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也有十來年了,我翻開了記錄。我買的第一個證券品種是:鋼釩GFC1。
這也是我做的唯一一筆權證,這筆交易最終是盈利的。其實這個是抄作業的結果,主要是攀鋼釩鈦系的套利。這筆交易也對我以后投資體系的形成產生重大的影響。
就是投資不僅僅只有買股票,后面我慢慢知道了,還有企業債,可轉債,封閉式基金,分級基金,ETF, LOF,基金,黃金,原油,期貨,投資海外的ETF 等等不同品種。
企業債:曾經一度是低風險投資,沒有違約,既可以賺確定的利息的錢,也可以賺價差的錢。很適合入門。
可轉債:既有債券的特性,也有股性,上不封頂,下有保底。由于通常只有好公司才能發可轉債,所以基本沒有違約風險。
封閉式基金:基本是過去式了,一段時間有折價,封基三條腿,折價減少,分紅,投資收益。是個非常優秀的品種。
分級基金:玩法多樣, B類可以上杠桿,A類類似債券,但是還有低折,高折,場內外套利等多種玩法。
ETF: 我的最愛,一攬子股票。很簡單的,買股票,要看財務指標,要看投資報告,要會估值,要考慮企業前景,擔心黑天鵝。買ETF,買賣只要考慮一個因素,高估還是低估。方法也很簡單,看下歷史估值區間即可。目前很多軟件都有,支付寶,天天基金,很多大V還會定期發。
基金:這個要重點說下。專業人做專業事,買基金的核心理由就是,從歷史上看,基金是能跑贏指數的。很多人可能會拿巴菲特的10年賭約說事,說事老巴和某人打賭,說90%基金經理的水平不如指數,10年后老巴果然贏了。在市場是理性的前提下,機構投資者為主,老巴的實驗是對的。但是國情不同,中國還是散戶市場,這個和國情和時代有關。當前互聯網這么發達,人們更習慣親力親為,但是隨著外資,機構加入,也許會慢慢變成機構市場。有人統計過,中國的主動性基金是能戰勝被動型基金的。理由就是 有那么多韭菜可以割。
LOF: 同基金,但是交易費少很多,有可以有場內外套利玩法。我比較喜歡這個。
好了說了這么多投資品種,就是想說。不僅僅只有股票可以買,不要一直滿倉 A股+現金。顯然我們投資就是要做配置,在A股高估的時候,少配或者不配A股,配置點其他品種.
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抄底的時候不用擔心沒資金, 調整好配置就夠了. 也不用擔心A股估值過高時候,大量現金無處可去. 至于各種資產如何配置,這個才是我們要考慮的主要問題...
先寫到這,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