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提前收到父親節的禮物?- XX運動手表,趕緊戴上體驗了一把。功能果然很多,血氧、心率、呼吸、睡眠、壓力、運動…感覺我自己的里里外外都被它默默地記錄下來了”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2023 6 18
青山不老父恩重
綠水疊翠子業興
人生一場煙火氣
修行尚德仁心長”
讀到一張小紙片,其中寫到:
“如果我是一位詩人,就可以把思念寫在紙上,折成紙飛機,劃向你的方向。
我是一位詩人嗎?
不是,所以我折的紙飛機依然不能飛到你面前。”
這“紙飛機”帶我去了別處。
傍晚,我走向天橋,一個放學了的男孩站在橋上,他舉起一個飛機,向前投出,那飛機頭向下插在了我眼前的草地上。我來到了他剛才站的位置,他來到了我剛才站的位置。我在看他找那飛機,那兒有一個平臺,他的目光投向平臺里面,我告訴他沒有在那、在挨著平臺的腳跟處。我喊了好幾身:你試著往前在走走;他一次又一次地抬頭,設法領悟我說的,直到將它撿起。
下午,我走在人行道上。臨近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見到對過有一位男孩,臂高高地舉起,手里捏住一個紙飛機。停一停,好像在等待指揮塔的指令,然后好像是接收到了允許起飛的指令,紙飛機從那平穩地向前劃出,落在他前面三兩米的人行道上。走過了這十字路口,我停下來,為了將剛才看到的畫面拍下。等待著時機,剛才見到的那個,沒有再重現。
翻一本書,其中寫到:
“咒罵英國的氣候是愚蠢的,對于健康的人而言,比它更好的氣候并不存在。,,,健康不佳的人,則沒有任何權利無禮地談論天氣的自然變化,大自然并不把他們放在眼里。”
“我的精神極好,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著一天的工作,而早餐的頭腦通過輕快活潑的鍛煉以及不無益處的饑餓后,變得清晰,充滿活力,從而會使工作獲得最佳的效果。”
“是大腦創造了我們周圍的世界,即使我們并肩站在同樣的草地上,我的眼睛也根本看不到你的眼睛所注意到的東西,我的心也根本不會為使你感動的情緒所感動。”
“使人高興給人寧靜的東西,不僅僅是你看到的景色。無論那個地方多么可愛,無論天空多么親切,若非有頭腦、心胸和氣質的作用,這些外在的東西都無助于人當時所具有的基本要素。”
“愷撒(高盧戰記)的簡潔源自于力量與驕傲,而色諾芬(遠征記)的則源自于生動的想象。,,,在這一兩句話當中,閃耀著人類的愛與犧牲精神,而這永遠都是意義重大的。”
“最后我坐下時,與其說在休息,不如說在悠閑地注視著什么,因為我似乎不覺得疲倦。太陽此刻仍將其正午的那種光輝照耀在我身上,似乎讓我的血脈里充滿生機。”
“持續不斷地預言,是使人相信重大事件的常見方式。,,,領導者和民眾根本沒有這樣的觀點,他們要買從戰爭中看到某個直接的、實在的利益,要么低著頭,在身上存在的獸性驅使下投入戰爭。,,,雖然如此,仍能發現少數默不作聲的人,他們在靜靜的草地上走著,向花兒彎下身去,并觀察日落。只有這些人才是值得思考的。”
“正是因為,也只是因為,人們沖突的自然情緒經常找到這樣的發泄機會,人類社會才得以團結起來,在總體上顯得和平安寧。,,,他們爭論,他們辯解,他們口角,他們發作,然后神經得到緩解,他們也準備好了重新開始。”
“我生活中的一切寧靜,都因為有了這個女人真誠的照料,她的生活和工作別人是看不到的。并且我確信,我付給她的工資,在她得到的獎賞中占的比例最少。她是一個非常守舊的人,甚至只是履行她所認為的職責本身也成了她的一個目的,而她雙手所干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滿足 一種自豪。”
“伴隨著那古老的用途消失的,是定期獲得寧靜的習慣 這一寧靜即使在很大程度上不為人所意識到,你也能確定地說,它是人在精神上所獲得的最好恩惠。”
“我們的休息日有一種特殊的神圣。,,,讓每周的這一天從世間的普通生活中脫離出來,把它從普通樂趣之中提升出來,就像從普通的焦慮之中提升出來一樣。”
“在我陰沉疑惑的心中,世界上這些把我排除在外的寧靜而美麗的景色,的確,我幾乎很難想到它們,使我感動不已。 ,,,感謝上天,這樣的感動與我的年齡一同增長。在我躺著,奄奄一息之時,我于臨終想到的將會是一片英國的草地上和煦的陽光。”
“我有好多小時埋頭于書中,而本來是可以置身于草地的。我的收獲是相當的嗎?我懷著疑慮、缺乏自信地傾聽著,看心里能如何辯護。”
“我每次注視這些普通的東西時,心里的贊美與驚奇有增無減。它們現在又一次離去,在我轉向夏季時,一種疑慮與喜悅交織著。”
“人們是相信忌妒之力的,以至于我問自己是否我將不得不承受什么災難,從而為獲得這段神圣的寧靜日子付出代價。,,,我自己的命運似乎比一般人的好得多,這有時又讓我害怕。”
“但事實上,我現在的享受中帶著某種憂愁,因為我沒有忘記,這種傳來悅耳之聲的寧靜不過是更加寧靜的前奏,那種寧靜等待著要將我們所有人包圍。”
“我們正處在過渡階段,一邊是情況不佳的舊時代,只有少數人才享有做學問的特權;一邊是幸福的未來 所有人都將自由地接受教育。這一論點是不幸的,因為教育是一種只有少數人才能獲得的東西,不管你怎么教育,只有少部分人才會從你極大的熱情中獲益。”
“這個我緊隨其后的創造者、研究者、演講者或勤學的紳士,他總是代表著正義、和平、美好的舉止與純潔的生活嗎?總是代表著走向真正文明的所有事物嗎?這是一種帶有書生氣想法的錯誤推理。經驗從各個方面都證明,即便旺盛的精神生活也只是人的一個方面,而他的另一方面在道德上卻是尚未開化的。”
“今天,在我整個花園四周傳來鳥兒響亮的歡唱。,,,我懷著不知多深的謙卑,兩眼模糊。”
“想象自己已逃脫了共同命運的人是幸福的,正在這樣想象的人也是幸福的,那些沒有獲得這種幸福的人,至少避免了幻滅的巨大痛苦。難道面對一個事實—無論它讓人多么不安—不總是很好的嗎?永遠放棄無用的希望的大腦,會在日益的平靜中得到補償。”
“我讀書和記憶為了什么呢?這的確是有史以來人向自己提出的一個最愚蠢的問題。你讀書是為了讓自己快樂,讓你得到安慰和力量。”
“毫無疑問,某人很久以前就偶然有了我的這個解釋。這沒關系。難道這對于我就不是那么原創了嗎?,,,現在我與法林托什勛爵一致了,非常愿意從本身智慧自然的萌芽中獲得樂趣,而不為別人是否也有了同樣的想法自尋煩惱。”
“我已想到人們可以把藝術解釋為:它是對生活激情的表達方式,此種方式既令人滿足又永恒持久。這個解釋適應于人們所采取的任何藝術形式,因為在藝術家進行創造性的工作時,,,他都從周圍的世界某個方面的崇高享受中,受到感到和激勵。,,,他用看得見或聽得見的形式,將充滿罕有生命力的情感記錄下來,從而使那種享受更加持久。”
“憑著我一生留下的可怕經驗,我得說那些鼓勵青年男女在“文學”上尋求生計的人,只能是在犯罪。”
“我對所讀到的東西,只能記住一點片段,但我仍然會持久而快樂地讀下去。我要為未來的生活積累學問嗎?確實,我已不再為忘記知識煩惱。我在送走時光時獲得了幸福,而一個凡人還能要求什么呢?,,,“我在所有事物中追求著安靜,然而我卻得不到,除非在某個角落,手里捧著本書。””
“看一個人,必須區分這個人所擁有的智力和心靈,并心靈比智力更重要,智力并非無關緊要—只有傻瓜才總是既讓人生厭又對人有害。我所知道的最優秀的人之所以不愚蠢黃桃,并非他們擁有的智力,而在于他們擁有的心靈。”
“由于民族傾向于愚蠢和卑鄙,所以人類前進得非常緩慢;又由于個人有向善的能力,所以人類畢竟在前進著。”
“蘋果樹鮮花盛開,我站在那兒凝視著,這時一整天都吝嗇陽光的太陽,突然變得光輝燦爛。對于當時見到的情景,我無可言狀,只記得那鮮花盛開的山谷是多么寧靜可愛。”
“這樣的公共集會,連創辦者們都聲稱對所有體面的人是危險的,難道反對它們真的乖僻嗎?人人知道,舉辦賽馬主要是為了讓傻瓜、無賴和盜賊們高興與謀利。”
“求知的熱情決不會過時。這個例子,如果再沒別的,像圣火一樣在我面前燃燒,永不熄滅。”
“凡是我喜歡的東西,我確實都靠自己的汗水掙來,在那些日子我簡直不知道公共汽車是什么滋味。,,,我窮到了極點,某些事不得不放棄,坐車便是其一。”
“現在我有了閑暇時間,內心也寧靜起來,我因此發現自己越來越細心了—這是一個例證,說明“環境讓美德變得容易”這一道理。”
“我猜想一千人當中沒有一人能發揮出一半的可能來。幾乎所有人在回顧他們初期的生活時,必然看到它因為貧困的處境、偶然發生的事和任性的行為,而被扭曲,變得黯然失色。倘若一個年輕人努力避免更加嚴重的錯誤,倘若他始終專注于所謂最有利的機會,倘若他并不公然顯得自私自利,而是慎重地克制住每一個自身的利益(僅限于物質上的好處),那么他就用好了自己的青春,成了一名模范和令人驕傲的對象。”
“我也不難滿足,只需要一小塊有墻壁的地方,讓自己能夠置身其中,不受外界干擾,沒有文明生活的某些舒適東西,我甚至都不再遺憾了。,,,有一扇鎖著的門,冬天有爐火,另外有一斗煙,這些便是最基本的東西,有了它們,即使住在最污穢的閣樓里我也常常心滿意足。”
“我已進入了一種新的生活 在我的過去和現在之間,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區別。僅僅一天之內我就驚人地成熟起來,我忽然有意識地欣賞起種種活力與敏感,它們一直在發展壯大但卻不為我知。”
“我始終想到最初在倫敦度過的歲月,那時一個個季節會在毫無覺察中過去,那時我很少看一眼天空,成天被囚禁在無盡的街道上也一點不感到難受。,,,只有有鼓勵,無論這鼓勵多么小,我都會懷著無限希望。,,,正如人們一般的幸福那樣,我現在也不能肯定自己當時是不幸福的。”
“多虧有了支配我們的未知力量,我的過去已將其死去的東西埋葬。不僅如此,我還能冷靜地懷著喜悅,認可我所經歷的一切貧窮。就這么回事,造物主確實把我塑造成這樣玩,其用意何在我無從知曉。”
“這是造物主的一種不合理,在一個個斷斷續續醒來的夜里時而使我茫然不安。”
“我去某些地方,看某些場面,能最有效地毀掉生活帶給我的一切平靜。,,,我,明白使世界黑暗的多數錯誤和蠢行,存在于那些心煩不安的人身上;明白使人類免于毀滅的多數善舉,在于富有思考的寧靜生活。”
“半小時后我才恢復平靜。畢竟,對人的愚蠢行為發怒,希望他別那么傻,是毫無用處的。”
“家庭首要的一點是舒適,至于具體的美,若你有財力、耐性和眼光,可以另外增添。”
“我尚未看報紙—一般而言,散步累了回來我才看它。從報紙上看見那噪雜世界的所作所為,人們找到的自我折磨的新方式、徒勞無益的新辦法,以及新的危險和沖突,我真是覺得有趣。早晨我頭腦十分清新,的確不愿想到如此可悲愚蠢的事情。”
“對于一個人心智方面的工作,只有一種檢驗,那就是尚未出生的后代人的評判。”
(“四季隨筆”(英)喬治-吉辛著;劉榮躍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想起來,在姊妹群里留言:
“今天是父親節。首先,祝賀所有自己當父親的,節日快樂;然后,祝賀作為自己父親的,節日快樂;最后(重點):母親節也好,父親節也好,給到我們的都是一個機會,能夠重新打量一下我們身處其中的這個家,在一點點的反思和感動之余,做出一點點小小的改變,讓這個家變得更和諧溫馨一點。(家,據說是一個屋子下有一頭豬,我們不妨引申一下:在同一片有遮擋的天空下共同生活的幾個人。)如是,這是一個這樣的節日,一家人共同許愿,讓這個家變得更美好一點。這是一個這樣的節日,每個人都相信:家和萬事興。這是一個這樣的節日,每個人作為一個家的成員,都節日快樂。”
然后,想起來朝向一位,補充一句:
“感謝你,穿越了昨天與今天,我們一起慶祝這個節日。”
先前,我有給他留言的,我與他的家人之間的聊天,其中寫到:
“我起來了。XXX的爸爸這一次,是第一次讓我聽到他說這么多、看他露這么多笑,看著讓我覺得了他少年般朝氣的模樣,讓我相信他會扮演一個稱職的父親,與你一道,支撐起一個和諧之家。”(被回:“早。都在和生活磨合中,在適應父母這個角色,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前進。”)
“早,昨天晚上十點到兩點,YY在我這聊了一會天,他是從WW他個姨那邊過來。//期間,我有問起他爸,他說他只關心他爸的身體是否健康,其他一概不管;他有提起你會擔心他這個那個,如果不上班了,(我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媽是操空心,對誰也沒好處),他說你和他兩個有時心情不好了、就會互相懟,所以他有時干脆啥都不說(哦,是他說起你見他幾天沒給你電話了,說起這個),他說其實呢:你只要好好把自己照顧好了—吃好了,睡好了,對于他來說就是最好的支持了。//他有說了一句:我媽的脾氣(?急躁)要是像我爸(?溫和)的話,這個家會和諧很多。”
事后而言,在群里的那段留言,只是先前的那些留言的一種繼續。就像,去外面走路,朝哪個方向走出大致是清楚的,至于后來究竟會走到哪里,預先通常是并不知道的。而,等到走過去了,回頭看時,好像眼前的這條道是早就規劃好了似的。其實不是。
有一個小插曲。他用他的手機,遙控著把廳里的空調打開了,讓我驚訝不已。那時,你還沒睡,大概還在等著我,雖然我已經讓你先睡。我去告訴你:剛剛那個叔叔,,,,說出的時候,我就覺到有誤,他在邊上旁白:哥哥。我再向你修訂成:那個哥哥,用手機把空調給打開了。后來,我中途發現你不知什么時候,已經熄燈睡下了。
后來,我和他下去,站在停車場上,看著他的車遠去。后來,已經是起來之后了,我在回味這個插曲,一點是透過人與人的接觸、我能夠從中學到,另一點是稱他為哥哥、稱他為叔叔各有各的理由,就像我站在那里目送,既是在送一位晚輩,又是在送一位兄弟。
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謂兮
---2023年06月18日
===
(以前寫的文字,在20220802的這個早上,想起來要以卷積的方式與新的文字交織在一起。過往隨文的附圖,就不去管它了,去掉好啦。對于自己而言,最有味道的,始終是文字。一天一篇吧,讀一遍,修訂下錯別字(若見到)。)
拂拭塵埃(一六六)?2020.11.30
早上,廊道中,一位女子穿著正裝,往外面走,走向上班的途中。她的手里端著一盆花,一根彎的枝上,有一些紅花。起先以為是什么蘭的,走進了看清楚,那是一株勒杜鵑。花盆是纖細的黑色陶盆,和這株花配合得很好。她的纖細的身材,和這盆花配合得很好。
我們昨天也去拎了盆勒杜鵑回來的,是她的想法。她說陽臺上沒有花,我說有啊,米蘭不正要開花嗎?再說,我就喜歡種樹,無需看花。她搖搖頭,之前有一次滿過好幾小盆花的,開過了就沒了,連那枝葉。月季還活著,只剩枝葉。石榴總在長枝葉,不見花蕾。
那就買盆勒杜鵑吧,或者,去那廢墟之地挖一株回來。她把挖的主意給否決了。勒杜鵑好養,卻也因為好養,就有些不想養了。以前陽臺上有一株的,長得滿陽臺都是,妨礙了晾曬衣服,最后先是修剪,然后連根拔除了。這一次會不會又是如此前景?誰知道呢?
移栽的過程,是我喜歡的。把那棵發財樹清除掉,騰出位置來。這才發現它的根已經枯爛。將整株的勒杜鵑連同本來的泥土,整個地擱置到了大花盆里,才把先前取出來得土和枯枝葉,連同先前從那廢墟之地她帶回來得一些沙子,統統擱置擺放到勒杜鵑的周圍。
如是,陽臺上算是有一抹紅了。勒杜鵑的邊上,是那棵我們頭一天從廢墟之地挖回來的樹,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雖然它暫時還很矮小,也只有幾片淺色的葉子,我倒覺得這花盆中,它是主角。澆了很多水,因為沙子的緣故,半天水沒滲出來,見到時已經滿托盤。
傍晚,她對著那盆勒杜鵑在吃東西。突然,她喊了一句:你來看,晚霞蠻好看的。應聲,去到她的身邊,外面,滿天空,是朵朵的紅云,顏色有些深。趕緊取手機來拍,一陣手忙腳亂,拍到了。看看效果,搖搖頭:明明是深紅,怎么像是偏黃?決定:以后不拍了。
但凡見到好看的,只是靜靜地看,就好了。那也不一定,你昨天拍的那羽毛,不是挺好看的嗎?她說的是昨天上午,在廢墟之地,我們看到了頭頂上的一片長得像羽毛的白云。那會,有一架飛機從那白云的中間劃過,劃過后留下的痕跡,正好做了這片羽毛中間的梗。
拍或者不拍,總會是一種權衡,看總是重要的,在那一刻沉浸其中,拍有時也是重要的,將那一刻留存下印記。前些天,見到一位分享的星空,他說:很美。我看到他拍下,附和一句:很美。雖如此,可以想見:他獨自站在空闊之地,仰望那星空之時,感受有多深。
后來,又見到他的分享,前一次的文字和這一次的文字,累積在了一起,浮現出來的畫面就是:千里走單騎。這畫面,不是指向那些沿途的美景,指向的是他一個人的遠行。很多人,太多的人啦,說我要去,去向XX。不甚了解他,不知他先前這樣說起過有幾回?
見到時,他已經是在做,做成。這畫面,讓自己聯想到的是:英雄。不管你要去哪里,朝那個方向去,那怕是一個人獨自去,一個人悄悄去,你就是你自己的英雄。就如同他寫下的:夢想照進了現實。這樣的時候,他所拍下的連同他寫下的只言片語,留存下印記。
小貓花貝的故事新添了:幼兒園畢業的那會,花貝和貝殼約好了,要聚餐一次,她讓貝殼把東東也喊上。到了那一天,午后,花貝帶著自己做的提拉米蘇,和自己調的有奶粉、醋和醬油的飲料去找貝殼,貝殼帶了自己做的蛋糕,和自己調的有豆粉、醋和醬油的飲料。她們兩個一起去到柵欄墻邊的草地,在那里找了個太陽曬不著的陰處,等著東東。
東東來了,帶了他自己烤的小魚和小蝦,自己烙的餅,和自己調的摻了胡蘿卜粉的蘇打水。三個小伙伴在一起分享著美食,聊著天。花貝告訴她們,過了這個假期,她要去東特上小學了,她將很少能夠見到她們了,她如果回來的話,會來找貝殼玩的。她們兩個看著她。
她們兩個又相互對望一下,貝殼會在花特讀小學,東東會在西特讀小學,她們兩個也將少見面了。她們約好在周末,盡可能有半天在一起玩。三個小伙伴又聊起長大了要做什么。東東說他長大了,要當軍人。貝殼說她長大了,要當老師。花貝搖搖頭,她說她還沒想好呢。
八月的一天,黃老邪獨自出了趟遠門,他決定繞到遠方的山頂的背面去。以前他爬過好多次,朝那山頂,每次都離它很遠就折返了。這一次,他決定不往上爬,他就走山谷,走山腰,繞著走。走啊走,他遇到了一條河,他就沿著那條河走。走啊走,那條河變得越來越寬。
就這么走啊走,他走到了山的那一面,他走到了海的邊上。他獨自站在那,又是傻笑又是發呆:原來山的那一面是大海,自己先前怎么從來沒有想到過?他在海邊待了兩天,看到一些船在海里走。他在想,那些船也許能去到花特;他這么想著,冒出了一些新的主意。
往回走的時候,他不再像先前那樣避開人煙,他專往有人煙的地方去。他結識了各路社區的貓啊狗的。他想要買一些車,他想要把莊園里的豬啊羊賣掉一些,他想要做貿易了,不但是跟這些本地的,還要跟那些船能夠去到的遠方的。就這么著,他半個月后回到了山莊。
八月的一天,媽媽上班去了,花貝一個在家里玩。她爬上邊上的那棵樹,趴在上面打盹。她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長了翅膀,像小鳥一樣飛起來。飛呀飛,很自在的感覺。啪嗒一聲,她掉到了地上,她從夢中醒過來。她趴在那里半天動彈不了,她覺得她的左腿好疼。
她摔斷了她的左腿,過了好一會,她才能勉強自己,爬回了家,趴在那昏迷了過去。等到媽媽傍晚回來,把她弄醒了,她才能告訴媽媽她摔傷了。媽媽看看她的傷處,做了一些處理,就出門去了。她去找外公外婆商量去了,她回來時她們也跟來了,一起把花貝帶走。
帶去了東特,外公外婆的家。接下的很多天,花貝就在那里養傷。外公為她換藥,外婆為她弄吃的。這些個都是舅舅從外面采購回來的。媽媽每天照常上班,她也有了一些變故:以前她只負責糕點的,現在加多負責熟食了。她發現店里進的一些肉上面有黃老邪的標記。
經過多番打聽,她推測這個黃老邪就是她的那口子,就是花貝的爸爸。她寫了一封信,托人轉交給黃老邪,信是這樣寫的:親愛的黃老邪:很久沒有你的消息了,我們一切都好,花貝剛剛讀小學了。你的菁菁。這封信輾轉來到了黃老邪的手上,讀到時又興奮又感慨。完成于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