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書,是萬能的大熊寫的,《格局逆襲》。對致力于把握現實的人,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書中的核心觀點就是,如果你既沒有天分,也沒有身份,那么,如果你想逆襲的話,就只能靠格局。格局是指看問題的高度,當你高度不夠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問題的局部,看不到問題的本質,所以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以下是對本書的摘要。
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失敗者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通過質疑別人的成績是虛假的,來換取自己心靈上的安慰。失敗的人,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自以為聰明。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眼下的,手頭的事情,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你沒有什么不同,你和你差不多環境成長的人基本都是一樣的。
所謂精神病,就是每天重復同樣的事情,卻想得到不同的結果。不建議大家把心思完全放在做直銷,傳銷,培訓,淘寶這樣的事情上,人生的積累性比較差。
大部分人會可悲地發現,原來現有的就是合理的,也是,最優的,自己想象中的改變,只是片面的,異想天開罷了。你連自己的生活都沒有辦法照顧的很好,憑什么認為按照自己想法改造的社會,更好呢!
多研究人性,因為人性是最穩定的。
在一個資源不是很充裕的社會里,肯定有人得到,有人得不到,有人得到很多,有人一無所有,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無能,歸咎于制度的不平等。
不要去做那種什么都看不慣,什么都做不了,還什么都不服氣的人。
如果從人生的大意義來講,小人的出現是對自己有很大幫助的,起碼可以讓你審視,之前哪些事情做的有些紕漏和不足,引起了什么人的不滿。這種事情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
當你覺得某件事情好像很不合理,特別傻的時候,去研究一下原因,而不是去下判斷,往往會有意外收獲,輕視這個社會規律的人,最后會發現其實傻的人是自己,符合規律的東西,一直在生長,不符合規律的東西則被淘汰。
所謂的高端人士,比較核心的幾個共同點就是,邏輯性很好,決斷力很強,情商很高,能發現和駕馭人才,承壓能力強。
面對高端人士,你也不用太高山仰止,反正他也看不上你,你對他客氣,他也看不上你,不如你都不屑于理他,反而會給他留下更深的印象,人的兩大重要能力就是,平等溝通的能力和獲取別人信任的能力。
其實沒有什么不公平的,只是我們考慮的不太全面。
超出別人預期有兩種辦法,第一種是能力霸道,第二種就是降低預期。彼得法則告訴我們,大家都去想升職到一個自己不能勝任的崗位,最后的結果就是,大部分領導崗位上的人,其實,都不太勝任。
沒有什么事情是浪費時間的,也沒有什么事情是沒有價值的,只要你認真去做了,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收獲,可能會在很多年之后,讓你受益良多。
出世只是小成,如果你想修大成,就還要入世。
很多人問我如何看透事情的本質,我說在中國不太難,就是五個字,不投機取巧,總體上世界還是公平的,你這里得到一些別的地方就會失去一些,而你選擇放棄一些看得到的東西,卻有可能獲得一些超出預期的東西。
人才就是你讓他做一些事,他做成了,你又讓他做一些事,他又做成了。
培養領導力的唯一辦法,就是多帶頭干活,記住是帶頭干活。
反正確定正確與否的大部分不是建議本身,而是你坐在什么位置,如果你坐的位置比較低,你又無法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力挽狂瀾,那你最好還是選擇閉嘴的好。一定要去做,而不是去想和準備,一定是在運作之中,你才能找到更好更適合的辦法,出現了錯誤,才可以更好的改進,追求的都是快速迭代,迅速地執行。
大家賺錢一定賺自己該賺的那一份,不要什么都想賺到,桌上有一杯水,大家一人一口都有水喝,如果你都喝了,那么其他人就肯定要打你。
如果你們現在的事情做不好,也不要指望你換了一個新的領域,就一下子成功了。
有些人的起點是另一些人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不要輕易說別人是騙子,這個太嚴重了。
很多人問,沒有老爹幫忙的話,應該如何建立自己的資源?我說很簡單,幫人干活不要錢,之前也有很多人問,如何能在人群中當老大,我說也很簡單,大家吃飯,你買單。
人一定是為自己工作的,不為任何人。雖然本質上你是在為公司打工,但你做出的每個成績,都是自己品牌和能力的背書,你做過什么事情,將會是你未來很多事情的證明。
資源這個東西,不是找的,而是換的,你要找什么樣的資源,就要有相應的資源去換。不是參加各種會議,換換名片就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