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讀大學那會兒,有兩部電視劇很火,班上大多數同學都在追,包括一些男同學。一部是《蝸居》,一部是《裸婚時代》。這里且不論演主角的那些演員們后來怎么樣了,就說在當時,還是很受大家歡迎的。09年《蝸居》播出的時候,我剛參加完高考,滿心都是對大學的憧憬,并沒有覺得這部劇有多好看,尤其是到后面海藻走上岔路的時候便沒有再看下去。11年《裸婚時代》出來,我大三了,當時文章在劇中對姚笛說的那段話成為好多人表白的臺詞,那會兒我也只是覺得,還是要相信愛情的,至于對沒房沒車沒鉆戒沒存款的裸婚,我是沒什么感覺的,畢竟那會兒的我,對于婚姻這個詞都覺得是很遙遠的事情。
? ? ? ? 幾年過去了,我卻成為了沒房沒車沒存款就結婚的裸婚一族。雖然是裸婚,但是慶幸的是,到如今我依然相信愛情。參加工作5年多了,周圍的朋友也陸陸續續結婚了,生孩子了,有二胎了。最近這幾年,裸婚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像我這種26歲才經朋友介紹認識的,居然還裸婚,真的是獨此一家了。參加工作后的兩三年,家里開始或含蓄或直接地催婚,各種親戚朋友也陸陸續續介紹了好幾個人認識,其中有見面的有沒見面的,最后都不了了之。三姑六婆的就開始在我媽面前說,哎呀,你們家閨女眼光就是高,那誰誰誰條件那么好,有房有車,工作也穩定,你們家閨女還看不上……
? ? ? ? 可我天生反骨,依然固執地相信愛情。曾在網上看到一段話:“越來越多的朋友結婚了,理由不外乎這幾種,年齡到了,想穩定了,對方條件不錯等等,但我很少聽到有人說,我結婚了,因為愛情。”在被家里催的最厲害的24歲的本命年,我找了個男朋友,是大學同學,看起來也算是踏實的靠譜青年。我以為我總算堅持了我的堅持,至少人是我自己找的,大學四年也有一定了解,不至于像家里介紹的那些,剛認識幾天就在計劃結婚。現在想來,當時的自己還是太天真啊!故事結束在見了他家長之后的十二個小時之內。呵呵。我以為自己不在乎有沒有車有沒有房有沒有存款,別人也不在乎,事實證明,我以為的僅僅只是我以為的而已。他在電話里跟我說:“我媽說不同意我們在一起,說我以后的負擔會很重。”我問他:“你怎么想的呢?”至今我還記得那四個字:“我不知道。”哈哈。
? ? ? ? 然后,這個故事就沒有然后了。
? ? ? ? 然后,我媽就不催我了。
? ? ? ? 如今跟陳先生說起這段故事,我依然還是很憤怒的。我怒自己的眼瞎,怎么就看上了一個媽寶男。聽媽媽的話沒錯,但是沒有自己的主見,就只能一輩子窩在父母營造的舒適區里。后來我跟陳先生開玩笑說:“人家媽媽嫌我媽是殘疾人,我爸沒文化,家里窮,以后負擔重。你負擔重不重?人家奶奶嫌我自己開托管沒個正經工作,還不如去做銷售。我現在連托管都不開了,連個不正經的工作都沒了耶~怎么辦?你嫌棄我不?不如我去做銷售吧~”陳先生回了我兩個字:“有病!”哈哈,他罵我有病我還這么開心,好吧,我可能真的有病~
? ? ? ? 跟陳先生認識,是經他的朋友兼我的同事介紹。沒有一見鐘情的驚艷,卻只認識了一個多月就在一起了,甚至連表白都沒有,都沒有一個正式的儀式說成為彼此的男女朋友,就這么莫名其妙的在一起了。說起來大家都不信,連我自己都不信。見了第一面之后留了微信,過了幾天,他問,看電影,去嗎?我說,去。然后就去了。又過了幾天,我問,同事說下班后打麻將,你來嗎?他說,來。然后就來了。又過了幾天,他問,晚飯約嗎?我說,還有一節課。他說,我來接你。我說,你來吧。然后他就來了。又過了幾天,介紹我們認識的那個同事結婚,那人是他的發小,跟他說,帶上家屬。然后他就帶上了我。
? ? ? ? 人家都說,生活還是要有儀式感的。可到現在我們都沒有正式在一起的紀念日,所以就把第一次見面的日子作為紀念日來過。
? ? ? ? 然后,就見家長了。
? ? ? ? 再然后,我們就結婚了。裸婚。沒房,沒車,沒存款。
? ? ? ? 現在結婚大半年了。房子還是租的,但日子是我們一起過的。
? ? ? ? ? ? 左:我畫的? ? ? ? 右:陳先生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