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參加神秘組織,對方需要提供一張個人形象照,對方還強調說,可不能隨便拍幾張,組織方為了讓我們引起重視,補了一句話:這張照片以后都是你的形象照,萬一哪天你網紅了呢~
這下好了,原本就及其討厭照相的我,變成害怕去了,看著大家都計劃好拍照的行程、隨即陸續曬照片,我內心焦慮啊,可又實在走不進照相館,我給自己找了很多理由:比如上海拍照太貴;嘴唇上火氣泡所以不便拍照;最主要孩子沒人帶啊,照相至少半天,朗軒熬不住的,其實上面哪個理由都不足為真正的理由,都可以解決的,我還想到可以讓我妹給我照,或者妹子的結婚照ps下,總之最后這些想法都是不能落實之后,我的幻想破滅,只好面對現實----去照相。
最后讓我行動的動力來自:我不能因為自己的矯情耽誤,別人的工作進度嘛~(這里也可以深入探討,為啥這個理由能讓我動起來呢,同時自己還是了解自己的,自己想到這個理由把自己說服)
2
上面說了這么多不去照相的前奏,還是沒有說到我照相的真正痛苦:我照相真的真的很痛苦。比如我結婚照真的是隨便拍拍,然后大家點評給我們拍結婚照的技術不行(因為丑的要哭);
大概原因是:
我拍照的時候表情僵硬、手腳動作像是機器一般,怎么著都不協調和自然,每到這時候我就無比尷尬,結果是更加僵硬和不協調;
一般我進了照相館,我都是看著別人拍的美,但是我的身體止不住想要逃開;生活中只要能避免照相,我就避開,好像照相是天底下最最受苦的一件事情了。
別人照相后看到照片開心,我拿到照片是害怕看到自己又想看自己,因為自己的表情要么嚴肅、要么就是八顆牙都出來,總是自己都嫌棄自己。
還有呢,是我懶,比如藝術照總是要化妝、換衣服的吧,這些對來我說就是遭罪,好比我三年不做頭發,很大原因也是理發店的椅子我坐不住三小時以上。
3
吐槽完了,說說我這次算是小進步的一些點。我接到照片感覺表情確實比以前好很多,但是絕無想到照片被夸贊和覺得很棒,
我拿到照片首先給老公發的,石沉大海,沒反應。看來還是不咋地,但無論怎么樣我是不愿意再去拍照了。厚著臉皮給組織方發了,我是先發的郵箱,內心還是忐忑,萬一被打回來怎么辦?又單獨用微信私發,讓我驚喜的是組織方回我:講真、超好看。
我這才把心放下來,后來給妹子看,妹子說照片果然會騙人~
之后我才把微信的頭像改掉,然后有人問我是不是跑去上海整容了,總之大家都說照片拍的好,然后我自己感覺像是不真實一樣,因為歷來我的照片給被人看都會吐槽啊,拿到照片就是我想扔掉照片的時候,那才是真實的我嘛,咋這次不一樣了呢~
講真,我迷糊了,
仔細想了下,幻想與現實的區別在于個人體驗的創造,或許我內心對照相,早已經開始顛覆了以往的自我印象和體驗,然后創造了這個現實~
第一:回合肥的前幾天,朗軒在上海酒店吵著讓爸爸給我們拍照,他要自己玩照片打印,就是很多地方放的一臺自己動打印照片的那個機器。
那天也不知道咋地,我抱著朗軒笑:照完,朗軒給我看照片,我自己很滿意,雖然也是灰頭土臉,衣衫不整,但是表情自然,至少沒有痛苦的表情,加上當時的采光,所以我覺得不錯,給我留下了印象~(老娘竟然也有照相還不錯的時刻)
第二:那個化妝師和攝影師比較適合我。化妝師很細心,每一步都很精細,90后的小女孩,做事很認真,絕少感覺到浮躁和粗糙、以及不耐煩。
攝影師更有意思了,說自己是98年的,哈哈,和我們差不多大,主要是小伙子在照相的時候的用詞:比如姐,表情痛苦了是不是?姐,你照相笑比哭難看啊,話說,你還能笑得更難看一點嗎?幺幺幺,你這是女漢子啊,咋有這么男人了呢?你還能更爺們一點?
我捉摸著:那個攝影師是通過大數據(他拍的多)發現,他自己這么說,客戶反而笑得真實了一些,因為他用玩笑的方式,把我們潛意識的東西意識化,如果直接說我們肯定撒手不干了,還覺得是攻擊,這樣的方式,我們的潛意識能夠接受到,然后進行了很好的處理,反而放松了。
試想我們拍照覺得拍的丑:還不是因為那些不是理想中的自我嗎?比如太爺們、笑得太假、動作不完美。
當別人用你能接受的方式說出來,你反而沒有負擔了,這樣效果更好些~
有一次陪著妹子去拿結婚照,我看著照相館的大廳的中央寫著一句:我們能滿足你對自己一切完美的幻想!
我當時有一種豁然開朗,這個行業為什么這么火爆,它的需求點在哪里了。
因為以前的我只會想著:怎么有那么多人拍寫真啊。
? 幻想即現實----曾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