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說:秦宣(第1-3章)

一 ? ?白衣童子

湖水清澈,水中游魚見到秦宣來了,紛紛聚到他的倒影處。

小小少年手里拿了一只小缽,另一只手伸到缽里捏出幾顆剔透晶瑩的珠子放到湖水里,珠子遇水化成一串串翠綠的草粒,在透明的湖水里清晰可見。游魚很快把草粒吃光,繞著秦宣的倒影游了一圈,擺擺尾巴往湖心深處游去。

秦宣立于岸邊看游魚遠去,目光落在天邊,半面天空堆疊了團團云彩,大片祥云朝這邊移來。云峰間劍光一閃,一道白影踏劍而來。晴空烈日下看不清來人的容貌裝束,只見人影身形挺拔,袍袖翻飛,足底長劍銀光閃閃。霎那間云山變得比日光還璀璨。

秦宣心里咯噔一下,好大排場,來人必是青陽無疑,這位仙尊看著像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可地位尊崇,性子嘛,卻有些不好說。秦宣轉身想走,奈何云來得太快,已經走不脫了。

青陽踏在流云訣上降下云頭,遠遠看見湖邊草地上立了個小童子,約莫十歲,一身白衣,頭發束起一半,余下的披散肩頭漆黑如墨,待到近處,看清童子手里的缽,忍不住嘆:“兩百年了,鶴鳴山還在喂魚!”又笑問秦宣:“可曾看到魚精?”

秦宣噎了一瞬,道:“……不曾。”說著,伸出手臂對青陽做了個引路的姿勢:“仙尊請這邊走。真人今日講道,再有半個時辰就好了。”說完轉身帶頭走上了山路。

青陽早收了劍,搖著折扇跟在后面,看小童子潔白背影小小身量,步伐輕靈,素衣帶風,動靜之間竟隱隱流露出冰雪般的清冷,倒比自己更像仙門弟子,忍不住逗他:“我在你這個年紀哪有點正形,成日翻天,差點沒把我師父的道宮拆了。你這么個天生修道的好苗子,還沒有拜在真人門下?”

秦宣步子頓了下,側身低頭恭敬答:“資質愚鈍,不敢辱沒仙門。”

青陽聞言眉頭微提。秦宣低著頭,看不到他的表情,只見他轉過身,繼續走在前面帶路。

一路上松濤陣陣,如泣如訴。

太清宮內,太乙真人與青陽相對而坐,青陽道:“適才真人所講南華經,隱山之旨,何樂乎?”太乙真人輕捻胡須,微笑作答:“善隱山者,不知其隱山之樂,知隱山之樂者,鳥必擇木,魚必擇水也。夫山中之人,其所樂者,不在乎山之樂,蓋其心之樂,而樂乎山者,心境一如也。”青陽點頭嘆:“紅塵多少事,不到白云中。”

白衣小童侍立一旁,煮水洗茶,沖泡分杯,動作流暢如行云流水。奉茶之后,低頭鞠躬,后退出屋。

待他走遠,青陽方道:“這個孩子資質極好,真人自哪吒之后再不收徒了嗎?”

太乙真人輕啄一口茶水,放下茶盞道:“秦宣嘛,確是仙門根骨。讓給你收,你會教?”

青陽刷一下打開折扇:“我若肯教徒兒,求道的人只怕把我那山門都給踏平了。”

太乙真人笑起來:“少誤人子弟,你若能折扇收了換拂塵,才有個樣子。”

青陽得意的扇扇折扇:“不換,我的本事,別人學不來。”說著似乎閃過一念,嘩一下收了折扇:“莫不是這孩子……”

太乙真人截斷他的話:“前一陣秦宣父親來信說這幾日要上山接他回家。臨川先生在這里借宿攻讀時,秦宣拜了他做老師,這次回去參加科考,應該會多有助益。”

青陽沉默,半響道:“人生酬業,世間因緣如此可嘆。只是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難。”太乙真人搖頭:“寧可執著有,不可執著空。夫無不可以無名,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極,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

青陽何等通透,只一瞬就明白了,點頭道:“多少人落入了頑空里去。”太乙真人道:“秦宣這個年紀入道,頑愚一些的無妨,反倒是他這樣資質的,入道太早未必好,去紅塵中磨礪磨礪更好些。”

青陽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笑起來:“我小時候就是頑劣的,待在道觀里就夠磨了。”

太乙真人也想起青陽小時候,開懷大笑:“你師父那時候常常念叨不知道是磨礪你還是磨礪他啊!”



二 ? 前程似錦

秦宣午睡醒來,清風從敞開的窗戶吹入,帶著窗外河面上船槳劃水聲和木頭吱呀聲。江南水鄉,房子修在河道兩邊,墻外就是河水。秦宣想起來這是在家里,他坐起來,看看妹妹的小床,秦小妹正睡的香。

秦宣下樓走到院中,院子不大,收拾的干凈整潔,院中有棵大桂花樹,樹冠蔥榮蓋住大半個院子。樹下放了桌椅。秦宣在桌前坐下溫習功課。

因為老師臨川先生謝寧的關系,他隨父親下山后就進了白鹿書院,取字洛歌。三年時光,白鷺書院秦洛歌才名遠播,終不負謝先生師名。

今年春闈臨川先生中了進士,借老師蔭蔽,秦家為秦宣爭取到參加遺才試的資格,補上了山中耽誤的幾年。

鄉試在即,秦宣自然更加用功。書院放假,回到家中也不松懈。

桂花樹葉在頭頂沙沙作響,樹影在書頁上搖動。時值夏末,尚未立秋,幾場雨后滿樹金桂竟都開了,清風帶著桂花香吹得人精神舒爽。

秦宣深呼吸,覺得通體舒泰,在鶴鳴山時,他住的小房間旁邊也有棵桂花樹,枕著桂花香入眠,整個秋天都是香的。

山中歲月就這樣跟著花香又來到眼前,秦宣在任何人面前都沒有流露過他有多么喜歡生活在山里,他深知爹娘不易,有心為秦家重振家業,終究要回家讀書,留山林入仙門,不是他的路。

幾朵桂花落到書頁上,秦宣眼睛落到字上:“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他拿起書將桂花輕輕倒在桌子右上角。“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桂花香里,白鹿書院學子秦洛歌心無旁騖的讀起書來。

“吱呀”一聲,院門開了,蕓娘提了菜籃推門進來。秦宣忙站起身喊“娘”,緊走兩步把娘手里的菜籃接過,拿進廚房。

蕓娘問秦宣:“妹妹醒了嗎?”

秦宣:“沒有,正睡得香呢。娘什么時候出門的?”

蕓娘:“你們兄妹倆睡下不久,隔壁嬸娘說她鄉下親戚送了新鮮菱角和蓮藕來,讓我去拿。菱角清水煮了就好。蓮藕你想怎么吃?”

秦宣:“娘做桂花藕好嗎?”

蕓娘笑:“好,就用院子里的桂花,你去摘點來。”

秦宣走到樹下抬頭仔細看,桂花雖小,勝在開的繁盛,伸直手臂就能捏到一簇。當年的小童子如今身形拔高,稚嫩褪去,顯現出少年人的挺拔俊逸。很快摘了半碗。

蕓娘在廚房里已經將藕孔洗凈,近藕節處切下一小塊做蓋子,拿洗凈控干水分的糯米填入藕孔,裝滿糯米后蓋好蓋子插上竹簽固定住,放入鍋中加水煮。蕓娘回頭看見秦宣拿了桂花進廚房,接過碗看看:“這些夠了,你溫書吧。”扶著背把兒子推出了廚房。回身將桂花淘凈,加紅糖一起放入鍋中小火慢燉。

三 ? 中秋佳節

轉眼一年就過去了,秦宣去年參加秋闈雖未中舉,但可以考選升入京師國子監讀書,以他這個年紀,在當地算出類拔萃佼佼者了。只是秦宣不愿入京,一是家里其實負擔不起這份花銷,二是下次秋闈他更有幾分把握了。

這年中秋,秦家小院格外歡喜,一家四口聚的齊齊整整,這幾年還是第一次。

往年中秋,秦宣父親秦思齊要在縣衙值夜,雖然離家不遠,可不敢擅離職守回家團聚,秦宣要么在山里要么在書院,好多年沒有在家過過中秋。蕓娘帶了女兒在家冷冷清清,拜了月亮就早早睡了。等秦思齊第二日下值,八月十六日才賞月吃餅,終不如今年秦宣也在,一家人總算團聚。

秦思齊今日能在家過節,因為不久前他被調任管糧馬的戶房當差,依然沒有品級,可是比以前做雜事衙役好多了。

蕓娘高興,早一個月就準備起中秋應節的吃食。

酒糟拌鹽和花雕裹了洗凈晾干滾了鹽花的鴨蛋裝壇,紗布包了酒糟封緊壇口,一個月后開封煮熟,晚上賞月的時候剝開皮就鮮香撲鼻。

采了桂花用糖及酸梅腌制成桂漿。預備中秋那天酒后食糖芋頭時澆漿。

秋季豐收,入秋之后就有尖頭小船載了時鮮蔬果從房后小河劃過,沿河叫賣。蕓娘在廚房窗口叫住小船,開了廚房后門,門前石階走下幾步就買了。秦宣家這邊房子修的高,往年河水在七八級臺階下,今年雨水多,水漫上來,蕓娘走下三級臺階就可以買到菜提回家,今年買的菜多,少走兩步更方便。

中秋這天早上,收拾了早飯的碗筷,蕓娘就在廚房里忙開了。

五花肉剁細加入蔥姜蒜黃酒拌勻。

分出一半入鍋炒熟后加入焯過調好味的馬蘭頭香干碎和花生米碎,加香油、白砂糖、鹽、幾滴生抽拌勻。雞蛋和海苔分別卷起切塊,擺出來就是江南四喜卷。

藕擦成末,擠出的藕汁做個藕粉小圓子,澆上一勺桂花蜜,就是道小點心。藕末加調好味的肉餡兒拌入花椒水和雞蛋液加料酒,鹽,淀粉,獅子頭太膩,減了一半肉餡兒,做個紅燒藕圓。油鍋里炸成金黃色,放入醬油八角蔥段水里燒至收汁。

剩下的肉餡兒拿藕片夾好裹上粉漿油炸就是外酥里嫩的藕盒兒。

油燜蝦里加了一勺糖,吃不出甜味,勾出了蝦的鮮味兒。

撈出腌好的香糟毛豆海帶絲,糟鵝,醉螃蟹,釀了桂花鴨。

再拿新鮮豆腐做個咸蛋黃蛤蜊豆腐羹。

用千張皮包上鮮豬肉、開洋、干貝、筍衣、熟芝麻、鹽、黃酒等配制成的餡心,入骨頭湯中煮熟,做個千張包湯。一頓中秋晚飯就做得了。

荷葉準備好了,本來想做荷葉粉蒸肉的,看看菜太多,忍了手,留著明天做也一樣。蕓娘心里又歡喜又酸楚,兒子回來,想做的菜那么多,只盼他天天守在跟前,又怕耽誤他的大好前程。

晚上賞月,一家人吃的點心也很豐盛。

除了準備晚飯時順手做的澆桂漿的糖芋頭,藕粉小圓子和藕盒兒外,還有熬的粉糯的百合湯放了冬瓜糖。加上之前做好的糍飯糕,和用綠豆薄荷做餡兒的薄荷糕,糕色淡綠,清甜涼爽,香味清新,本是消暑佳品,中秋吃有點跟不上時令,可是秦宣喜歡,雖然沒有說過,做母親的看在眼里,盡力置辦。

江南的月餅皮酥餡兒大,秦宣兄妹都不愛,蕓娘特意做了南瓜泥月餅,南瓜去皮去瓤,直接放入鋪了屜布的蒸屜上,大火蒸至軟爛,取出攪拌均勻后倒入炒鍋中不停翻炒,其間加入油糖,分次加入澄粉,一直炒至軟糯粘稠。涼后會變得稍微干硬一些。然后搓成球,打上月餅印即成。

秦宣晚飯時陪父親飲酒吃菜,每道菜他都吃了,每個菜的滋味他都深深記住了,看爹娘笑臉,小妹可愛,覺得人生此刻幸福至極。

賞月吃餅時,秦宣已經吃不下什么東西了,體諒母親的心,又吃了塊薄荷糕。秦小妹喜歡南瓜泥月餅,吃了好些。人小熬不住,很快就哈欠連連,蕓娘怕她撐著,哄她吃了顆大山楂丸才帶她去睡。

院子里父子對坐,秦宣問起父親在衙門里換到戶房做事如何,秦思齊說:“到了戶房做事家里的糧食可以不用愁了,可是庫房里的糧好像不對。我剛去不久,沒有仔細核對,大面上看已經少了好些。”

秦宣問:“父親是想清點庫糧?”

秦思齊點頭:“既然在那里做事,總要心里有數才行。這幾年風調雨順庫糧還少了,要是災年可不得了。今年夏末雨水就多起來,我們房后的河水漲起好些。不知道冬天會不會打饑荒呢。”

秦宣沉吟片刻道:“一般人不敢動縣衙庫存的糧食,此事必然牽涉極深,萬萬不可對他人說起,父親暗中清點需小心,切莫驚動了人。待父親查明情況再看如何辦好。”

蕓娘哄了女兒睡著,去廚房端了百合湯來,問秦宣:“澆桂漿嗎?”秦宣搖頭:“娘下了冬瓜糖就夠甜了。”蕓娘笑:“這口味是越來越淡了。”

秦宣笑瞇瞇的接過碗,拉蕓娘坐下:“什么叫無微不至,我娘就是。”

蕓娘聽了十分開心,看兒子低頭喝湯,對秦思齊說:“這幾日隔壁嬸娘和巷口二嫂都來過,來看妹妹。”

秦思齊皺眉:“蘭姐兒還小啊,怎么就來相看了?”

蕓娘:“六歲不小了,有那肚子里就定下的才叫小呢。只是她們來的太巧了,宣哥兒有出息,你在衙門里又和往年不同了。我看她們是想趕著宣哥兒考中之前把親事定下來。”

秦思齊笑起來:“怎么不直接來說哥兒,卻繞著彎兒看姐兒。”

蕓娘白他一眼:“怎么沒有,借著看蘭姐兒的名頭問了宣哥兒啦。”

秦思齊說:“宣哥兒的親事不急,過幾年再說。”

蕓娘:“我知道,只是街坊鄰居的,這樣的事以后還會再有,要回絕也得軟和些,支個臺階讓人下啊。”

秦思齊看看兒子,秦宣坐在旁邊安安靜靜沒吭聲。秦思齊問:“你老師可曾提起過你的親事?”

秦宣:“恩師說若是爹娘沒有尋到滿意的,可以等下一科考了再議。”

秦思齊點頭,對蕓娘說:“這樣答很好,就說宣哥兒老師有話,不叫他分心,等秋闈后再說。”

蕓娘嘆:“說起來你在縣衙里能有這樣好的轉機,也是托了先生的福。不然你方正呆板又不會弄權,靠了那點薄薪勉強糊口,一個雜事衙役,去戶房這么好的事一輩子都輪不上。要不是宣哥兒回家了,蘭姐兒長這么大從來沒有人問過……”說著有點傷感。

秦宣扶著娘的肩頭好言勸慰:“父親方正不弄權是好事啊娘,托了爹娘的福,你們教的好我才能有出息,妹妹也會嫁得好的。”

月光灑在院子里,輕紗一樣溫柔的籠罩著一家人,連頭頂的桂花樹也不忍心遮住這一地光輝。

在這多風多雨的秋天,中秋這晚難得晴朗,月亮很大很亮,掛在院墻頭,潔白蒼涼,黑黑的夜空看不到星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247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20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36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0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41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9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87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62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60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56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55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77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69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7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89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89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16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