地。感覺、技術都是需要積累的。
還有很多書里的干貨,不一一列舉了。
五、建議:
【關于柏睿?!?/p>
我初到柏睿保,這里給我的印象很好。余總辦公室落地玻璃外的天然景觀、那一面自行車輪裝飾的墻面令人賞心悅目。呆了一段時間卻覺得這里有點過于冷清了。這種冷清的感覺從哪里來?
一方面是辦公室的布置,一方面是工作中的交流較少。
辦公的區域里沒有看到展示的最近的設計作品、沒有項目進度的展示區或者關于項目的資料。書架上鮮少設計類的書籍,灰塵也爬滿了書脊。工作以外的生活就回去看看漫畫打打游戲?
如果大家每天來到公司對著自己的電腦,下班以后又沒有交流各自回家。這樣每天聚在一起辦公的意義在哪里?也許大部分的設計師門都熱愛簡潔,專注。但也許有熱烈的討論,哪怕是爭吵,對于增加一個團隊的創造力和凝聚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吧。
有點遺憾,也許是大家在一起工作多年已有了這樣的默契,而我置身其外,對大家的交流方式不太適應。如果還有機會期待更好的溝通和交流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