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張力不夠,除了工作、玩手機和學習之外沒有其他,這也未免單調了些。我應擴張自己的活動范圍,經歷一些沒經歷過的,讓自己的心性得以更有張力。
那我問,我能做什么呢?做什么,做什么都好像都需要錢,而我賺的錢并不多。無耐,我這一問問到地方了,我不知道往哪方面擴張。
略過,略過,下一個話題。我得問問,我是不是抖音看多了,看到他人生活的精彩,反觀自己生活的平淡,或是我怎么努力都無法達到他人的生活水平而沮喪。我感覺自己除了學習外沒有任何其他辦法,如果不去學習不去改變,那么我的生活將一直如水一樣的平淡度過。那么,我果真除了學習之外別無他法,這是對我來說是殘酷且真實的事實。
人活在世上,可以糾正認知提高對生活的認識,達到與生活更進一步的鏈接。我很喜歡與生活產生一種鏈接感,那種深深扎在生活的感覺讓我感到很充實。
我昨天寫的自我催眠那段對我的生活有許多改善。我們的生活都是被催眠的,催眠只是有好壞區分,保持有利的催眠,覺知負面的催眠。當覺知到負面的催眠進行意識上的糾正,讓自己在重復負面的輪回中抽離出來。
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在自我催眠當中做出選擇。我今天出去,當我面對他人時有一股濃烈的自卑感,我讓自己不要去感知自卑感,或是想著怎么改善自卑感。這整個過程的重復性思考就是一個陷阱式的輪回,不斷的去想會不斷在困難當中徘徊。
我的自卑感不會通過簡單的跳脫就能抑制自卑的產生,這是心底層面的,是自身各方面綜合的體驗,這是事實。自我催眠說不用自卑是沒用的,最好的做法是接受自卑的產生,因為這是事實無法改變,那只能坦然接受。
我很久沒出去,這次到街邊走了走,自卑感是我體驗到最深的感知。我覺得挺好的,把自身有的還沒覺知的感受顯現出來也是一種生活對我的饋贈。沒錯,是饋贈,略顯反差的歧義。人活一世,就是在追求生活中體驗到的各種感受,在這一方面來說,人是平等的。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值得體驗,但,在大體的生活方面,還是應該以積極正面的生活為主。
我覺得自己活得有些機械,工作,學習,刷手機,睡覺等。每天都重復類似的事情,人也呆呆的等待事實的發生。我應該更認真的去感知生活,感知他人,生活不是不變的,生活是可以多變的。
我今天好像沒遇到多大的困境,寫的內容也少了,以前針對問題打字敲得很快,現在寫總是斷斷續續的不知道寫什么好。
那我應該混沌的面對生活,造成更多的麻煩嗎?沒必要。我在想,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的處境也許可能是自己造成的,不希望生活單調乏味而做出各種不合理的事情,只是意在表明我存在、我活著的自我感覺。
我就是一個在工作當中不斷給他人麻煩的人,我不太會通過言語去與他人交流,可能通過制造麻煩來引起他人的注意。我并不認為我的智力有問題,但是在工作當中我顯得比別人笨拙。這是為什么?難道真的是智力水平的問題,不是吧。
在我的原生家庭關系中,我感覺父母對我的關注很少,可能在嬰兒期會通過制造麻煩引起父母的關注。這是相當隱性的問題,我做什么事都有拖延癥,并且會在某些方面出錯,以達到潛意識的需求,引起他人的關注。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大學時,與室友和同學出現了極大的矛盾,那時我生出了一個極端的想法,要是我生病了,他們是不是會來關注我。
在一次,當我與他人的關系得到進展時,我吐血吐了一地進了醫院。我如愿以償的得到他人的關注,但我依舊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我與他們的關系。我與他們之間隔著阻隔的東西。
也許是缺少關系上的鏈接,即使他們來關注我,但與我仍然沒有鏈接。
我在生活中犯錯是為了得到他人的關注,我怕做好了就沒人來關注我了,那我不就是透明的存在,這對我來說意味著死亡。
我在日后的工作當中,應該覺知這份為了獲取關注而犯的錯。我現在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再是以犯錯博取他人的關注。相反,應該把事做好以來得到他人的尊重。我現在處于成年人的社會中,不該玩小孩子的把戲,應該玩大人之間的把戲,勝者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