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關于技能,會做飯算嗎?至少男人會做飯應該算吧?
早熟如我,我大概十一、二歲就會做飯。至二十多歲爐火純青,婚后登峰造極,跟東方不敗比肩。
吹牛是要上稅的,老婆很快發現了我的技能,在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里,不斷樂此不彼的挖掘我的潛質,把我塑造成一個強大的小強,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經常累得跟騾子一樣。
有二十多年時間我曾經因為沒進入餐飲行兒而糾結,總覺著虧欠了自己這雙手。
其實會做飯,主要是因為自己好吃愛吃。小時候家里條件艱苦,我就總變著法兒的把普通的食材化腐朽為神奇,做出飄香四溢的味道來。
畢竟沒進過藍翔,沒受過職業技能培訓,不會做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等一些正菜,但做幾道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還算拿手,并且一定附帶自己的特色。
居家過日子,早上出去晚上回,一天里就是晚上這頓飯像回事兒(盡管晚上這么吃不太科學)。可是大家都很累,做個四涼八熱不現實,于是我們就發明了混搭。
混搭,就是我的一項技能。
時至今日,我們家所有的食材都能混搭。
青椒、土豆、胡蘿卜、香菇搭土豬肉就能做出一份兒大快朵頤的硬菜,當然不是一起放進去,要講先后順序。蔥姜爆香?土豬肉?香菇?胡蘿卜土豆?青椒,依次放入,利用食材互相影響,快出鍋時最后加入鹽。(我家從不使用味精和色素。)
這么混搭不僅速度快,而且一份菜讓你品嘗五種食材,正可謂五味雜陳。無論色香味還是營養價值,絕對有別于三鮮之類的飯館菜。
隨性做出的菜,最適合隨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