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矜持365日寫作計劃第42天得內容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花兒生長的季節,整個人都是輕飄飄的。像是蝶蟲沉醉在風中的花香里,我沉醉在相逢的每一場花事里。一朵花,就是一個故事。一場花事,就是我的青春。不負春光,野蠻生長。
春天的路,總是走得很慢、很慢。我喜歡在春天的任何一個天氣里,優哉游哉,獨自喜悅、品味、也成長。
有時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有貓窩在墻根,于是花也悄悄綻放。那是宿舍樓前向陽的一角,可惜的是,盡管人來人往,卻似乎沒人發現這一角春光。也許,是因為她(或者應該稱她們)實在太不起眼了——小小的一朵,淡淡的藍色,在幾乎鋪天蓋地的綠色中星星點點,一陣風過來便微顫著小小的花瓣,躲躲閃閃。可是,但凡被其中一朵吸引過去眼光,便再不會移了眼。因為,仔細一瞧,她竟聯合眾多兄弟姐妹開出了一片“她們”,一片氣勢,一片驚喜。
突然就被感動了。在心里默默念叨:“我就知道,最先讓我驚喜的一定是這樣的不知名的小花,我就知道……”因為不為人知,所以做足準備讓人們最先看到她,即使風仍嘶吼,即使角落隱蔽;因為太小一朵容易被忽略,所以竟一不做二不休地直接開出一片的氣勢。轟轟烈烈,每一朵都謙卑地張揚著,我知道,我是被這張揚打動。我還知道,她是用了整個冬天汲取養分,經營花事和靜默等待。在陽光下,她顫顫巍巍地伸出小小的嫩葉試探溫度試探光線。可是,我竟也知道,在黑夜里,在星星也看不到的角落里,她時而還會寂寞動搖,會冷到放棄希望,因為她也只不過是一朵小花呀——甚至是還沒有綻放過沒有見過世界的小小花……
可是,無論怎樣,她終是開出了自己的一片風景。我知道,她再也不會被視而不見,她雖足夠謙卑,但也有自己的驕傲,那就是她曾為了開花而努力過的時光。不管她優秀與否,成名與否,她的努力,起碼不應該被視而不見,不是嗎?于是,上天讓我看到了她,這樣靜謐美好的她,也因此,我看到了更多的東西。我想,我要向她學習,向一朵小花學習,如何耐得住寂寞,并且足夠謙卑虔誠,來經營一場花事。
有一個美好的大學生活,是我最想經營的第一場花事。可是,現實卻往往不盡如人意。高三最累的時候,一個宿舍里的好友們常常聚在一起幻想大學生活,試圖通過這給自己一些力量。期待中的大學,有芬芳迷人的玫瑰、為之奮斗的桂冠,還要有唾手可得的面包。
然而現在,常常因為一些小事懷疑自己的能力,因為懼怕別人的眼光而畏葸不前,因為羨慕別人而否定自己的努力,因為“無所謂”而肆意揮霍,又會在每一個揮霍過時間或金錢的深夜,痛哭,懊惱……惡性的無能為力的循環。現在,不只一次地深刻領悟何為“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我想,此時的我是不是也在人生的冬天,難道就此不前了嗎?當然不,那么怎樣做,才能迎來春天迎來花開呢?
像一朵花總以最美好的樣子在風中搖曳,調劑顏色和芬芳,吸引蝶蟲。我是不是也應該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儀態端莊而非摒棄個性,是女孩子而非女漢子;像一朵花在深冬里就開始努力,熬過黑暗與寒冷,才在一個平靜的早晨,輕吐芬芳,悄然綻放。我是不是也應該從現在就開始努力,埋頭沉潛,為綻放的那天提升、充實自己,才不至于在機會——春天到來的那天,手忙腳亂。
于是明白,甚至,自己還不如一朵花做得好。于是也相信,我終會迎來自己的花事,就像花終會開春終會來,青春終不可辜負。
后記:因為自己平時會寫一些東西發在朋友圈,于是總有人問,寫這樣的文有什么意義呢,可是這樣的“問”又有什么意義?漫長的生命里,我不過是想留下一些活過的痕跡罷了。光怪陸離的世界里,我不過也是一顆生長在角落里的不知名小草罷了。可即使是我這樣的小草也知道:春光爛漫,野蠻生長。
送給人生路上各種艱難卻仍舊奮斗努力活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