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夏鵬。
2005 年,當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在英國拿到了世界英語演講比賽的冠軍,也是全球第二個華人冠軍,同年再赴英國,受到菲利普親王的接見。接下來畢業、進入新東方并一路成為新東方集團戰略規劃總監。之后成立自己的品牌,獲得數千萬美金融資……我的這些年,像是經歷了許多人的一生。
而我并非出身富貴,我常常會想起在貴州山溝里的童年。有人說,日光之下并無新事。如果我的人生逆襲之路有稍許借鑒與價值,我愿意將所有干貨從頭說起,我是如何依憑英語,成就了我的人生。
本篇為系列文章的第二十三篇,前一篇文章見:從貴州山溝到英語演講世界冠軍(22)|一篇文章搞定英語口音到底是不是騙子
今天我們來談語法學習的問題。我爭取避重就輕,顧左右而言他,談的有意思一些。
其實我最不擅長的就是教語法,學生一問我語法問題我腦子就大。語法是每一個人的痛,而且會一直痛下去,所以如果你語法不好,you are not alone.
我自己語法學習的經歷和諸君有類似之處,也有不同,容我慢慢道來。
《新概念英語》是我整個語法體系框架之基礎,這本教材估計諸君都接觸過,我也不清楚是這本教材符合中國人學英語的習慣,抑或是中國人英語學習習慣收到了這本教材的極大影響,坦誠來說,《新概念英語》仍舊是我推薦很多語法薄弱,基礎一般的同學的首選教材。
這本教材在中國先后出現了7個版本,我從網上找來供諸君一賞
《新概念》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L.G Alexander, 1932年英國生人,畢業于倫敦大學。維基百科上對他的介紹寥寥幾筆,順著鏈接找到了英國《衛報》在他去世之時發的一篇訃告,略摘幾段,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對于中國英語學習者來說的 “最熟悉的陌生人(the intimate stranger)”
Louis Alexander, who has died of leukaemia aged 70, was a prolific writer of bestselling English-language text books. In 1977, he sold 4.7m books, a feat recorded in the Guinness Book of Records as the greatest number of copies sold by an individual author in one year.
去世時70歲,患白血病,1977年賣出的英語教材多達470萬本,創造了一年內個人圖書銷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新概念》朗文原版出版于1967年,為何要過了10年才一舉破了如此銷量,相比是1977年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春雷即將到來所致。
In Britain, the name of LG Alexander was not widely known, but abroad he was a celebrity:delegations met him at airports, television cameras appeared and lecture halls would be crammed with people gathered to hear him speak. None of this affected his unassuming modesty or diminished the warmth and generosity of his heart.
在英國LG Alexander不是一個名人,但卻享譽海外,凡及之處,黃土鋪地,凈水潑街,夾道歡迎,菲林閃爍,講堂之內人頭攢動。即便這樣,老爺子還是很低調,很溫暖。
His first major book, New Concept English (1967), was a breath of fresh air. Alexander had an instinctive feel for putting together a syllabus as a foundation for effective learning, and showed a genius for organising the language in ways which students - and their teachers - found immensely stimulating.
訃告中也提及了《新概念》,點評是一縷清風(a breath of fresh air),而且說明此教材的長處在于教學大綱(Syllabus)的設計。如果諸君還有印象,新概念一冊的編排是單雙課文,單數為課文,雙數為練習,非常清晰地講解了詞性、簡單句等語法;二冊則是每隔20課重復一個語法點循環上升,基本完成了所有語法體系的搭建工作;三冊則是在篇章中體現更為復雜的語法邏輯;四冊則是真材實料的英語原文的選編。
很多老師對于《新概念》還是持保留態度的,比如覺得教材的內容相對陳舊,脫離了實際語境,這一點我完全認同。所以我的觀點是如果要整體學好英語,只用《新概念》肯定是不夠的,但是如果要學好語法,或者對于很多人來說是重新學好語法的話,我覺得《新概念》是完全可以勝任的。原因如下:
1.專門講解語法的書籍都有一個弊端,就是把語法作為核心學習對象了。不是說這樣不行,而是語法一旦脫離了語境,就變成了研究對象而非使用對象,不斷的分析、對比、例句讓人應接不暇,真不知道是該不該背下來,背了之后發現好像用處也并不大。
這些書其實在國外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做handbook,即手冊。手冊是用來當做資料查閱的,不是學習的。這些書案頭要有,但是盡量不要盯著當教材學。
2.新概念英語本身就是一套教材,全套書圍繞詞匯與語法展開編寫,但其目的并不是僅僅局限在語法之內,所以大家學起語法來便能夠結合語境,這樣會方便和自在許多。和前面所提的語法手冊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3.新概念教學大綱的設計采用的是循環上升路徑,比較符合人的自然學習的路徑,教學法中管這個叫做reoccurence,即一個語言點在教材多處多次出現。這個也是評價一個教材好壞的重要指標。
這也是教材和語法手冊的最大區別。語法手冊的目的是在一個語法問題上做深做透,一股腦把這個問題全部攤開來談。壓力有點大,不利于吸收。
4.市面上新概念的輔導資料俯首皆是,如果平常沒有時間去聽老師講課,隨便到哪里都可以找到輔助自己自學的材料,而且很多都是免費的。
當然,新概念由于年代久遠,在交際教學法上教材能夠提供的素材不多,并且沒有語料庫作為支持,很多詞匯學了也不見得在生活當中能夠派的上用場。
我的第一本新概念教材是我爹的,封底還寫著:內部資料、禁止翻印。
一看我爹學英語就是一個笨學生,估計他老師也教的不得法,前幾篇課文中密密麻麻的抄著單詞的注解,我定睛一看全是字典上的解釋和例句。再往后翻幾頁,就全部是空白了,因為他放棄了。
這樣學只能放棄,因為英語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招下的太猛,容易把自己憋壞。這一點應該是《新概念》教材最值得稱道之處。
下一篇我們專門來談怎么學語法。
本篇為系列文章的第二十三篇,前一篇文章見:從貴州山溝到英語演講世界冠軍(22)|一篇文章搞定英語口音到底是不是騙子
作者:夏鵬
英語教師。南京大學英語系畢業。2005年世界英語演講比賽總冠軍。現任中國英語演講國家隊總教練。長江商學院MBA,倫敦商學院客座講師,撰稿人。詠春弟子。創業一年獲千萬美金融資。
感謝你不離不棄看到這里,如果文章對你有所啟發,還請多多關注和點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