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就是讓自己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一個又一個好的習慣,就會慢慢的構建出一個積極的努力的,自然的,從容的的自己。比如,每天分組做一百個俯臥撐,比如養成一個閱讀的習慣,比如養成記錄生活感悟和成長體驗的習慣的習慣。把一件一件沒有完成的事,分解開來,一步一步的去做,自身的努力不要背負太大的壓力,這一切就會顯得沒有那么的苦大仇深,所以不要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涂上一層悲劇的色彩,坦然而從容,一切就會變得水到渠成。
懂得許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為什么,我想這里可能會有很多的原因,拋開那些外界的,客觀的,不可抗拒的因素之外,我們自身仍然有很多需要反省的地方。第一個,我們以為我們懂得很多的道理,我們是真的懂了么?只是僅僅從書本上讀到的?還是聽別人說的?我們都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那么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做到坦然的面對自己的失敗?僅僅懂得一個道理,和努力的踐行它,并對他深信不疑,這之間還存在著一段漫長的道路,僅僅只是懂得是不夠的,但是我們大多數人一生只是停留自懂得的地步,回想一下,你是否對某一個道理深信不疑,并且全力以赴無怨無悔的去踐行它呢?并沒有。
我們時常有的一個消極心態是,以為自己看透了命運,看透了生活的不公,看透了命運的嘲弄,以為運氣差。想一想,如果你是上帝,你會把幸運給一個如此之喪的人么?上帝也會是偏愛他積極,可愛乖巧的孩子的,你在埋怨命運不公的時候,可能好運和機會已經在悄悄溜走了。
擁有一個長期的志向和目標,短時間的失敗和挫折就不會在意,因為你把目標放在了更遠的地方,當下的一時的失意算不了什么,你一再的告訴自己,你的目標在更遠的地方!
付出必會有收獲,勇于誤會的付出。這是一條永恒的真理,你的付出一定會使你受益于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有時可能與你當時的期待不同,但要有耐心,她會到來。
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點,努力的去克服它。我們沒有那么努力往往是因為我們想顯示出自己比別人聰明,自己的能力更強,其實這反倒成為了我們進步的障礙,承認自己不夠優秀,承認自己的笨拙,收起自己的傲慢,不要自作聰明,嘩眾取寵,這才應該是你去趕超別人的起點,但依然保有一顆謹慎自信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