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最近幾日每天早晨都在5:50左右蘇醒,好像定了鬧鐘一樣,特別準點,誤差不超過五分鐘。這個時間很尷尬,起床可能帶來聲響吵醒還在睡夢中的妻兒,再睡又睡不著。索性還是翻翻枕邊的新書…
? ? ? ? 何帆同志的《變量》入手已十天有余,還沒來得及進行預設的精讀。今天早晨四十分鐘左右的翻閱,給我一種想一口氣讀完的感覺。書的主題和內容很吸引人,有點紀錄片的感覺,作者打算跨越三十年,給當代讀者及后人一種全新的文體,將這個時段內的重要節點,重要因素,重要現象,重要趨勢記錄的完完全全…
? ? 經常聽到格局這個詞,這是一種能量,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卻是每個人需要的。而《變量》的前十頁可以帶來一種對格局全新的涵義,那就是歷史觀。就像書里提到的兩棵樹,三千年的歷史變遷可以用一百個人來代代相傳,又比如三十年,也許會出現某種顯性的趨勢,但也有可能什么都沒有變。我們看待一個時代,看待一個民族,看待一種文化,看到一個文明的發展更迭,應該是待帶著歷史觀的,而這種格局就是一種思想,一種素質,一種能力,會決定你能看到多遠,看到多細,想到多深…
? ? 當我們站在歷史面前,微觀的東西不能代表全部,某些局部的波動也并不代表歷史的變化,所以站的再高一點,維度再遠一點,你會看見真正影響歷史的變量。也許你改變不了歷史,但至少可以看清歷史本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