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名影星在家中自殺離世,再次讓抑郁癥進入大眾視野,演藝明星、政府官員因抑郁癥自殺的新聞常有報道,但普通老百姓因抑郁癥自殺的只會更多。
以前看到這樣的新聞或聽到周圍傳來這樣的消息,都會有些不解,他們為什么會舍棄家人、舍棄未來走上絕路呢?但深入了解后就會發現,對于有嚴重抑郁癥的人來說,結束生命不是絕路而是解脫。
有抑郁癥的人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
好像對任何事情都看透了,提不起丁點興趣。
其他人不經意的一個舉動、一句話都有可能讓自己受到刺激。
失眠、半夜驚醒把自己折磨的快要崩潰。
腦袋里好像有一塊石頭,壓得抬不起頭來。
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很累很痛苦,連開口說話都變成了一種負擔。
努力的想要自己好起來,但不管怎么努力都是徒勞。
仿佛這個世界跟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感覺自己活在另一個世界。
內心深處總是散發著自己活著已毫無價值的絕望。
……
對于抑郁癥帶來的痛苦,正常人很難感同身受,內心中像幽靈一樣存在的“一死求解脫”的念頭更是無法想象。無論如何,當我們面對有抑郁癥的人,少些形式上的安慰,多些關心、多些理解、多些陪伴就是對他(她)們最好的支持。
什么樣的情況下容易患上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復雜的疾病,并不是想不開那么簡單,從學術上來解釋就是腦細胞神經遞質功能紊亂,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情緒,并產生各種生理癥狀,心里和生理相互作用形成惡性循環。
抑郁癥一般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跟負面情緒的積累以及壓力有很大的關系,比如失戀、家庭變故、工作不順心,社會因素也不可忽視,比如各種負面新聞、與陌生人的不愉快等。如果發現自己情緒低落、不開心、憂慮,還是要想辦法排解,盡快走出低谷。
抑郁也不總是因情緒而起,也許只是因為遺傳基因,就像其他的先天性疾病一樣,只是在某個時間點給觸發了,由此產生了生理上和心里上的變化。
不可忽視的童年
抑郁的產生跟童年的成長經歷也有關聯,童年期的心理創傷或長期的心理壓抑都會增加抑郁幾率,有抑郁癥患者就這樣說“因為與父母的觀念沖突導致重度抑郁”,“真的,我的病根就是從小埋下來的,我現在真的好恨他們”。
我們傳統的教育孩子的觀念都不會鼓勵孩子表現真實的自我,總是按自己的意愿或世俗意識來要求孩子,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感受,孩子也只能壓抑著真實的自我來迎合父母的意愿,很多孩子長大后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歡什么。
有研究表明,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父母能傾聽孩子的聲音、尊重孩子的感受、接受孩子不完美的表現、支持孩子看起來與學習不相關的興趣,孩子長大后患上抑郁癥的幾率要小很多。
抑郁不可怕但要正確對待
抑郁情緒很多人都有過,大部分人都能跳出來,并不會認為有什么不正常,滑向抑郁癥的人很多的也只是輕度,只要積極治療,康復幾率很高,雖然如此,抑郁癥的危害還是要有足夠的重視,正確對待,畢竟,健康的活著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