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移動音樂

移動音樂行業分析

1.市場分析

1.1社會環境:

截至2016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較2015年底增加3656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機在上網設備中占據主導地位。同時,僅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達到1.73億,占整體網民規模的24.5%。Arthur認為,隨著手機網民數量的逐步增長,移動音樂也必將水漲船高,獲得一定的增長,且能向各個年齡段人群滲透。

?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

1.2行業環境:

2015年全球音樂產業收入中,數字音樂首次超過實體唱片占比45%,高達67.0億美元,是其中最大的一部分。在DCCI的報告中顯示,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 中國數字音樂用戶最常用的播放設備為智能手機,占比高達64.5%,其市場可見一斑,其未來也可期。



(數據來源:DCCI)


(數據來源:獵豹全球智庫)

16年10月,獵豹全球智庫發布了2016第三季度中國App排行榜,展現中國移動市場。在音樂類APP中,酷狗音樂憑借著多年的經營以及用戶黏性,以15.92%的用戶活躍滲透率排名第一,QQ音樂則是11.29%緊隨其后,而備受好評的網易云音樂滲透率僅有1.2%,與兩者相距甚遠。備受好評的網易云音樂因其年限較短,活躍用戶滲透率僅為1.2%,暫時無法與酷狗、QQ音樂相比,不過人均打開次數(周)達到了43.2次,比第二的QQ音樂20.79次的兩倍還多!網易云音樂發展特別迅速,用戶已經突破一億,不過由平均每周打開次數來看,網易云音樂的用戶應該是最愛音樂的。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星球(天天動聽)、蝦米音樂雙雙下滑,這兩款app的啟動頁面上出現了“10月1日起天天動聽將停止服務,感恩一起走過的洪荒歲月”的字樣。阿里星球今后仍然可以繼續使用,但只能作為單機播放器了,無法獲取聯網服務。2016年4月15日正式更名為阿里星球,功能越來越多,逐漸偏離了音樂這一核心服務,用戶也逐漸流失。蝦米音樂則是2013年歸入阿里巴巴旗下的,今后和阿里星球如何重新定位、發展則暫不清楚。

1.3政策環境:

為促進音樂市場版權規范化,2015年7月31日開始實施被看作國內音樂史上最嚴厲的“版權令”。這意味著,移動音樂市場有了的爭奪點—版權。隨著而來的版權之爭,也持續了想當一段時間。

此外,2015年12月2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出臺《關于大力推進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進一步推進我國音樂產業綜合體系建設,加強對音樂產業及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建設的引導。其中有幾項也對這個產業頗有影響。

①是培育大型音樂集團公司。培育2-3家以音樂內容開發生產為核心,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雙超50億元,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音樂集團公司,鼓勵和支持音樂企業上市融資。(促進行業巨頭的培養)

②是加快音樂與科技融合發展。實現傳統音樂產業技術進步、融合創新、業態升級,鼓勵音樂企業與通信運營商、網絡運營商進行全方位合作。(推動運營商與音樂app的合作)

2.需求分析

2.1用戶需求

2.1.1基礎需求:

2.1.1.1沒有網絡時:能聽到已經下載的歌,多發生在乘坐交通工具、排隊、等人、戶外游玩、運動等場景。

2.1.1.2有網絡時:能在線聽歌、下載歌曲、觀看MV等,多發生在在家休息、睡覺前、在咖啡館或圖書館(有WIFI)等場景。

2.1.2期望需求:根據用戶行為進行偏好分析推薦歌曲和歌單;用戶可自行創建歌單、收藏歌單;有電臺功能;新歌推薦及排行榜;分享歌曲和評論歌曲。

2.1.3興奮需求:社交功能,可通過app結交有相同音樂愛好的朋友;K歌功能,可在app中尋找伴奏進行歌曲錄制。

2.2用戶行為分析

2.2.1用戶屬性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由數據可知用戶中男女比例均衡,1980—1990到年代出生的用戶在使用過的用戶數中占比最高, 而70年代出生的用戶也占有相當大比例,Arthur認為音樂類產品能滿足各個年齡段用戶的需求。其中電臺功能、評書及相聲節目對吸引70年代的用戶有很大的作用。

2.2.2使用場景

由數據可見,用戶聽歌大多是在碎片化的時間中,細看可發現更多是獨自一個人時,Arthur認為,音樂對于用戶的作用更多的生活的調劑品--孤獨時刻的排解孤獨、需要休息時的放松身心以及空閑時的消磨時光。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2.2.3使用頻率及終端分布

由數據顯示,手機在在線用戶最常使用的終端分布中占比71%,可見移動端已經成為用戶在線收聽音樂的最主要端口。此外,用戶在移動端的月度有效使用時長更是PC端的10.8倍之多,月度使用次數亦是PC端的10.2倍,同時日均覆蓋總數也是高達6.9倍。可見,移動端已然成為用戶在線收聽音樂的主流端口,隨著手機網民數量的遞增,用戶體驗的提升,相信未來這個“71%”這個數字還會有一定的提升。

從使用頻率來看,用戶對在線音樂的需求極高,超過30%的用戶每天使用2~3次,且使用時長在1~2小時的占比也高達33.7%。Arthur認為,音樂已經成為用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滿足了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的情況下,作為滿足情感和歸屬需求的音樂行業必將會有更好的發展。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2.24在線音樂用戶偏好分析

根據數據顯示,用戶對國外的歌曲喜愛程度非常高,但經常收聽的音樂中,國內的卻占據了64%,Arthur認為這是出于國內用戶接觸到的音樂更多是國內的,而由于版權問題等等,致使國外音樂收聽率低于喜愛程度。隨著行業的逐漸發展,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外音樂引入國內,而用戶也能一飽耳福。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2.25在線音樂用戶付費情況

由數據可知,有57.7%的用戶近一年已經為音樂付過費,也有13%的用戶在未來愿意為音樂付費,這意味著中國用戶對在線音樂的付費習慣已經在逐漸培養了。根據付費原因調查統計,用戶付費主要是為了收聽高品質內容和收聽/下載獨家內容,可見用戶對音樂內容與品質的追求。此外,免流量在線聽歌和追星也是推動用戶付費的動力。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3.競品分析

3.1戰略層

從戰略層來看,三大APP的定位各有不同,且各有其優勢。QQ音樂擁有豐富的版權資源與高品質資源,這對于許多音樂愛好者會是特別大的吸引點。QQ音樂也正在飛速追趕行業龍頭酷狗音樂。反觀網易云音樂,關注點其實更多是小眾音樂,專注于分享與發現音樂,其強大的算法推薦功能也讓用戶津津樂道。但是其發展時間短,曲庫資源相對匱乏,主打的社交功能尚未成型等等原因,也致使其仍需要較長時間來繼續發展完善。酷狗音樂則更多的是酷狗音樂PC端的延伸,但是優勢是明顯的,用戶基數大,知名度高,曲庫豐富,內容豐富,這也是酷狗音樂高居在線音樂類產品首位的原因。

3.2范圍層

功能范圍上,三大APP大同小異,但是在這個異上,正是體現出了各自的特點。QQ音樂在一如其它騰訊系產品,在功能設計上十分體貼用,有簡介模式、個性化定制等以用戶為中心的功能。酷狗音樂功能則相對全面,其能在軟件內K歌是一個亮點。而網易云音樂,則獨具匠心,其不僅在內容上讓小眾音樂群體找到了喜歡的音樂與讓用戶都能聽到高品質音樂,雖然不是無損,但基本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在其強大算法下的精準推薦與私人FM可以說是匠心慢慢的兩個功能,這也是其用戶最喜歡的功能。

3.3盈利模式

顯而易見的是,廣告、會員增值服務、付費下載是在線音樂app主要的盈利模塊,也是大家共通的模式。此外,網易云音樂推出了積分商城,售賣網易云音樂周邊產品和音樂相關產品。酷狗音樂相對特比的是開通了直播功能,也在app內推廣自家的游戲。Arthur認為,移動音樂行業的盈利會越來越可觀,隨著版權化的開展,付費下載與購買數字專輯將會帶來更大的收益。

4.總結

4.1發展前景

Arthur認為,移動音樂行業未來是可期的。社會環境、行業環境與政策環境都正處一個相對良好的境況之下,此外QQ音樂與近年7月正式對外宣布盈利,而隨著“劍網”行動的開展,音樂版權化之后,移動音樂行業的閉環也將形成,盈利也將會更容易。所以,移動音樂行業的未來,各位拭目以待吧!

4.2建議

有好的一面,當然也會有需要改進的地方,Arthur根據各個APP給出一點建議。

1、QQ音樂擁有豐富的音樂曲庫,但并沒有做到像網易云音樂一樣把這些資源精準推薦給用戶,這是很可惜的。此外,從社交出身的騰訊,并沒有好好利用這些龐大的用戶基礎,UGC內容的產出不多,也沒有真正帶動用戶的氛圍。更精準地推薦音樂與建立活躍的音樂社區將會使QQ音樂變得更好。

2、酷狗音樂雖然在早期積累了大量用戶和曲庫資源,但其產品并沒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其產品中帶有的游戲的入口和直播更是讓產品本身顯得臃腫。首頁的廣告內容優化也不夠好,容易引起用戶的反感。優化產品和內容,推送更個性化的內容給用戶,提高活躍度,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才能穩坐榜首呀。

3、網易云音樂最大的缺點在于曲庫不夠豐富,許多歌曲甚至連在線收聽都不行,所以,Arthur認為豐富曲庫資源是網易云音樂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此外,雖然網易云音樂的推薦歌單做得很好,但經常推薦的都是全部同類的歌曲,容易讓用戶產生疲勞,如何加強算法,給用戶一些新意,也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