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到一位老師與一位陌生家長在聊天,兩個人的聊天感覺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于是將這個對話做了一個簡單的回顧,記載如下,看后您會有怎樣的感受?又有怎樣的收獲呢?
家長:您是老師啊!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聽說本溪有個什么學校挺好的,得花多少錢才能去上啊?值不值得呢?
老師:恩,這個我不太清楚,應該是通過考試錄取的吧。您孩子現在有多大了?
家長:我兒子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
老師:快上中學了呀。
家長:是啊!也不知道他能考上哪個中學,咋也得讓孩子試一試啊!將來還得考個大學啊!
老師:是啊!上了普通高中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考上大學,其差別就在于考上的是哪一類的大學而已,我認為孩子知道遵紀守法,并且身心健康尤為重要。
家長:是啊!
老師:現在國家也特別重視職業教育,只要孩子有一技之長就行。職業教育也有大專和本科,也是挺好的出路。
家長:也是哈!孩子有一個專長,學會一門技術也是很重要哈!
教師:我認為孩子在家也要和家長一起做家務,家長可不能慣著孩子。堅持每天鍛煉身體,擁有健康的體魄,既跑得快,也游得快,一旦遇到危險的時候,孩子能積極應對困難,爭取活著的機會。
家長:對呀!我兒子有點胖,早上我就讓他跑步鍛煉,他爸對他要求挺嚴格,有時候態度有些嚴厲,我下班回家的時候,孩子的作業基本都寫完了。
老師:您有和孩子對話的時候嗎?
家長: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比較少。
老師:我建議您有時間的時候多和孩子對話,注意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的情況,孩子每一天的心情怎么樣很重要。
家長:挺有道理的,有時候孩子的爸爸對孩子很嚴格,我兒子挺怕他爸爸的。
老師:家長對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可以嚴格要求孩子,但是要學會“和善而堅定”,遵守規則,對孩子大發雷霆,或者非打即罵地對待孩子對孩子都很有傷害。
家長:是哈!孩子大了,真得注意點方法。以前從來也沒有想過這些。
老師:我問您一個問題,做飯的時候,說過這樣的話嗎——“兒子,想吃什么啊?媽媽給你做。”
家長:說過啊!兒子有時候會回答說想吃肉。我就會說中午都吃過了,你這么胖,就不做肉了,咱們做點清淡的吧。兒子有時候還會說吃什么都行。
老師:您發現您和孩子對話的問題了嗎?
家長:什么問題呢?
老師:您主動征求孩子的意見吃什么的時候,孩子的回答說想吃肉,緊接著您對兒子說中午都吃過了,你這么胖,就不做肉了,咱們做點清淡的吧。兒子聽后是不是很失望啊?您是不是感覺孩子的答法不是您的心里的答案,于是否定了孩子的想法,與其如此,您還不如直接說媽媽今晚做點清淡的。
家長:是啊!您不說我還沒有發現我的問題,太謝謝您了!今天真是太有收獲了,謝謝您!
老師:不客氣,希望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