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兒子背上書包,第一次走入校門的那天,望著他矮小瘦弱、漸行漸遠的背影,我就在想一個問題,我們這一代人有很多沒有實現的夢想,是該由他們來實現了。所幸,他已經出發了,他是該出發了的!
他讀書的小學在大城市的中心地帶,校舍是高樓大廈,窗明幾凈。四周清靜得沒有多少噪聲污染,儼然一處世外桃源;我讀書的小學在我們本村,是那種殘破得快要倒塌的紅墻青瓦房。有陽光和雨天的時候,它們都會漏下來,停留在我們的小小課桌上。每到農忙季節,我們學校的屋里屋外,都要用來堆放那些才從地里割回來的、來不及打理的“活糧食”。弄得我們每次開學時,都要專門騰出幾天的時間好好打掃一番,才能把那些亂七八糟的臭味兒去除掉。
我和兒子在聊天的時候,也常常聊起我讀書時的學校環境來,只是他的想像力還沒那么豐富,從我嘴里講給他的印象,他完全勾勒不出該是怎樣的一副場景。好在我們還是在某件事情上,很快有了基本的相同點!不然,在一起的尷尬會更多。
這件事便是紙飛機。
某天,他從學校興沖沖地回來,神秘地從書包里取出一樣東西,拿給我說,老爸,你會做這個嗎?
我一看,就是他后來有段時間比較感興趣的紙飛機。
會呀,我小時候也常玩它。看到他難以言表的開心樣,我故意賣了一個關子說,我可能做不好呢!
沒關系,你照這架紙飛機給折出來就行了。他這么爽朗,是我沒有想到的。
當晚,利用忙其他事的間隙,我還是憑著腦子里的舊印象,給他折好了一架紙飛機。在朦朧的月光下,四周燈火通明的道路旁,我們于寬敞的空地上,試飛了它。他開心得像獲得了什么寶貝似的。我卻在紙飛機飛起的那一刻,陷入到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仿佛夢回童年。
二
川北小縣城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那兒是我小時候的棲身之所,也是我在離開家鄉之前,一直賴以生息的地方。泥巴墻、茅屋頂的老房子,是祖先靠省吃儉用才留存下來的唯一的基業。
老屋離我讀書的本村小學,中間隔著三四根田埂那么遠的距離。泥巴攏起的田埂路,寬不過兩尺,低凹不平。路的兩邊,是一塊連一塊的莊稼地。盡管那些舒軟油黑的泥土里面,種著品種繁多、高矮不一的農作物,但我們的身體,還是不能如期長高長壯。天天餓著的肚子,怎能不使我們面黃饑瘦呢?
陪伴我們長大的、能夠化解我們苦日子的,沒有一件像樣的玩具是現成的。每天,我們只得在書本以外、在繁多的農活以外,自己想辦法去找些可以玩的樂子,來解悶或者去分心苦日子的接踵而至。
我們想到了用紙飛機,來“實現”夢想的招數,以此充實單調的生活。
村里的大人們,都在為填飽全家人饑餓的肚子,而早出晚歸的下地掙工分。家家戶戶成堆的娃娃們,則采取“大娃帶小娃”的方法,只要一出門,都會跟上一大路。
一開始,紙飛機我們并不會“做”,村里那些大娃娃們也不會,誰也沒見到過。只是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利用大伙的智慧,還真“湊”出了一架飛機的“模型”來。不過那都簡單,橫起來折幾下,再豎起來再折幾下,在口中“哈”一下氣,像石子兒,在水中打“飄飄”那樣投出去,紙飛機真的飛上了天。不過,飛的并不遠,就在某個地方一頭栽下來了。
那時,沒有紙片,我們就撕去學過的舊書,那紙張很厚,當然紙張最厚的還是圖畫本上的紙,以及語文算術這些書的封面…用這些紙做成的飛機可以“水陸”兩用。即便雨天放飛,或者著了水,它也不致一下子軟弱得飛不起來。
后來,我做飛機的愿望簡直是瘋了。別人是不是這樣,我并不知道,反正我從正在學的書本上,撕下紙張做紙飛機的舉動,先是讓老師發現了,后來又被作為家長的父母親發現了。老師發現了對我的懲罰是,站在黑板前面向全班作檢討;而被父母親發現了,可不像老師發現那樣,只是警示一下就了事。我在他們的棍棒之后,身上落下了青一塊紫一塊的傷痕。
但想玩紙飛機的愿望并沒因此減退。書本是不能再撕了,怎么辦呢?我又想出了一招,到那些欲望比我還大的同學身上打主意去,讓他們給我提供做飛機的紙,而我從中賺中間的落頭。那時,我折紙飛機的技術,在村子里以及所在的班上,已經算得上是頂瓜瓜的了。
其他人折的飛機超簡單,且一飛起來就七拱八竅的變了形。而我折的飛機其復雜程度,豈是簡單就能了事的呢?還用漿糊精心粘過了的啦!
不是自夸,不管是我們走在上學的田埂上,紙飛機在手上只做出滑翔的樣子來,還是一有時間,就在學校周圍的空場地上,紙飛機在空中實打實地飛起來,其手感的質量和飛行時間的長短,都明顯勝出一籌。
至今想來,我折疊出來的最得意的一架紙飛機,那紙張是獨一無二的,它是班上一個用紙張換我紙飛機的男同學提供的。我在“生產”它的時候,不僅用上了尺子,還用上了刀具。不管從哪方面講,它都堪稱完美。
我在后來為兒子做紙飛機的時候,想到過它的樣子了,本打算照葫蘆畫瓢地給兒子也復制一架出來,可惜那件當年憑一時的靈感而創作出來的紙飛機,不能再凌空出世了。我嘗試了幾次都沒成功。
三
我給兒子做的那架紙飛機,用的紙張是家里的舊掛歷紙,它的厚度,是不能與當年用的圖畫本和書的封面相提并論的。仿佛黔驢技窮一般,我用了幾個晚上的時間,先在腦子里琢磨了一番,再用尺子在紙上比畫了好多次,直到輪廓初現時,才動手趕工。越是抱著一定要折好的心態,等做出成品后,就越覺得與小時候所折的差之千里。
不想要兒子發現它的丑陋,我只好搗毀了又重折,反正日歷紙多的是。第二次給折出來的時候,它看起來就比第一次的好了很多,當一放飛時,卻飛的并不算輕盈。沒飛多遠,笨拙的它,就搖搖晃晃的往下掉了。
修改后,感覺好些了,才終于給兒子交了差。
那段時間,工作上的事我一連幾天加班,回來得都很晚。回到家時,家人們都睡下了,我只好輕手輕腳的合衣上床。第二天早上不等天亮,又在暮色合圍中去了單位。
終于在一個周末,工作忙完了,于亮燈前回了家。兒子迫不及待地跑來求我,老爸,給我同學也做一架紙飛機嘛!
還要給你同學也做一架?我詫異地問,顯出范困的樣子來。
你不是說同學有困難要互相幫助嗎?現在他有困難了,我就應該幫助一下。他很快拿來了折飛機的紙。好家伙,都已經準備好了…我心里這樣想著,表情上并沒有表現出某種抗拒來。但轉念又一想,兒子的年齡,已經與我自力更生折紙飛機那時的年齡,相差無幾了。當年,我在折它的時候一沒紙張,二沒樣板可學,同樣還是把它給折疊出來了。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我尊從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給他人打麻煩的訓導。今天的他,條件成熟多了,他也完全應該自己動手了。
你同學不會折飛機嗎?我突然問他。
如果他自己會折的話,就不會喊我給他折了。
對了,那你給他折嘛!我得承認,是他的話點撥了我。
我?不行不行……兒子先是一驚,進而又極力地否定。
你肯定行!就照這個樣子來折,說不定你比我折的還好呢!
表面上,我雖然說得有些軟弱,仿佛可以更改似的,其實心里是下定了決心的,給他同學折的這架紙飛機,一定得由他來完成不可。
拗不過我的執著,兒子動手了,但他臉上一下子來了個晴轉陰。為了緩和氣氛,我故意問道,你們學校放紙飛機的人多嗎?
這話題猶如一下子命重了他的興奮點似的,他情不自禁地回答我,放飛機的人可多了。你沒看見,下課一出教室的門,操場上都成紙飛機的海洋了。但他們的飛機都小里小氣的,只有你折的這架紙飛機最壯觀了……其他同學都羨慕至極。
根據兒子的描述,紙飛機所營造的那個宏大的場面,我完全想像得到。我告訴兒子說,我小時候在學校里放飛機的情景,你可能想像不到…
那肯定是比我們學校的還壯觀的。他那雙明亮的眼神,在暢想的鼓舞下,正在飛升,飛升……
不,我們那時放紙飛機的人并不多,主要是大多數人不能自力更生地自己做,而我們的大人是沒有這份閑功夫的。再說,那時折飛機的紙張也很缺……
沒過幾天,兒子就硬著頭皮,把給他同學的紙飛機折出來了。我在讓紙飛機試飛的時候,它搖搖晃晃地很不平衡。我便從它左邊的翅膀上,取下了一顆釘好的釘書針,改用少量的漿糊粘貼。它便獲得了搏擊蒼穹的力量,一下子飛升了起來。
給我豎起了大拇指,老爸,您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