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臺劇的我,兩天時間看完了荼蘼,總覺得心里有些話需要抒發一下才會舒服。
一個女生,想要得到愛情與事業,好像總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面臨選擇時,女生更容易犧牲自己來成就另一半,可能是天性吧,女生總是更容易覺得奉獻是一種美德。
影片開頭的臺詞我很喜歡:
要成為一個幸福的女人,就務必要記住一個道理,
別急著追向幸福,
因為那樣的幸福,往往會讓你失望。
女人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
那樣才有屬于自己的幸福。
成為一個幸福的女人,首先應該獨立,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安撫好自己的靈魂,活出積極向上的人生。但是獨立也意味著強大,相對弱小的男生遇到這樣子的女生,常常都會避之不及,因為男生在潛意識下都是需要被崇拜的,而不是去崇拜一個女生。
Plan ?A的鄭如薇活成了之前自己一直崇拜的女上司的樣子,事業風生水起,名牌輕松拈來,可是卻失去了曾經那份最篤定的愛情,在和人生導師的總經理迅速開展了新戀情后,卻沒有得到一份承諾,總經理把行李箱留下來,讓如薇突如其來的面臨那一箱子現金,內心是惶恐不安的,總經理從此消失,了無蹤跡。之后,她又遇到了一個十九歲的小孩,熱情單純慢慢滲透著如薇,甚至似真似假的決定從此以后的人生和這個青春無敵的男孩綁定在一起,可是這個男孩又不幸遇到了車禍。
鄭如薇經歷的幾段感情都不盡如人意,后來她選擇回到臺灣,帶著渺茫的希望,甚至不介意這個男人已經成為別人的丈夫,成為父親,還是想要問清楚,自己當年是如何被拋棄的,嘗試著想要和湯有彥重新開始。
但是得到否定答案的她卻也沒有表現出讓自己難堪的糾纏,越是成年之后,越是容易撫平傷口,這就是為什么二十歲的時候受的傷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能痊愈,三十歲之后可能只需要幾個月。這個男人真的值得她曾經如此的愛過,雖然他可能愚孝,雖然他可能能力不足安于現狀,但是他還是保持了那份對婚姻的忠誠,后來的鄭如薇還成為了他女兒的干媽,相處和諧。
現實生活中,其實很難,很難可以走到這一步的,更多的是走到陌路,不再打擾,不想停留在那里當觀眾,關注對方的生活。離開了就是離開了,失去了就是失去了,留戀著逝去的那份感情,也許于你于他都是一種不公平。
生活,有時像忘了放鹽的湯,
有時一失手,
又下重了調料,
但那全是滋味。
現在的我,
在這個不精彩的方案里,
已經學會了
怡然咀嚼我的人生
荼蘼,two me,人生AB劇,兩種選擇,兩種人生方案。
Plan B,鄭如薇放棄了上海的高薪工作,留下來陪著這個最愛的男人,犧牲了自己的事業,為家庭默默付出,隱忍著妥協在這個讓人壓抑的快要窒息的家庭里。看到方案B的鄭如薇,會莫名心疼,一個一個的問題連接在一起,照顧行動不便的湯爸,孩子生病,婆婆看醫生,妹妹頹廢到輕生,老公還隨時質問她,你到底在干什么?你到底在瞎忙什么?曾經的愛被埋沒在生活的菜米油鹽中,再也無力去體諒彼此,這樣的家庭生活讓兩人的矛盾越來越大,距離也越來越遠。
在發現了老公包里的酒店費收據,鄭如薇瀕臨崩潰的內心展現的淋漓盡致,這時候兩個鄭如薇的對話,讓觀眾再一次傾向于認為Plan A的選擇似乎才是對的,可是,生活,不走到最后,無法知道終極答案。看到最后,Plan B是溫暖大結局,鄭如薇發現一切都是誤會,從心底感激老公的驚喜,這樣容易滿足的內心才比較容易得到幸福,雖然有的觀眾網上留言覺得7000多塊就打發了鄭如薇,是不是太廉價。但是,幸福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就像劇中一家人在雨天躲在車里吃著菠蘿包,這也是幸福雖然也不能沒有物質,但是那種把你放在心上的踏實感,是方案B的鄭如薇特別渴望得到的最大的幸福,因為沒有了事業,就希望在家庭中找到一份存在感。每一個忙碌于家庭生活的女人,都希望丈夫看得到她的付出而心懷感激。
那么問題來了,犧牲和成全就能換來幸福嗎?當然不是,人生不是一兩個選擇題,人生是無數個選擇題,每一天我們都在面臨選擇,選擇哪一種交通工具,選擇哪一種牙膏,選擇戀人,選擇居住環境,你選擇這條街就遇不到那個人,所以,就算隱忍犧牲也不一定就能到底幸福的彼岸,因為不是所有的另一半都是湯有彥。
荼蘼
你聽過荼蘼花嗎?
據說,它盛開在花季的最后,
所以當人們看到
總是悵然花季即將結束
花季會再來的
只要我們期待
我們勇敢往前
那么不管是方案A
還是方案B
都會有屬于我們的下一個花季
短短六集,好像囊括了我們的整個人生,囊括了所有的愛恨糾葛,很棒的編劇,看完后驚喜的發現是我最愛的臺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編劇徐譽庭,很厲害,徐編劇說,她寫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影子。三十歲之前,認真生活吧,你會得到很多感悟,生活有時候并不完美,但是不代表它不美。在這條漫漫人生路上,我們需要學會和并不完美的自己好好相處,人生終極的選擇也許是我們需要選擇妥協,對不完美的那一部分自己作出妥協。希望大結局是最后我們發現,親愛的,恭喜你,無論選擇哪一條路,我們都答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