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看得懂的名詞解釋
看《菜場經濟學》,是輕松又痛苦的閱讀體驗。
輕松的是他的調子,全然沒有經濟學類書籍的晦澀,它清晰、直白、直指人心。從貨幣、樓市和實體經濟三個維度,用簡單易懂的邏輯和道理,輕松道出經濟學的本質和真相。
痛苦的就是這個本質和真相。
他最出名的句子,第一句是“一印解千愁”。第二句是“京滬永遠漲”。
2009年的4萬億,你還有沒有印象?
房地產迎來飛速的發展,傻大粗黑的磚頭水泥鋼鐵玻璃一飛沖天,所有跟基建相關的行業,全部紅得發燙。我的一個閨蜜抓住了鋼鐵,倒騰下來,成了富婆。
其他行業,則因為人工成本的激增,雪上加霜。
每一次人民幣大印鈔,結果都只有一個——房地產笑,出口業哭。
那不印行不行,貌似也不行,浩浩蕩蕩大失業所帶來的后果,是不能承擔的。1998年大下崗的陣痛,誰也承受不起。印錢,維持就業,別無選擇。
印,就是放棄制造業,不印,就是放棄就業率。
這場盛宴,誰吃了虧?城市普通人的存款。
回頭來看,4萬億,徹底改變了社會各階層關系和發展方向。
很絕望,對不對?
還有更甚。
泡沫匯率,尷尬的外匯儲備,扭曲的利率……
他說,西方貨幣學看了很多,可是在我們這里是沒有用的。
西方貨幣政策的核心是價格調控,就是利率。但是我們這里,國企根本不關心利率,上漲10%,對他們毫無影響。下跌10%,更會發瘋來搶。
如果利率市場化,高價者得,誰能出高價取得資金?地方政府,大國企,樓市。
金融的根本意義是為實體經濟配置資源,在識別風險和機會的過程中,促進實體經濟更好的發展。但現實是,理財市場混亂,天量資金流入國企和房地產,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銀行坐收高利潤,金融改革,困難重重。
但是你放心,中國沒有產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一印解千愁。
我們每年的貨幣增加多少數量,是依據什么?這始終也永遠是最大的謎。
大印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