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是孔子的20世孫,小時候就聰明過人,后來被漢獻帝征至朝廷為官,十分受朝廷的器重。而曹操是以重視人才而出名的,但為什么不重用孔融而要殺之而后快呢?
表面上看,是一位叫路粹的人告發了孔融。告發的罪名有兩條:
一是不忠。看到天下大亂,想要圖謀不軌,聲稱自己是圣人之后,應當取劉氏天下而代之。
二是不孝。說父親對兒子有什么可親的,他當初只不過為了發泄性欲才弄了孩子。又說兒子對母親也不必那么孝順,人托生母體,只不過像一個物體裝在瓶子中一樣,生出來以后也就斷絕關系了。
孔融有了這不忠不孝兩大罪名,曹操也就名正言順的把他給殺了。可憐孔融空有才華,未來得及施展,就死在了曹操之手。
其實,路粹告發孔融是受曹操指使的,曹操早就想殺掉孔融。無奈孔融名聲太大,隨便殺掉,自己會落下一個“忌才”、“害才”的惡名,于是隱忍了下來。后來曹操實在忍受不下去了,才采取了這種“”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下策。
曹操忌恨孔融,實在是因為孔融太富有洞察力了,而且對于自己的聰明才智不知隱藏,過于外露。屢屢譏諷曹操,惹的曹操十分惱火。
曹操打敗了對手袁紹的時候,將袁紹的兒媳甄氏送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為妻。
孔融得知后便寫信給曹操道:
“當年武王伐紂,將紂王的妃子妲己賜給了周公。”
曹操讀信后很不悅,便問孔融這件事什么典籍上有記載?
孔融回答:
“以今天的事情去推測,那時大概當然會這樣了。”
孔融以自以為是的態度,不僅戲耍了曹操,還表示了對曹操行事的不滿。曹操被氣得肚子都大了一圈。
曹操主張禁酒,說酗酒可以亡國。孔融回答說:
“夏商兩朝是由于婦人而失天下,現在卻不禁止婚姻;看來閣下只所以極力主張禁酒,只是因為打仗需要軍糧,并不是怕什么亡國吧”。
孔融直接揭露曹操以大帽子唬人的手段,使曹操懷恨在心。
看來,“大巧若拙、大辯若納”,是很有道理的。一個人無論是初涉世事,還是經驗頗豐;無論是做大事,還是一般人的關系;鋒芒不可畢露。有才華固然好,但在恰當的時候運用,才叫才華。鋒芒畢露,必然招致是非。
所以老子告誡世人:“不自露,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夸,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意思是說,一個人不自我表現,反而顯得與眾不同。一個不自以為是的人,會超出眾人。一個不自夸的人,會贏得成功,一個不自負的人會不斷進步。做人要謹記這一點,深藏不露才乃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