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對我來說,除了家和學校,呆的時間最長的就是小吃攤。
正文
無論是在高中還是大學,校門外總是擺滿了數(shù)不清的小吃攤。每每到了休息時間,兜里總會踹著一些小零碎,和好朋友一起奔出校外,各找各的最愛。最后再集合回學校,一切都是那么的有秩序,樂趣十足。
關于美食的文化有時就深藏在那些賣烤玉米的小車中,躲在那些熱氣騰騰的燒烤攤里,還有那些跳動的炭火和嘈雜的人聲里。
“老板,來兩個烤玉米,多放點辣椒,玉米煮軟一點再烤,一定要多煮一會兒!”撥開人群,對著老板大聲的喊著,怕老板聽不清楚。
老板頭也不抬,只應了一聲,隨即從旁邊的水桶里拿出了兩根玉米直接丟進鍋里,然后繼續(xù)給其他燒烤輔料。
沒多久,金燦燦的玉米從鍋里撈出,放烤架上。待玉米邊上的水慢慢蒸發(fā),拿起來,重新刷一層醬料,來回反復的刷,務必要讓每一粒玉米都被這濃濃的辣醬包圍。最后再放進烤架上一烤,香氣彌漫整個燒烤攤。
差不多是宵夜的點,來往的人群絡繹不絕,隨著烤玉米的香味裊裊纏繞,燒烤攤面前突然之間圍了許多人。
老板烤著,忙著,嘴角上洋溢著微笑。這么冷的冬天,汗水止不住的流,看似狼狽,但細看這寒冷中大汗淋漓模樣,反而卻有一種溫暖。
風漸漸起來,炭火被這股冷風吹動,不停在爐子中跳動,然后又熄滅,爐子中冒起來陣陣濃濃的白煙。味道雖有些嗆鼻又熏眼,但為了那軟糯香辣的烤玉米我忍著。
玉米的香氣越來越濃,差不多要好了,我看老板似乎沒有加孜然的念頭,并提醒幾句“再撒上一些孜然,再撒些!”
烤好的玉米用一根木棍串著,烤得有滋有味,外焦里嫩。輕輕一口咬下去,立馬感到有一股熟悉又軟糯的味道,像一堆熊熊烈火,刺激著我每一個味覺細胞。細細咀嚼,玉米甘甜的汁水從涂滿辣椒醬的玉米粒中爆出,美味四濺,唇齒間留下的全是它的甘甜,遲遲不會散去!
小時候吃烤玉米是有季節(jié)性的,當玉米熟了的時候,于是,就悄悄潛入農(nóng)家土地里,挑最大的玉米。
和伙伴們一起用衣服兜著來偏僻的田野間,一群人圍坐在一起。一個小伙伴負責燒烤玉米,另外幾個小伙伴則負責去找柴火。
當然還得有一個我,給他們把風。小孩子獨自在外生火,被父母發(fā)現(xiàn)那可是少不了懲罰,所以我負責的工作可是很重要的。
隨便找了幾根木棍把玉米串好,玉米跟火堆的位置要把握好,靠太近,沒等玉米熟透,外面一圈就全是焦炭的味道,離遠了則需要烤很久。所以對我們來說,烤玉米可算是一個細致活,但我和我的小伙伴始終相信好東西都是時間磨出來的。
長期偷偷烤玉米的經(jīng)驗,讓我烤出來的玉米香甜軟糯,外焦里嫩。吃完玉米,大家全身都是泥土味,是時候回家了,路途中大家都樂此不彼。
這么久了,一直還是喜歡烤玉米的味道,香香的,甜甜的,有時還帶有一股麻辣的刺激。現(xiàn)在對我來說,我愿意花時間等一個烤玉米,因為有些美味值得你的等待。
你是不是也曾像我一樣,站在冷風中,為的就是一份熟悉又驚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