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好快,一眨眼,我們閱讀《窮查理寶典》已經四周了。在這一周,我閱讀了第四章的第一講《在哈佛學校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和第二講《論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及其與投資管理和商業的關系》。
在第一講中,查理運用逆向思維,給大家開了通往痛苦生活的四味藥:
要反復無常,不要虔誠底做你正在做的事。
盡可能從你們自身的經驗獲得知識,盡量別從其他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中廣泛地吸取教訓。
在人生的戰場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嚴重的失敗時,就請意志消沉,從此一蹶不振吧。
請忽略那個鄉下人的故事“要是知道我會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1.普世智慧
今天,我想重點總結和回顧一下我對第二講的理解。這一講非常長,差不多有60頁。所以我想,先回顧一下查理對普世智慧的論述,關于其與投資和商業的關系,再另起一篇。
那到底查理所說的普世智慧是個什么東東呢?
如果你們只是記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試圖把它們硬湊起來,那么你們無法真正地理解任何東西。如果這些事物不在一個理論框架中相互聯系,你們就無法把它們派上用場。
這是在說什么呢?可以舉一個極端的不那么恰當的例子,比如,你把新華字典背得很熟,但你其它的知識都不知道,那么你其實還是等于什么都不知道。因為字典里的知識就是典型的孤立的知識,每一個字都認識,但放到一起,你就啥都不知道了。
按芒格所說:
你們必須在頭腦中擁有一些思維模型。必須依靠這些模型組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必須把經驗懸掛在頭腦中的一個由許多思維模型組成的框架下。
這樣就有點明白了,也就是說,我們的腦子里得有一個框架,或者叫系統,在這個框架里,有許多不同的思維模型,我們每學到一些新的直接或間接的經驗,就可以把這些新的經驗放到這個框架里面。
2.思維模型
那么,問題又來了,什么是思維模型?芒格如是說:
你必須擁有多元思維模型——因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兩個,研究人性的心理學表明,你將會扭曲現實,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維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認為它符合你的模型為止。
這個又是啥意思?我們可以換一個通俗的說法,叫“職業病”,比如,警察看別人都像小偷,老師看別人都想學生,醫生看別人都像病號,當官的看別人都像手下,當然還有芒格經常提及的,在手里拿著鐵錘的人看來,全世界都是釘子。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頭腦里只有一個模型,那么,你在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會把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納入你的那個模型里,而真實的世界是很復雜的,不是哪一個或幾個模型就能解釋全面的,這樣,真實的世界到了你的頭腦里,就變得扭曲,你依照自己認為的實際已經被扭曲的現實,來采取行動,結果必然是失敗的。這是一種災難性的思考方式和災難性的處世方式。
因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小偷,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在你面前當學生,當病號,當手下,更不想當釘子,所以你必然會受到這個真實的世界的激烈反抗,以至于你可能寸步難行。
而且,這些多元模型必須是跨學科的,因為我們不可能在一個小小的院系里發現人世間的全部智慧。
我理解,所有的模型,都是對現實從某個角度的抽象,就是有一些前提假設和條件,而真實的現實是沒有這么多假設和條件約束的,所以我們得運用各個學科的各個視角的模型,這樣才能比較全面地認識現實。
3.重要的思維模型
那我們到底需要多少種思維模型呢?按芒格所說,他有100種思維模型。好在非常重要的只有幾種。下面我們就重點來看一看這幾種比較重要的思維模型。
3.1復利
愛因斯坦說,復利是世界第八奇跡。今天早上,在我們的讀書群,也有討論到復利的話題。
復利,通俗說,就是利滾利。它到底有哪些神奇?
復利可以讓平庸變得偉大。復利讓人們堅信積累的力量。復利給了普通人崛起的可能和機會。復利還給了我們足夠的耐心。
在投資上,復利給我的啟示是,一定要嚴格控制回撤,就是不能有大比例的虧損,比如,若干年后的某一年,你的投資收益率為-50%,這不僅意味著你當年的收益為負,更可怕的是,把自己之前若干年的積累一下子腰斬。所以,控制風險,在投資上永遠是第一要務。
在個人成長,復利給我的啟示是,一定不要做肯定讓你倒霉的事,以及很可能讓你倒霉的事。所謂肯定倒霉,可以參照查理開出的通往痛苦生活的四味藥。所謂很可能讓你倒霉的事,我在下一個模型再說。
3.2概率
概率論是解釋我們這個真實的世界的強大武器。對我們認識世界,理解世界,并從這個世界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至關重大。
有的人說,你看誰誰誰,抽了一輩子的煙,喝了一輩子酒,不照樣活到九十歲嘛,你看隔壁小王,學習成績差,初中就退學了,現在還不是當上了大老板,連比爾.蓋茨都是大學輟學呢,還不是當上世界首富。
他們腦子里就是缺少概率思維模型。從身體健康上來說,抽煙酗酒的人從總體上肯定不如不抽煙喝酒的,也就是說這些人得疾病的概率更高,但不代表每個抽煙酗酒的都得病,大學畢業生相比于沒有上大學的,總體上來看,成就更高,也就是過上更好生活的概率更大,但不代表每個大學畢業生都比沒有上大學的好。
不能因為一個單獨的個體就推導到總體。我們應該用全局眼光看問題,選擇站在好的概率更高的一邊,這樣我們得到好的結果的概率才會更好,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結果一定會比別人好,坦然接受最終的結果。
概率思維,就是要從腦子里消除以別的個體直接推導到自己這個個體,應該是從無數的個體推導出總體的概率分布,然后選擇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可能。
概率思維,消除百分百的確定性,沒有什么是百分百確定的,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呢。我們只能選擇結果比較的好的概率高的那一個。
在投資上,經過我們深入分析,我們當然就是要選擇站在勝率和賠率更高的一邊了。
3.3會計學
會計是商業活動的通用語言。不管是打工(高管)、創業,還是投資,達到一定層次,都離不開會計,都要懂會計。
為什么這么重要呢?因為一切的經濟活動,最終的記錄都是依賴于會計,而我們所有的經濟決策,都必然離不開這些記錄。這就像我們人類溝通的語言文字一樣,如果沒有了語言文字,我們怎么溝通。經濟活動中,如果沒有了會計,那同樣無法溝通。
在投資上更是如此,如果看不懂財務報表,談何投資呢。
3.4心理學
芒格就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你告訴別人事情的時候,總是告訴他們原因,他們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你說的話,就會更重視你說的話,也會更傾向于聽從你說的話。
我記得好像是《影響力》那本書,舉過一個需要別人幫忙復印東西的例子,說,如果你加上一個理由,那怕這個理由那么地不靠譜,人們仍然傾向于聽你的話。
我們自己也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經歷,是不是別人讓我們去做一個什么事,附帶加了一個理由,我們就非常傾向于聽他的,至于那個理由是什么,我們可能事后根本就想不起來。也就是說,心理上,我們只是需要一個理由,至于是什么理由,我們并不關心。
3.5冗余備份
這是工程學上的模型,同樣可以用在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和投資。
我理解冗余,就是要留有余地,這個既可以是空間上的,也可以是時間上的,要充分準備,需要八分,咱們來十分。
我理解備份,就是要有能應對黑天鵝事件,具備東山再起,從頭再來的資本和準備。
在投資上,冗余就是要具備安全邊際,備份,就是要有備選方案。
3.6微觀經濟學
不記得是誰說的了,他說,哪里有什么宏觀啊,所謂的宏觀,無非是一個個微觀的集合。你學好了微觀,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宏觀。
微觀經濟學相比于宏觀經濟學,我覺得對個人的幫助更大,也更靠譜。宏觀經濟涉及變量太多,且相互影響,無法去驗證你的假設和推理。而研究微觀經濟學,研究單個公司、單個消費者的行為,對于創業也好,商業管理也好,都有非常大的借鑒意義。
巴菲特和芒格在投資的過程中,很少去關注宏觀,更多的時候是研究公司財報,專注于微觀層面。
基于我現在的能力,對芒格的普世智慧,我也只能寫這么多啦。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深切地體會到,認識每個字,但就是不知道啥意思的感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應該老實承認,自己腦子里沒有多少思維模型,更沒有查理說的那個框架,偶爾得到的那么一點經驗,也無處安放......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