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在五臺山的一個賓館內,坐在潮濕不堪的床上,反復糾結著自己要不要寫下去,不寫吧,已經連續堅持一周了,寫吧,這種既冷又冷的環境,著實讓人真的很為難;經過反復思想斗爭,我還是決定寫點東西,因為畢竟此時如果放棄了,那么前一個星期的努力真的就白費了。堅持日更這個習慣,我想至少應該對自己嚴苛一點,如果就這么輕易的放棄了,那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早晨與團隊成員去了通州區的芙蓉小學,這個是未來網的睿智兄聯系的業務。到了學校之后,學生們正在上課間操。學校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在一個學生的帶領下我們去了少先隊員活動室。
拍攝的時間大概用了兩個小時,吃完飯我們閑來無事,就聽主任給我們講了一點現在孩子們在學校的現狀,他說的幾點我覺得還是挺受用的,所以當時我用手機摘抄了下來,由于速記的比較凌亂,很多觀點在這里不做評價,僅僅作為一個展示。
課外輔導因人而異,不見得“多就是好”
主任說,關于課外輔導班,他是這樣看待的。
首先,一方面現在輔導班盛行與社會營造的氣氛有一定的關系,但是更為主要的原因在于,現在的孩子家長很多都有類比心理。
一般的家長,他不尊重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總是會和其他的孩子家長做比較,比如別人的孩子上了一個奧數班,他自己就按耐不住攀比心理了,非得給自己的孩子也報一個這樣的班級。但是,家長他沒搞清楚一個特殊情況,那就是有的孩子聰明,他學知識的速度快,那么你這個時候把他送到輔導班里,他就會覺得這些東西自己都會,干嘛還要費功夫在這里耽誤時間?所以久而久之,他就很容易會對學習產生厭倦。而有的孩子,他相對來說沒那么聰明,那么你把它送到補習班,對于孩子自己來說,就是一種追趕學校進度的學習方式,這樣的培訓對于孩子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分層教學,目前還難以實施
什么是分層教學呢?其實沒聽這個主任講之前,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有的學生聰明,有的學生笨拙,有的學生活潑,有的學生內斂(害羞),那么當老師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怎么才能保證孩子的上課順利的進行下去呢?
主人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
以前他們有一個班級,有個學生上課的時候老是不專心聽講,但是奇怪的是,這個學生的成績卻很好。老師很奇怪,就去和這個學生溝通了一下。原來這個孩子的確在某些方面非常有天賦,比如拼音的音節,他就是會比大家學習的都快,而且記得詞句也會更多。所以當老師在上課講到這些內容的時候,他就會下意識的覺得這些東西很簡單,會覺得上課沒意思。
這個老師最后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孩子上課聽講不認真的陋習;他問這位小同學,你是不是這些音節都會了。
他說:“嗯,是的”。
老師說:“那你能不能在下節課帶領大家一起讀呢?”
他說:“好呀,好呀。”
就這樣,這個學生通過帶領大家朗讀拼音,開始漸漸的回歸課堂了。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生動的案例,主任的意思也是說,沒有什么孩子是不可教育的,但是現在的教育資源真的太有限了,老師們沒法顧及到那么多的孩子,但是他們還是會盡可能的去發現有些孩子的特長,然后積極的加以引導。
“二胎政策”一定程度上是對家里另一個孩子的負責
主任講了一個學校老師的例子。
學校有一個老師,之前生了一個小男孩。在開放了二胎政策之后,他們又生了一個小女孩。于是,在這個小女孩生下來之后,這個小男孩每天都會早早的回家哄妹妹,只要是父母交代的關于妹妹的一些小事情,他都特別積極的去做。而且當父母給自己買了什么玩具之后,他也會第一個拿到妹妹的跟前玩,逗她笑。
還有一次,他們全家出游,買了一個冰棍。這個小男孩開始問他的爸爸媽媽吃了沒有。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會覺得這個沒什么。但是對于大人來說,他們很驚訝,因為這個事情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所以她們覺得,自己生了二胎之后,這個小男孩的變化還是蠻大的,他會有分享的意愿,而這種意愿不是被逼迫的,是他自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