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堅持每天4點半早起,即使人生旅途不順,至少不會太糟糕。
本月最早的一次早起,碼字,記賬,這一切源自于他人的催促,何時自己的人生明白一切都要主動爭取呢?
閱讀過很多文章,不乏大師級別,還有的就是懂得的道理很多,只是停留在表面,根本就沒有想過未來的自己該要以何種面貌呈現于世人的眼前。
買回來的那些書,它們發揮了多少的價值,還只是停留在原地,它們還是它們,而當初的我還是我,不知道自己要遇到怎樣的問題才會變得清醒,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什么理由和別人抗爭的呢?此時此刻,我真的是很想抽自己一把。
嘴巴上強調的自律,都不是真的,言行一致的才叫逼格高。
村上春樹堅持30多年早起,每天寫4000字,不多不少,不知到何時,自己成為言語的“巨人”,光說不練,只是一切都是在被動地等待著,等到沒有機會才會去想人生這個話題,更可怕的是,自己的認知能力一直在倒退,明明是可以做到,卻經常在原地等著,這個時候的自己,真的是好氣,這個世界上最大遺憾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本可以。
你知道前進的路在哪里,哪里需要預言自證,哪里需要破釜沉舟地設想,以及為了目標付出必要行動,但就是寧肯等著,也不踏出第一步,比如最好的習慣之一:早起。
這個時代,機會很多,拼的人也是多到“令人發指”,我在想:00后都已經用La Mer 或者SKⅡ了,而作為90的人,是不是都想抽自己一把呢?
真正自律的人:他會思考一天的行程如何安排,早起,鍛煉,保養,工作,放松等等,為了最終的目標,他會變成一個自我驅動的人,從無到有,少到多,慢到穩,一切都是在做積累。
試問:你是這樣的人嗎?如果目前還沒有形成這樣地認知,有想過在怎樣的年紀達到怎樣的標準嗎?
人生如上圖,早晚都要做的功課,不是時間太少,而是選擇待在原地,選擇逃避人生,一直生存在安逸的保溫箱當中,沒有主動出擊,要是待在原地,估計早就沒有機會活到第二天。
試問:我已經放棄了多少個美好的今天?
人的一天,如果還沒有受到健康的影響,還沒有經濟危機爆發那一刻,以及沒有下一代的憂慮,這個人是幸福地,他有更大地機會成就自己,可以在有效時間內成長為一個高級的人,這不就是生而為人最該做的事嗎?為啥自己都是慢半拍呢?
對于最近的我,明顯地感覺到沒有上進心,無論是閱讀,寫作,還是鍛煉,如果不用心把它們分解到每一個步驟,我想,這個人,是無救的,有再好的方法也不會吸收。
按照目前的活法來看,我是做不到自律,但也要去學,比如自覺,工作目標,生活習慣,鍛煉身體,“如果一個人不在這件事上廢腦子,就會在下一件事上費腦子”,多么簡單地道理,知易行難,從根本上是不存在的,是人為的認知限制了自己。認為自己做不到,所以也就沒有去想,沒有想也就沒有思考,不思考自然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間接地也就沒有了對生命探索和規劃,最終導致地就是放棄成就美好的自己。
講真,目前沒法體驗高級的自律體驗,愿接下來的一周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