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110公車上,去參加年會。
12號的時候姨奶奶去世了,剛參加完葬禮回濟南,可是我并不想回憶她,當我攙扶著哭天喊地的奶奶,半拉辦拖的把她從墓地拖出來的時候,我想這周的文章說一下我奶奶。
我奶奶,一個堅強了一輩子的女人。
老奶奶溫文爾雅、知書達禮,生了三個孩子。奶奶、姨奶、還有一個十二歲就夭折的舅爺。奶奶個子高身體壯,能吃能喝能干活;姨奶嬌小柔弱,窩頭吃不了餅子咽不下去,只能哭著干著急。姨奶奶嫁給了姨爺爺,過著繼續被寵的日子。姨爺參加過抗美援朝,完事進京,姨奶奶31歲也跟去了北京,從此過上了更優渥的生活。
奶奶找了爺爺,爺爺威猛高大,身板直,長相更是周正,難得的美男子。爺爺是村里的教書先生,脾氣大的很。奶奶也是倔脾氣的人。兩人常常意見不合,最后不歡而散,離了婚,在奶奶輩只有丈夫戰死最后改嫁的,沒有說因為哪個女人為了追求自我自由而與丈夫離婚的,我奶奶便是一個。
奶奶帶著她生的四個孩子回了娘家,那時候都是掙工分過日子,家家戶戶也都窮,但是奶奶家是更窮。她這種行為必然不會被那些老傳統所理解,何況老頑固們都講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奶奶帶著四個孩子過的很苦很苦。在我爹年輕的時候別人家都吃餅子,奶奶家餅子也沒得吃。
大伯、姑媽、我爸、小叔。奶奶養活他們四個吃了很多苦,他們四個為了生活下去也吃了很多很多苦。姨奶很疼他們,大伯從小便去了北京讀書生活,由姨奶養著,分擔奶奶的生活壓力。小叔后來也去了北京讀書,書沒讀多少,天天干仗泡妞玩自殺,浪遍了北京城,差點把姨爺的小心臟折騰死,小叔只害怕我爹,我爹說一他不敢說二。
姑媽年輕的時候長的就大氣有氣質,黑黑長長的頭發,大高個,濃眉大眼,知書達禮,俊的很。奶奶家沒錢,那時候結婚都是媒婆給說媒,講究的是物質上而不是精神上的門當戶對,最后嫁個了我那矮矮胖胖圓嘟嘟的姑父,姑父人也不錯,現在家庭美滿幸福和諧。
我爸估計也是遺傳了我爺爺的基因,年輕的時候帥的沒天理。我爸和我爺爺一樣也是村里的教書先生,學校門口圍的全是來看他的小姑娘。我爸一下班,姑娘們就手牽手把他圍起來不讓他走,我爸推著他那二八大梁的自行車滿臉通紅不知所措。老爸愛看書,愛寫字,喜歡看孩子,愛給孩子們講故事。鐵漢柔情四個字在我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媽結婚二十五年了,從未自己洗過腳,老爸愛老媽,老媽愛撒嬌,我愛我家。
四個孩子們現在過的都很好。
奶奶這一生為了自己離了婚,為了孩子堅強了一輩子。一個人過了一輩子。
姨奶奶去世的時候,奶奶邊哭邊喊:姐姐,你走了以后我還能找誰說一下心里話。然后我就紅了眼眶。不為姨奶,為了奶奶。
以前我從未想過奶奶這輩子心里受的苦。
姨奶今年86,無病無災,是自然老去了。奶奶今年82,也在慢慢變老,也許我們沒有給老人更多感情上的關愛,然而她為了孩子們活了一輩子。或許我們不應該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養育孩子上,而應該放在關愛老人上,不應該本末倒置。更不應該把關愛老人喊成一句口號,更不應該只用物質來體現。
時間似流水,催促我們長大。當初的人啊,都有了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