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獄之逃出你的心迷宮!

越獄之逃出你的心迷宮

今天的文章是一篇虛構文!

是上一節《看不見的心靈牢籠》的姊妹篇,主題是越獄之逃出你的心迷宮,重點會涉及三個方面的內容:

1、我們的內心有一座特殊的監獄——“心迷宮”!

2、“心迷宮”監獄究竟怎么做到囚禁一個人的心靈?

3、越獄的機會以及如何逃出“心迷宮”監獄?


1、我們的內心有一座特殊的監獄——心迷宮!

回顧上一節文章《看不見的心靈牢籠(上)》,其實主要在談一件事情:

我們內心深處有一些“牢籠”,它決定著我們對這世界的感知維度,由于每個人每一次感知維度的不同,以至于最終每個人形成了自己版本的世界,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其實一直是活在自己的牢籠里——雖然看不見也摸不著,卻實實在在地可以把每個人囚禁在“自己”那方圓之地。

活在自己內心深處的牢籠里,被囚禁在“自己”那方圓之地——本文開篇已說明這一切當然是虛構的想象——我琢磨了很長時間該如何去組織語言才有可能相對更容易解釋清楚本篇文章所想表達的內容,那么,索性后文更大膽了這虛構吧!

從下面的類比開始:

心靈牢籠是囚禁人的心靈的,這就好比現實版的監獄是囚禁人的身體的,兩者是相似的意思,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干脆可以把心靈牢籠想象為一座“特殊的監獄”——特殊之處在于它坐落在沒有盡頭的“大腦森林”,更有意思的是偌大的監獄里"囚禁"的‘’犯人‘’唯有你自己一個而已。

它有自己的名字,稱作‘’心迷宮‘監獄’!

為什么講我們的內心是一座“心迷宮”監獄呢?

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經歷,你就可能發現,每個人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事實上都必須依據著自己內心認同接受的“某套邏輯”在進行。

心迷宮意思是;一個人內心中存在著多套自己永遠無法說不清楚的邏輯解釋體系,以至于一個人只能在自己的內心世界糾結著來回兜圈或者陷入死胡同。

詳細的過程是這樣:

一開始,很小的時候我們內心只有一套邏輯且非常簡單——“父母是萬能神且全部是對的”——每個人小時候都按照這一套邏輯在思考與行動——以至于小時候的我們無論遇到什么奇怪的問題或事情,只要父母能給我們一個解答,那份疑慮就會消失,也因此小時候的我們內心其實是沒有真正的困惑和迷宮的。

后來,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成長過程里,我們的內心慢慢加入了越來越多的“信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篩選后,小時候那“一套邏輯”可能演變成了數以萬計的“多套邏輯”,沒有誰能再說清楚自己的“邏輯”了

當生活中發生一些艱難的事情,除非我們選擇放棄,否則我們的前方只有一條路——在數以萬計的記憶信息里去找尋到自己的可以接受的邏輯解釋用以判定行動。

遺憾的是數以萬計的記憶經驗并沒有一條一條清晰排列在紙面上,它們絕大部分都存在于潛意識,不會輕易呈現出來。

我們嘗試努力從記憶里去提取自己的認知經驗、思維方式、情緒感覺、需求內容,接著,再辛苦的把它們組合為一個自己認同的邏輯解釋,最后,我們使用這套邏輯解釋選擇了行動。

可是我們用于組合自己認同的邏輯解釋——那些認知經驗,思維方式,情緒感覺,需求內容,所有的一切都混合著自己的偏好,它們受制于《看不見的心靈牢籠》的局限,并不能代表事情真正的樣子。

常常就是這樣,我們非常辛苦才找尋到的一些邏輯解釋,卻往往被行動后的結果證明是錯誤的,這樣反復幾次后,我們都更加的迷茫和困惑,只能在內心世界糾結著來回兜圈或者陷入死胡同。

這就是心迷宮。

2、心迷宮監獄怎么做到‘’囚禁‘’一個人的心靈呢?

當小時候那“一套邏輯”演變為了長大后數以萬計的“多套邏輯”,這時候已經沒有誰能再說清楚自己的“邏輯”了——換句話說,我們已然親手“搭建”好了自己的心迷宮監獄。

雖然,平常時日里,我們身在其中很難覺察到心迷宮(邏輯體系)的混亂,然而,一旦現實生活中艱難的事情發生后,折射到了心迷宮,你立刻就能感受到自己被心迷宮“囚禁”的窘境。

怎么做到囚禁一個人的心靈呢?

答案是“牢房”?

特殊的牢房,并非一間一間固定在某個獄區,而是隨時有可能突然從地下閃現出來一個“牢房”,將你囚禁在某一間小方格里。

怎么理解“牢房”呢?

看個列子:我一個女性朋友ZZ,曾給我講了一些她活在父母重男輕女思想陰影的事情——ZZ說從自己有記憶開始,成長過程長期被父母忽視,20多年來,她從父母那里所能看見,聽見,感覺,接受到的全部——“永遠”都是爸媽對自己弟弟的偏愛。ZZ說讀大學期間,離開父母后,自己努力學習各種心理學書籍,也理解和原諒了爸媽,甚至在平常時日里,自己已經努力生活的比較愉悅。可是,ZZ還是感受到自己內心深處極度自卑和沒有安全感,一旦生活中需要做出重要決定亦或是艱難的事情發生,自己原來還是那么一擊即潰,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些念頭:

《我沒有能力過的更好/我沒有可能過的更好/我沒有資格過的更好》

從這個列子,我想說明什么呢?

ZZ內心深處(潛意識)那些限制性信念就是囚禁她的“牢房”啊!

限制性信念可怕之處是什么呢?像ZZ思考問題都會被限制在《我沒有能力過的更好/我沒有可能過的更好/我沒有資格過的更好》這個牢房里,而且一旦她堅定自己【我沒有能力/沒有可能/沒有資格過的更好】,這個的“牢房”會往下延伸而分解成出更多更具體的“堅定”,隨便舉幾個;【我不可能有幸福的婚姻】【我沒有能力重建和父母的關系】【我沒有資格照顧親人】

平常時日你自己不易覺察,然而,一旦你的限制性信念閃現出來,絕對會把你囚禁在“牢房“”里。

牢房是什么?

“牢房”即是一個人內心當中的限制性的信念!

一個人無論大腦存在多么繁復的邏輯解釋過程,實際上,它們最終都會匯集并顯現在人最后的終極解釋上,最后終極解釋就是“事情應該是這樣”“事情必須是這樣”的限制性的信念。

認真回想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對每個人來說經過長時間的篩選后自己的信念就是自己的絕對真理——這個事情應該這樣,那個事情必須就是那么回事。可以說,維持一個人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下去的內在法則依據的就是他的信念系統,是解釋和支持一個人行動或者沒有行動、做或者不做一件事情判斷的的基礎和依據。

牢房便是這樣一間一間更具體的信念囚室,這可能是‘’心迷宮‘’最大的奧妙,在你來回兜圈的過程中,把你困在每一個具體行為的信念規條里。

沒錯,人的限制性信念——我們只有在這個環節才能清晰的看見自己被囚禁了

03、越獄的機會以及如何逃出“心迷宮”的監獄。

想要從“正門”走出心迷宮監獄,是沒有可能了——牢房的外面全是意識層面的迷宮,絕對比現實版的迷宮具有更強的魔性——雖然我們可以用意識看見,聽見、感覺、思考、知覺——然而,這地方隨處都是感官牢籠,認知牢籠、思維牢籠、情緒.....牢籠等等、它們造成了“多套邏輯”解釋的混亂之地——所以越是大腦有意識,越容易陷入迷途——最后只能來回兜圈或者干脆走入死路。

那怎么辦呢?

別從大門出去唄?

越獄啊!

還記得美劇越獄嗎?

在囚住我們的牢房開始,把墻鑿開一個洞來,找到墻后面那條被遮掩的唯一的管道爬出心迷宮。

下面介紹越獄之逃出心迷宮攻略

墻背后是什么:

墻后面是支持我們生命最重要的潛意識,潛意識里面潛藏著唯一一根直達外面世界的管道

這根連通外面世界的管道叫做——超級個體信念,越獄者可以沿著這根管道爬出心迷宮監獄。

超級個體信念

是一種綜合的心理狀態,可以成為一個人的所有行為的終極解釋

通俗的說法是 我有一個夢想 我有一個超級信念(是行動型信念非感覺型信念)

超級個體信念可以幫助越獄者走出心迷宮?

要說明這個問題,涉及到的是大腦邏輯層次,簡單的講人類大腦處理問題有5個不同的邏輯層次,分為環境、行為、能力、信念、身份,

列如;一個人對越獄失敗不同層次的解釋

環境:這不是我的錯,外部干擾因素太多

行為:我還沒有準備好越獄行動的計劃

能力:我沒有越獄行動的能力

信念:我不可能成功越獄

再解析一下超級個體信念的力量:信與不信,最大的差別就是大腦的工作方式不同

不信,我們就關閉了大腦思維的過程,想到的是你如何做不到的理由——環境有問題、昨天沒睡好,我天生不適合做這個事。

當你相信時,你的大腦只會持續去想如何去做到的方法——不知道的你會想盡辦法去學,有困難你會傾盡全力去克服,只有超級個體信念才能給你提供這樣的動力。

或許有人抬杠:我非常堅信自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這有用嗎?

我的回答很簡單:講道理,每個人身上的潛能都是可以開發出來的,如果從最后的結果來倒推信念的力量——堅信你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是因,環境,行為、能力,態度,技巧之類的,都是果

或者干脆可以講信念這東西,更強調效果,而非因果,雖然,事實上它和最后的結果一定有因果關系的。

ok,到這里說清楚了可以通過墻后面的管道走出心迷宮,再回頭來看看:

如何把墻鑿開

怎么鑿墻呢?

美劇越獄里,Surce拿著鉆孔機問Michael:你告訴我怎么才可以鉆透一個6英寸的水泥墻。

Michael回答他:我們只需要在幾個重點的位置上鉆上幾個孔,然后找到X中心受力點,不斷鑿擊,就可以破壞墻的承重能力,找到被墻掩住的管道入口。

Michael使用的是“力學”胡可定律,在這里我把它升級為“心版胡可定律“”。

厘清了心迷宮的奧秘后,越獄的事情反而簡單多了

“心版胡可定律”——梳理自己過去已有的思想、經驗、知識、需求、……等等把它們作為X的四個角力點,進而尋找到X中心點——內心潛藏著的那些信念之火,接著,在實踐行動用你的思辯能力去不斷的呵護這個薪薪信念,傾盡全力一次一次朝X中心點用力,那么一定可以打破這堵墻連通超級個體信念管道。最后,當你真正進入到超級個體信念管道,跟隨你信念管道路徑,總有一天,你終將與外面的世界相遇。

說到底,去相信自己傾盡全力卻任然沒有放棄的念頭,這就是越獄‘’心迷宮‘’唯一攻略,

相信自己,你并不孤獨!


大家好,我是樊心,從2016年10月21日起,我開始努力寫作一個主題為“年輕人究竟如何成長”的系列文章——《自己來,打造下一個自己》,這是第六篇,其他的內容有:

第一篇:前言;大腦森林

第二篇:概念篇:看見下一個自己

第三篇:兩種不同的成長路徑

第四篇:受教育與自我教育

第五篇:看不見的心靈牢籠(上)


ps:在我原本的寫作計劃里,內容的順序安排是先寫人的內心深處,然后再寫我們如何使用自己的大腦,我們如何使用自己的身體,最后寫我們如何與外部世界連接的技巧等等。

寫了幾篇文章后,發現自己目前還不具備駕馭內心深處那些抽象認知概念的寫作能力。雖然計劃中也還有幾個關于內心深處的概念沒有寫出來……我打算調整下策略了,下一篇文章會開始寫一些成長當中具體的概念和方法論,先練練手,回頭再重寫這些沒有寫好的內容!

END


一句話、一張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年四月,美劇《越獄》在時隔九年之后重新回歸,推出第五季。由溫特沃斯·米勒和多米尼克·珀賽爾飾演的邁克和林肯兄弟將...
    時間之葬閱讀 1,133評論 0 4
  • 圖片及文中信息均來自網絡,咕嚕整理。 讓大家認識一下那個時期發生在日本的傳奇人物。 人物簡介: 白鳥由榮, 190...
    不會水的貓閱讀 36,325評論 4 6
  • 白熊求職、跟誰學求職競品分析報告 目的:調研市面上的競品以確定產品形態。 一、產品定位 產品定位:簡歷修改、求職課...
    膽大冒險家閱讀 2,563評論 3 6
  • 我知道,有三個人是不能用嗓音去評價音樂水平和功力,他們三個都是現在華語音樂的頂峰。羅大佑,李宗盛還有陳升,他們都是...
    奧阿欣chen閱讀 434評論 0 1
  • 2017.01.14感賞日記(59) /玫瑰?感賞今天又是一個艷陽天,所有萬物都被燦爛的陽光滋潤著,藍色天空,一切...
    小豆70后閱讀 232評論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