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大年初三,親朋好友們開啟了走動模式。這不,一大早,就有老友打來電話,中午約飯,我只能遺憾的告知朋友,不好意思,午間已經有約了,改日吧。
在華北腹地一代,按照習俗,大年三十家里沒外人。也就是說,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家里除了自己的直系親屬以外,基本上就不會有外人了。在舊社會來說,要債的人就該回去了,即便是昨天回去,今天也不能再來了。否則,就會走霉運。
過了除夕之夜,新的一年正月初一到來。春節期間的慶?;顒?,這才徐徐拉開了序幕,初一夜里守歲,三更天到祖墳上去燃放鞭炮,天一亮就要給比自己輩分大的人磕頭拜年,這項活動要持續到初一午間吃飯時結束。
從初一中午飯后,那才是男女老少各自活動的開始。打牌、看戲、逛廟會、在同村里和親朋好友玩耍等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男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喝酒打牌賭錢為多;女人們聚在一起拉家常,互相通報信息,了解各自出嫁后的娘家故事為主。
到了初二這天,是所謂的回門之日,是夫妻們帶上兒女去看望岳父母的日子。
所謂“回門”一詞,原指的是新婚夫婦,婚后第三天,丈夫帶著妻子回岳父母家拜望認親,女方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三叔舅舅等親戚,集體接見新女婿,在岳父母的引薦下,逐一認親改口喊人,做長輩的要包紅包給新女婿。
后來,這一習俗就延續下來,每年的大年初二這天,都要回妻子娘家看望老人,吃喝玩樂一天。
回門之日,一大早就要帶上四色禮品,孩子大人都穿上嶄新的衣服,交通工具也要隨上時代潮流,舊社會時爺們走路媳婦騎驢,或是一家人都坐在牛車上,有錢人家都是坐著豪華馬車,帶車廂的那種。新社會啦,開始一家人騎自行車,后來坐公交車,也有開拖拉機,再后來就是開著私家小汽車回娘家。
所謂的回門,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丈夫帶著一家人回岳父家充分夸富,就是顯示自己本事的舞臺。通過吃穿用住,告訴岳父母,我們在這一年里通過自己的打拼掙錢啦,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啦。如果家里還有其他的兄弟姐妹,也是一個比拼的機會。
近四十年來,隨著國家的富強,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戶戶的日子越來越好過啦!過年的吃穿用住都不是問題啦,如何玩得快樂,過的高興,才是根本問題。
年三十到初三,家家戶戶樂翻天。該給親戚拜年走動的事情都完畢啦。剩下的幾天假日就是大家一起吃飯串門啦。
今日午間,我邀請了三家老同學一起吃個飯,昨天下午訂飯店房間,大概問了十幾家都沒有房間,只得找越來越高級別的飯店,最后訂了一家一流飯店。消費自然是不菲,一年一次的團聚,何必糾結呢。
今年春節沒到飯店消費,為了拉動GDP,我也做點貢獻吧。就寫到這里吧。
寫于農歷己亥年正月初四,是為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