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兒子很小的時候,我給他買了五彩顏料,然后劃出一面墻任他涂鴉。于是興高采烈的寶貝拿著調色板沖進廚房,把白瓷磚畫成了大花臉,不過最后往往都無一例外變成了黑色。
為什么顏料混合之后會呈現出黑色呢?很可惜,因為當時自己沒有太多意識,也沒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一個給予孩子很好引導的機會就這么被我白白浪費掉了。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究竟錯過了多少的學習機會?或許當時并沒有這方面的覺察,因為我們有太多太多要操心要處理的事情了,生活、工作以及來自社會的壓力很大,自我學習和成長往往被隨意擱置一旁,覺得等到以后有時間有精力了再學習也不遲。
可是孩子的成長是如此地迅猛,不僅身體快速發育、生長,心理也同時發生著巨變。我們只能憑肉眼看見物質(身高)的改變,而看不到內在心靈的變化,猶如一堵墻,肉眼無法看透。
如同上面那張圖,我們根據以往的經驗知道色彩混合后會變成黑色(右),卻不知道為什么還會變成白色?因為疏于學習,對很多事物并不能真正了解,如同無法讀懂和理解孩子的內心一樣,孩子莫名的、反復無常的情緒化令家長抓狂。“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叛逆前期進行教育,然后棍棒伺候,導致矛盾激化,最后失去了耐心。氣急敗壞,卻又不愿承認自己的不學習,于是便一味擺出家長的做派來,不僅切斷和關閉了自我學習成長的機會,也阻止了親子間良好的、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
有朋友說知道一個人要讀書,但書讀得越多感覺越自負、清高、驕傲,也有朋友說會越覺得自己不行、無知和愚蠢。對此,伏爾泰如是說:
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自己知道得很多;當你不僅讀書而且思考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其實自己知道得還很少。
相信每一位真正的好媽媽都懂得要用更多的寬容、包容、耐心、信心、欣賞和理解的心態去面對逆反期的孩子,可以說這與讀書和思考是有關系的。曾經我不算是個合格的媽媽,但現在我正在努力學習和改變著。今天,我不會與一個堅持說紅綠藍混合一定得到黑色的朋友爭執,因為學習讓我清楚地知道這個問題的提法本身并不準確,準確的提問還必須加上附加條件:是光的混合還是顏料的混合。我想這也是我持續學習的一個比較大的收獲吧,格局變大了,看世界的那顆騷動浮躁的心變得平靜了很多,少了許多的沖動和爭執,生活中微笑多了,快樂自然也就多了。
如果哪一天你想讓色彩混合后的顏色變成耀眼的亮白色,我愿意為你打開那五彩的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