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自律的人都很可怕?只要用對方法,你也可以做到

導讀

常常會有一些不同于大眾的聲音站出來重新定義自律,有人說自律是約束自己去做一些該做的事,也有人說這樣不夠準確,被約束的自律不叫自律。

其實不論哪種說法,最終一定是以“讓自己更優秀”為導向去做個人管理及規劃,只是過程中有人靠激發動力使自己對自律時刻都保持著渴望、有人依靠意志力不斷地催促自己堅持。

如同從A點到B點一樣,乘坐的交通工具不同,路程的距離遠近也會有所差異。

呼喚自律,渴望自律

總的來說,自律就是讓自己不斷成長、獲取正念、正能量,讓我們通過對自己思維、習慣、行為的改變,使自己達到更加優秀、卓越的目的。

那么為了達到優秀、卓越,我們就必須做出一些能使我們達成目標的改變。當然這需要我們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養成自律的習慣是件值得做一輩子的事,所以你以怎樣的心態迎接它就很重要了。

先在內心埋下一顆渴望的種子,并告訴自己,自律不能操之過急。你與自律何時相見,取決于你為了見她都做了哪些改變及努力。

找到自己與榜樣行為之間的差距

很多人無法將自律進行到底,就是因為最初制定目標時眼高手低或忽略了一些干擾項,最終使自律變成了一個難以企及的、令人沮喪的目標,這實在不是個好的開頭。

你可以準備好筆和紙,把內容一分為二,一半用來記錄你眼中優秀、卓越的人應該做的事情,一半用來記錄你目前的一些行為、做法,兩者進行對比,隨之找出兩者的差別,這樣你與優秀、卓越的差異就一目了然了。

你寫下來的那部分榜樣行為就是你的目標。這看上去比“自律”“我要提升”“我要改變”這類口號更接地氣,更加實際,不是嗎?

比如當你希望自己的身材更加迷人時,在你的榜樣行為列表里可能會出現深蹲、俯臥撐、晨跑等等,用它來替換掉使你身材變糟糕的那部分行為。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怎樣定目標,那么可以試試這個方法,寫下一些你希望自己擁有、但現在又做不到的榜樣行為,目前看來,深度渴望+榜樣行為(目標)都具備了,你就已經在通往自律的路上了。


立即行動,打鐵要趁熱

對于長期不做任何運動的你來說,最初怎樣的計劃都會使你感到灰心、失望或是感到體力不支,所以為了保持良好的心態,初始階段不要制定條條框框,避免高估或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這個階段只要你去嘗試開始做你列表中的幾項運動就夠了,這本身就是很好的開始,并且這也是計劃中的一部分。

我們必須承認人是有惰性的,高估自己會導致你對自己失望、自責從而宣告失敗;

而低估自己會使自己誤認為這件事很簡單,那么渴望就會被慢慢削減,渴望是最深刻的、激發你改變的力量,內心的渴望若消失,自律的行為自然是無法單獨存在的。

你完全可以憑借著渴望、榜樣行為,來推動自己去改變,最初你只要按照意愿每個動作都做起來,重復若干次,次數最好不要做任何限制,由意愿來主導。

也就是說有了前面的鋪墊后,最初你想要做幾個俯臥撐,全憑你內心渴望自己擁有怎樣的行為。

制定一份適合自己的計劃

最初的計劃看起來是很無厘頭,無章法,但這卻不失為一種體能測試的好方法,在經過一段時間(或三周、或四周)的無壓力、無規律的運動周期后,你可以對自己的體能做出評估了。

每天大概幾點起床?是否決定晨跑?晨跑的話需要跑多遠?每天大概能做幾個俯臥撐?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家庭的瑣事、有工作在身、有人際關系要處理,而若是想要制定一份運動計劃,就必須要考慮到一些干擾項,這些都是我們在初始階段無法進行預判的,這也是為什么不建議你最初就制定詳細計劃的原因。

沒有意志力、沒有壓力,在良性、看似無規律的運動中,你才更有可能對你自身的體能做出一個準確的評估,而在近乎一個月的周期中,對于干擾項的預判,也有了結果。

當這一切都有了定論時,你便可以親自為自己量身定制一套運動計劃了。

這種運動的行為若是你已經保持了一個月的時間,那么這足夠使你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也能將其重復下去了。

最重要的是你的自律計劃中并沒有依靠意志力,也沒有去模仿別人的作息時間及計劃,這一切都是由你自己操盤的,這聽上去有多棒。

你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自律行為,并且可以為自己制定最適合自己的計劃。

不那么刻意但又有針對性的制定計劃是關鍵

其實很多人的自律(個人管理)計劃以失敗告終,要么是他們把目標定得太過宏大,要么是他們在后期的執行中很容易受阻,再或者是他們打心底就不愿意去做出改變而行為上卻在強迫自己改變。

可當我們有針對性、有方法、有可執行的計劃時,上述問題也就不存在了。就算一年當中你只有三分之二的天數嘗試做了運動,那這個結果不是也很令人振奮嗎?

萬事開頭難,不只是運動,其他方面也一樣,你都可以按照這樣的方法去嘗試改變,嘗試使自己變得自律。

它的流程是:我想變得優秀,我就先這么做;做的過程中有干擾?不怕,我會進行調整;在執行一段時間之后,我想我已經做到了,這時候計劃不再是約束,而是一種承認。

你會發現你開始擁有自控力,并且你可以套用這個方法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準確的評估。

其實當你把這套方法做到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其實更像是一場“陰謀”。因為計劃是在你行動之后制定的。

在自律的路上,你會越來越愛惜自己的時間,你會希望你能親手創造更多你曾經認為不可能的“奇跡”。其實這一切都源于你希望遇上更優秀、更卓越的自己而已。

小結:

● 種下渴望自己優秀、卓越的種子,它就會在你心中生根發芽。

● 你希望自己在哪些方面能做出提升、改變,就把對應的一些應該做出的榜樣行為寫下來,同時對比自己目前的所作所為,你需要從中找到自己需要改變的具體行為。

● 改變之初為避免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請不要過早通過計劃來給自己施壓,或制造干擾。

● 通過一段時間內對自己能力的測試,以及對干擾項的評估,我相信你會拿出一份詳細的、可執行計劃,事實上你已經做到了,只是把它歸納為一份計劃而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