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的小學要開學了,一年級開始招新生,學校的大門還沒有打開,門口密密麻麻的站滿了滿懷希望的家長和頑皮的孩子。
我,一個三十多歲的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也帶著靦腆的兒子來了。
大鐵門終于打開了,人們一擁而進,雜亂,喧囂,一年級的教室像菜市場一樣熱鬧。我和兒子都是喜歡安靜的人,只遠遠的站著。
擁擠的人群慢慢散去,終于輪到我們了。
可是兒子卻被那個笑起來很溫柔的女班主任拒之門外,理由是兒子戶口本上的年齡比入學年齡小了兩個月。可在教室里我明明看到了校長那個才四歲的兒子正流著鼻涕和他的同桌打鬧,看著班主任那不溫不火的笑容和她那冠冕堂皇的推辭,憤怒的情緒讓我熱血沸騰,不再低聲下氣的去和她溝通,拉著兒子走出了教室。
這是學校嗎?!哪里還有凈土?!
我的兒子,在這一年,在他初入社會的這第一次人生經歷,就讓他看到了他最不該看到的東西。
兒子眼巴巴的看著校長的兒子因為有一個當校長的爹就能上學,可我們就該被人言之鑿鑿的拒絕。學校,這知識的殿堂,給我的兒子上了多么生動的一課。
本來就內向的兒子更加不愛說話,我心有不甘:我的兒子怎么辦?再等一年不是問題,可傷害的陰影會永遠的封存在兒子稚嫩的心里,可能一生都將揮之不去,作為一個疼愛兒子的母親,我要為兒子爭取一個公平的機會!
后經多方交涉,學校同意收下兒子,可那已是在開學大概十天左右了吧。學校只能給我們提供語文和數學的課本兒,練習冊必須要自己買。不管怎么樣,我們勝利了,這就是良好的開端。
兒子就要去上學了,他開心的對我說:媽,我會好好學,我會聽你的話!撫摸著兒子的小腦袋,我把他摟在了懷里。
把兒子送進了學校,我就開始四處奔波,去買練習冊。
礦區的小書店,縣城的大書店,轉了兩天,一無所獲。看著兒子焦急的眼神兒,我都要愁死了:本來就已經晚了,如果再買不到練習冊,會耽誤孩子學習的!我端著飯碗在想,我躺在床上在想,終于讓我想到了一個笨辦法。
我要給兒子抄兩本練習冊。
找出家里以前買的那種白紙本子,去鄰居小孩兒那里借來他們的練習冊(晚上或星期天借,白天還給人家,不能耽誤了別人學習)。就這樣,我開始為兒子抄書,緊張而又激動。我只上過小學,字寫得不好,我就一筆一劃,慢慢的寫,慢慢的抄,一定要工工整整,不能有一個錯別字。練習冊上有好多圖案,不會畫畫兒,我就把白紙蒙在書上臨摹,盡量弄得好看一點兒。兩本練習冊,放在一起,也算是很厚了,我常常從吃過晚飯開始,要一直抄到天亮。困了就用涼水洗洗臉,坐得腰酸背痛,但我不能停,我要和時間賽跑,跟不公平抗爭,要給兒子做一個榜樣!
終于,熬了十多個夜晚,兩本練習冊被我抄完了。雖然很累,但我真的很開心!
用雜志封面當書皮兒,再找來針線裝訂好,兩本不怎么好看卻融入了我的心血和希望的練習冊做好了。交到兒子手里,我長長的吐了一口氣,兒子終于有了自己的練習冊,我也終于找回了我們的尊嚴。
兒子也沒有讓我失望,成績名次總是排年級前三名。
后來去學校開家長會,那個笑起來很溫柔的女班主任看到我,滿眼都是敬佩,她在家長會上講了我給兒子抄書的事,家長們報以熱烈的掌聲。我看到臺下的兒子是一臉的自豪。
事情已經過去了十多年,那本手抄的數學練習冊還被我像寶貝一樣的珍藏著(語文練習冊因多種原因遺失了,有些遺憾)。每每看到它,就會有一種暖暖的東西在心里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