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在小城的超市里遇到了理查德,與他點頭寒暄過后,我不禁朝他那空空如也得身后望去:
“孩子們呢?”
“哦,與呂玫和她的父母一起在中國。”
“那么,你自己住在新西蘭嗎?”
一絲苦笑爬上了理查德的嘴角:
“是啊,我已經有兩年多都沒有見到呂玫和孩子們了。自從疫情開始以后,我就沒去過中國……”
“那么呂玫和孩子們好嗎?”
理查德無奈地點了點頭:
“呂玫呆在中國的家里照顧孩子們;我在這里的葡萄園里剪枝,在農場里剪羊毛,并將賺來的錢按月寄到中國去……就是沒有疫情,呂玫的父母也不希望孩子們回來;可問題是,上次我去中國看望孩子們時,發現他們已經因聽不懂英文而無法跟我交流了……哎!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
理查德的臉上掛滿了苦笑,我知道這個困擾了他多年的老問題,一直沒能得到圓滿的解決;相反,他與呂玫的婚姻關系,似乎也正在朝著分道揚鑣的道路上發展著……
“……無論怎樣,你已經盡力了……”
我安慰他道。
理查德的中國妻子,呂玫來自于中國北方的某大城市,是家中的獨生女。
她的父母出身于鄉村,后因其父鐵路工人的工作,全家得以告別了鄉村進住到了那一座北方的大城市里。
呂玫說她的頭腦不適合學習;于是高中畢業后的她進了一家商場做起了服務員。
她在那家商場里工作了十幾年,到了婚嫁的年齡,在父母朋友親戚們的介紹撮合下,與一位又一位男士見過面,卻一直無法找到合適的對象結婚成家。
“也許那時我的緣分未到吧……”
在講起了那段經歷的時候,呂玫無可奈何地搖頭苦笑著:“……現在我明白了,我的緣分原來是在離家千里萬里的異國他鄉……這就是命啊!”
她對我說她是在一位親戚的建議下,開始將尋找未來伴侶的目光投向了海外的。
由于不懂英文,呂玫付錢找來了一位正在讀大學的,朋友的孩子;為自己在海外的尋偶的網站上注冊了一個賬戶,并請他幫助搜尋對象,幫助她代寫網絡郵件等。
在一番搜索過后,他們在網上遇到了理查德。
理查德的父母早年離異,父親將房子留給了他那再婚的母親,自己跟著單身的理查德住在由大卡車改裝的大房車里,并跟隨著季節的轉換,做著摘水果,剪羊毛,剪枝除草幫人打理花園等的工作,在新西蘭勉強賺口飯吃。
對于那時的理查德來說,能夠在網上遇到像呂玫這樣的單身女孩子,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幸事;因為以他那無房無地的條件想在新西蘭找個女孩子結婚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而對于年過三十的呂玫來說,找個“老外”;嫁到國外去也猶如夢境般的充滿了浪漫的色彩……
于是,在他們認識的不久后,理查德在父親地陪同下去了中國與呂玫相親;雖然兩人的語言不通,但是彼此身份背景的巨大差異讓彼此都感到新鮮與神秘。于是二人很快便墜入了愛河,訂下了終身。
在遞交的簽證申請被新西蘭移民局數次駁回后,理查德回到了中國,按照移民局的要求與呂玫共同生活了一年后,終于換來了呂玫來新西蘭的簽證。
來新后的生活,遠沒有呂玫想像中的那么絢麗多彩。
她發現自己如吉普賽人一般與理查德和他的父親擠住在在那一輛房車里,穿行與新西蘭南北島之間打著季節工。日子過得雖然辛苦,但是在愛情的感召下,她咬著牙做著從前在家里時沒有做過的體力活。不幸的是,這種居無定所打工生活,使懷孕四個月的她不幸流產,失去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呂玫的父母在聽到消息后從國內趕來看望她,這才發現女兒在海外的生活遠沒有他們想像的那么美好。
心痛女兒的父母于是將自己在國內的一套房子賣掉,為呂玫買下了一個小賣店的生意;一家人終于賣掉了“大房車”,擠住在了小店的房子里。
失去了國內房產的呂玫的父母變得無家可歸,再加上呂玫的再次懷孕;讓她的父母做出了無論如何都得留在新西蘭女兒身邊的決定。
幸運的是,當年新西蘭較為寬松移民政策因呂玫是獨生女的原因而批準了她父母的移民申請。
幾年后,呂玫成為了兩個孩子的媽媽。可是在這個皆大歡喜的局面之下,她的家庭矛盾卻在日常的摩擦中與日俱增著。
呂玫的父母開始看不起這個無房無地無錢的“洋女婿”;卻又因語言障礙而不得不依賴著他,艱苦地支撐著小店的生意。
而老實巴交的理查德卻發現在那樣的家庭結構中,自己正在逐漸失去了對一對兒女的教育和監護權益:他的一雙兒女被呂玫的父母緊緊地看護著;到了孩子們上學的年齡時,呂玫的父母做出了讓呂玫帶著孩子與他們老兩口一起回中國的決定。
他們賣掉了小賣店的生意,在小城的新區里買下了一棟房子讓理查德居住留守,呂玫則帶著孩子們與父母一起在國內定居了下來。
“那么,呂玫在中國有工作嗎?”
我曾經好奇地問理查德道。
“沒有,她的生活費來自于我在這里打工賺的錢;我也會盡量地攢錢飛到中國去看望他們……想孩子們……”
理查德無奈地笑了笑,一絲悲哀浮上了他的嘴角:
“那今后孩子們還會回到新西蘭來嗎?”
“他們是新西蘭公民;應該會回來的吧?”
理查德不確定地反問道,眼中跳躍著的希望之火在瞬間燃起,又很快地消失了。
“我真希望我的孩子們也能像你的兩個女兒一樣,能說兩種語言……”他默默地說道。
我無語。
確切地說,我對于理查德作為一名丈夫和父親,卻無法守候在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們身邊的處境而深感同情著,也深深地理解著他的困惑……
我想對他說:未來如海上行船。雖然風帆已揚起,可在確定了航行的方向以后,還得把好自己手中的舵盤;風再大浪再急,也得努力地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行走。有這樣的堅持與努力才能最終到達希望的目的地啊。
我望著他走出超市的孤獨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感慨;但愿他與呂玫和孩子們能夠早日團圓;但愿親情與愛,能夠驅逐他心中的那一些困惑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