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呼吸到臍,壽與天齊。”也就是說,如果呼吸可以深到肚臍的話,人的壽命也會隨之而延長,這種深長的腹式呼吸法對養生有著積極的作用。到底,腹式呼吸法為何能夠發揮如此神奇的作用?老人在練習腹式呼吸法時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帶著以上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專家:腹式呼吸通氣量更大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肺康復科、睡眠醫學科主任劉建博表示,人在正常情況下有兩種呼吸模式,分別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主要是依靠肋間肌的收縮來帶動胸廓,從而牽動肺部而進行的呼吸。腹式呼吸指以隔肌的上下運動來擴大和縮小胸腔為主,肋間肌運動為輔而進行的呼吸。
“兩者相比而言,腹式呼吸能達到更大通氣量,使呼吸更加高效和輕松。對于老年人而言,學會腹式呼吸能延緩呼吸功能下降,保證組織充足供氧。”劉建博說。
延緩肺活量下降老人進行腹式呼吸時,由于隔肌上下活動范圍加大,胸腔容積得到最大范圍的擴展和回縮。腹式呼吸一次10~15秒,能吸入1000~1500毫升空氣,最大限度地利用肺組織,使中下肺葉的肺泡在換氣中得到健康的鍛煉。這樣不但改善了肺部的血液循環,還可保持肺部的良好彈性,延緩肺活量的下降。
另外,腹式呼吸可幫助放松因長期胸式呼吸造成的肋間肌和呼吸副肌緊張,使胸廓活動正常。肺功能的增強,無形中增強了肺部免疫細胞對塵埃和病菌的吞噬和清除能力,有效地預防多種肺部疾病的發生。
預防慢性疾病大腹便便的“將軍肚”是孕育多種代謝性疾病的溫床,如老人能堅持做腹式呼吸運動,隨著腹部凸出及縮回的節奏,可使腹肌得到有效的鍛煉,消除堆積在腹部皮下的脂肪,改善體內的脂質代謝。
劉建博表示,老人長期堅持練習呼吸法,可起到防治血脂異常、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作用。
增固肺氣,抵抗感冒中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肺氣不僅僅指人呼吸的深度和長度等能力,還有另外一個功能,就是抵御病邪的侵襲。當一個人的肺氣充足,那么他抵抗感冒及各種傳染性疾病的能力也會相對增強。
升清降濁,防治便秘腹式呼吸時,腹部的運動會帶動中焦脾胃的運化。因“脾主健運,胃主受納”,當脾胃功能增強時,就可以使人的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此時人的頭腦也會更加清醒,同時對防治便秘也有幫助。
吸呼比以“1:2”為佳
劉建博認為,老人進行腹式呼吸時,需要將呼吸速度盡量變慢;建議選擇清晨時分的公園,此時空氣清新,環境比較安靜。同時,老人在吸氣和呼氣時,注意盡量加大動作的深度。
吸氣在保證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依次選擇仰臥位、坐位或站位,只要能保持全身放松不緊張即可。隨后,把一只手放在腹部肚臍處,放松全身。先自然呼吸,然后吸氣,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使腹部鼓起,胸部保持不動。
呼氣腹部自然內凹,向內朝脊柱方向收,胸部保持不動。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把所有廢氣從肺部呼出去,這樣橫膈膜可自然而然地升起。注意按照吸呼比1:2的節奏進行訓練,速度應緩慢,可以在吸氣與呼氣間屏氣1~2秒。如此循環往復,保持每一次呼吸的節奏一致,細心體會腹部的一起一落。
腹式呼吸的關鍵是,無論是吸還是呼都要盡量達到“極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應收縮與脹大到極點,如果每口氣能夠直達下丹田則更好。
然而,腹式呼吸訓練對身體功能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地鍛煉才能達到效果,老人切勿半途而廢。
凝聚一顆火種,他會自然地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