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分別看了寧教授的兩篇文章,關于“格局”的。格局就是把各種資源之間的關系都看透,一個人選擇什么樣的招法解決問題,取決于他看待事物的觀念,而決定他觀念的,就是格局。這兩篇文章主要是從格局入手,然后展開分析和探討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互惠合作”。人與人之間就是存在社會屬性的交換,為了讓這種關系更和諧的存在,就是需要雙方的互惠合作,實現兩者之間的共贏。
對于離職員工,在離職時要根據他們的能力,在職表現和未來的發展路向,給予支持和肯定還有忠告。談話目的是,留不住人,留心。好幾家大的企業都有一個員工的交流平臺,而且對于離職得員工,會進行談話,一是想留人,二就是為對方好,然后給予肯定和支持,必要時給予方向,也就是留心。
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人是一切的根源,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很好的處理人際關系,然后可以創造更多的有用有利的價值。
講個親身經歷的例子:原本實習打算在以前培訓老師新合作的一個美容公司上班,由于在前期的合作中,自己咨詢過店里的同事他們的想法看法,還有自己對老師的一些看法,然后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冷淡懈怠,最終我提出了走的想法,那位老師,語重心長的和我談了3個多小時,說了我留下來有什么好處,幫我分析了我去大城市的弊端還有對我自身的一個定位,然后給了我幾個忠告和發展方向,當時差點說我不走了,我知道自己要么做決定難要么很沖動,所以就說我再回去考慮一下,當我回到家里,自己想了以后,還是對他的那番話和一些承諾感到質疑,后來和家人分析了一下,自己也覺得他的格局很小,認為跟著也學不了多少,最后還是選擇了離開。在這兩天看到這兩篇文章內容,才恍然大悟,是自己的沒有認清事的本質,亂猜測,雖然那位老師平時處事有些讓我看不慣,但是和我的離職談話就是大格局的顯現。
要讓自己明白互惠合作,然后朝著個方向努力,拓寬自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