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學,兒時的我們只知道清華北大。
關于大學,高中老師都說只要努力考上大學,你們就解放了,未來便有了希望。
然而這些都是真的嗎?我們的大學真的只會是清華北大嗎?考上大學后未來真的充滿希望嗎?
踏進大學不久后,我們漸漸沉迷于高中老師給我們編織的那個“謊言”之中。小編是男生,小編也曾在大學睡到中午,醒后拿手機點外賣,洗漱完玩手機,看綜藝、電影、電視劇,外賣到,穿著人字拖和睡衣下樓去拿,整個下午手機和電腦陪伴著小編,日落西山又點起了外賣,通宵后沉沉地睡下,翌日照舊。
每當小編過著這樣的日子,或許是解放了,沒錯!解放了腿腳、解放了雙手、更解放了大腦。或許是輕松了,但更多是內心的一種迷茫、一種回避、一種恐懼。對自己未來感到迷茫,對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進行回避,對自己未來感到恐懼。
小編曾在幾年前讀過一本《哈佛凌晨四點半》(雖然這本書被人所質疑,但哈佛的成就還是不容忽視),里面記載了哈佛學子的學習生活,當時小編對這所培養了8位總統,40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數以萬計企業精英的高等學府充滿了好奇,便翻了翻。
在哈佛,凌晨四點,圖書館早已燈火通明,里面坐滿了靜靜看書的,認真做筆記的哈佛學子,不僅圖書館,教室、餐廳、公園長椅都是在學習的學子。有時你會在餐廳看見倒在餐桌睡覺的學生,手上還有未吃完的食物,公園長椅上也有睡覺的學生,別去打擾他們,因為他們是因為太累了,才趴下小睡一會的。
當小編在寫這篇文章時,想著小編與哈佛學子之間那幾億光年的距離,忽然想了解一下國內高等學府的學習生活。百度了一下,被清華和浙大的學霸學習計劃表嚇了一跳。每天的日常安排得滿滿當當,跟哈佛差不多,唯一區別是中國的學霸不太會熬夜。
喬布斯曾經說過一句話給小編很大的震撼:“只有瘋狂到想改變世界的人,才能改變世界”。
在大學,小編加入了學生會,協會等一大堆組織機構,有時候忙起來,一天好幾個會;同時小編還堅持寫文章,有人不解地問小編為什么要這么忙,這么“折磨”自己。
小編想說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牛逼,未來注定是一個充滿競爭與挑戰的時代,我沒有理由在這時選擇安逸與舒適。
一不小心說了這么多,以上是小編是感悟隨筆,愿與君共勉,如果可以給你一絲絲地觸動,不勝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