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直都在追《情滿四合院》,傻柱的善良,豪爽,硬漢的形象深深地吸引著我,雖然他只是一個廚子,但是這樣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男人依然打動了我。
傻柱和秦淮如的感情也來之不易,就在他們守得云開見月明的時候,忽然殺出個程咬金來,婁曉娥帶著兒子從香港來找他,半生沒有孩子的傻柱,忽然得到一個自己的親生兒子,喜悅之情不言而喻,但是有喜有憂,面對兩個女人的真心告白,他又將如何做出取舍來呢?此時的他一定是矛盾的,又是糾結的。
在我看來,他現在面臨的選擇就是最好的,和最適合的,到底該選誰的問題。
婁曉娥,是最好的的代表。她家境條件好,能拿的出幾百萬給傻柱投資開一個飯館,還是香港的大學生,懂管理,做事也講道理,曾經在秦淮如那么困難的時候也默默地幫助過別人,還有聾老太太,所以從道德品質上來說也是不錯的。還有現在的婁曉娥打扮時尚,看著年輕漂亮又有氣質氣場,整個就是自帶光環的港姐。最重要的,是她是傻柱的初戀,第一個女人,還是傻柱孩子的母親。光是這些條件,足夠讓任何一個人做出毫不猶豫的選擇。
所以面對婁曉娥的時候,傻柱猶豫了,徘徊了,他也在做著思想的斗爭。雖然傻柱是作者構思出來的人物,最后的選擇一定不是崇尚金錢貌美,但是人家兩個人也是有感情基礎的,所以傻柱選擇婁曉娥也是無可厚非的。而且所有人都覺得如果傻柱選擇了婁曉娥似乎都能夠理解,如果所有人都覺得你的選擇是對的時候,你選的就一定對么?
他在考慮,他在猶豫,他在權衡,哪一個更加適合自己?他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他幸福的源泉是什么?
秦淮如,仨孩子的母親,帶著一個婆婆,窮的叮當響,雖然年輕的時候漂亮,但畢竟風光不再了,她為了幾個饅頭不惜陪笑臉,讓工友揩油,她有她的無奈,她也有她的心酸,但是傻柱是她的期待,是她的天和地,他給了她物質所需,又給了她精神依靠。傻柱,她如果離開了傻柱,就像我們形容的,跟天塌了沒什么區別。
當然,秦淮如自己也說了,自己離開傻柱也不是生活不下去,但是十幾年的感情也不是說分開就分開的,傻柱的內心其實一直都是偏向秦淮如這邊的,因為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提過離婚,也許他的內心不是沒有想過,甚至,在秦淮如主動提出來之后,他也試圖想要這么做了。
他權衡自己跟婁曉娥的關系,現在今非昔比,他看婁曉娥,有一種自卑感,畢竟他就是一個廚師,別無所長,在秦淮如面前,他無所不能,一家老小都靠他,他有一種極大的滿足感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感,而在婁曉娥那里,他什么都不是,甚至,婁曉娥還試圖要改造他,最直接的就是想要讓他見世面,改變思維,然后做更大的事業,他就是一個廚子,隨心所欲的廚子,做什么事情都是憑著心情,而不是那種雄才偉略,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所以他的抱負沒有那么大。
所以,傻柱最后想明白一件事:他和婁曉娥不是一路人,在一塊根本不會幸福的。
他就想簡簡單單地做個廚子,做個好菜,讓大家認可,做秦淮如的丈夫,做他的依靠,做孩子們的傻爸,享受孩子們對他的依賴,做老人的照顧者,做他們的后盾,做這些,讓他內心踏實,他就是需要做這樣一個被需要的人。
在婁曉娥那里,沒有這種感覺,人不能只靠別人眼中的合適過活。所以傻柱面對最好的和最適合的,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如果有一個最好的和一個最適合的同時都喜歡上了你,你該做何選擇呢?
相信很多人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會不知所措。
因為我們窮其一生不都是在追求一個良人相伴么?現在最好的出現在了我的面前,按理說不該猶豫,不該彷徨,應該緊緊地握住屬于自己的幸福。
但是我們要搞清楚:良人不是指最好的那個,而是最適合自己的那個。
所以,即便是再好,不適合自己也要當斷就斷。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