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革命》以百度技術發展為主線,介紹當今人工智能的前沿成果。相比李開復那本書,這本更具技術感。閱讀后,可對當前技術邊界有理性的理解,幫助建立技術與業務的紐帶。
《智能革命》中提到一個詞 “首席電力官”,很值得品味。
【首席電力官】
1834年電力革命是繼工業革命之后的第二次技術革命,它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進步。
19世紀,伴隨著電磁學理論的進展,工程技術專家敏銳地意識到電力技術對人類生活的意義,紛紛投身于電力開發、傳輸和利用方面的研究。
當時的電力技術如同今天的互聯網,當時人們思考著如何實現“電力+”。雖然企業主主動尋求升級,但困難重重。
一百多年的電力系統非常復雜。需要在直流電、交流電、不同的電壓、不同的可靠性、不同的電力接口以及價格作出合理的選擇。(即使到現在出國旅游,也依然要面對不同國家的電壓和接口規格不統一的問題,好在在國內電力 API 已經標準化。)
當時和不同的電力公司打交道也是技術活,否則很可能會吃虧。正如今天的企業找互聯網技術外包公司時,如果不專業,就會落入各種陷阱,從編程語言到系統架構,都有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選擇。
就公司本身業務而言,如何使用電力獲得最佳效益也很搞清楚:是應該先給企業全裝上電燈,還是優先用電動機取代內燃機?
于是很多企業就聘請了電力副總裁,以幫助組織改革工作,保證公司內的每個職能部門。在自己的工作目標和產品上考慮電的應用,包括布置電線,購買電力設備,改造原有設備,甚至改造公司的業務流程。
首席電力官要發掘各種電力產品究竟能給公司帶來哪些價值,他的事情不能局限于作為能源的電力,還要間接升級到對電子產品的跟蹤。
首席技術官
首席技術官主要是負責新產品的研發,或將新技術應用到產品之中,著重于自研技術。
首席信息官
首席信息官是伴隨著信息產業化發展出現的。傳統的總工關注于產品,關注于自研新技術,關注于將新技術應用于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隨著時代發展,企業的信息流轉,是企業發展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
CRM、MIS、ERP 、OA 等成為首席信息官推進的重點。實施模式也從原來的自研,變為采購第三方產品和服務。
所以優秀的CIO絕不只是網管運維,還要發掘公司所有部門、產品與網絡的價值鏈,跟蹤最新的技術發展方向。他要了解產品和業務,預判長期技術戰略方向,不斷跟進業務和技術發展做革新,否則就會像歷史上的電力官一樣,等到電力普及了,就被工程師或者產品經理代替,不過至今在大部分工業企業中依然有電力官殘余的影子,那就是電工。
CIO是CTO的升級,來幫助公司組織信息。他們思考如何提升公司信息的傳遞效率,如何能共享信息而不是各部門重復生成同類信息等。有調查顯示,CIO里非技術專業出身的比例也不小,因為CIO不僅要懂技術還要懂業務。
首席數據官?
信息系統每天產生大量的數據,但只能作為數據廢氣存在;逐漸有人發現其中蘊含的價值。隨著大數據、數據挖掘等技術的發展。把數據作為資產,甚至作為商業模式中的關鍵因素來設計,于是對于數據的洞察力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有人提出了首席數據官的概念,也是順應這個潮流。
CDO需要有洞察數據含義的能力,比如通過數據可視化技術直觀地把握數據反饋;通過“數據挖掘”發現隱蔽的價值所在;通過優化企業數據架構,把無意識狀態的數據變成主動的數據燃料。
首席智能官
為了應對智能革命,吳恩達在2016年11月撰文提出,每一個企業都需要一位CAO(Chief AI Officer,首席人工智能官)。
從互聯網到大數據,再到人工智能,不只是概念變化,更是認識和實質的變化,是從形式到肌體再到靈魂的上升。
CAO將與公司的不同部門(人力資源、銷售、市場營銷、產品等)進行合作創新,通過數據連接、整合不同部門。在深入數據整合、互動、挖掘時,會越來越需要成熟的方法和工具,此時,接入人工智能流也就呼之欲出了。
引入成熟的機器學習方法,把數據變成訓練材料,塑造自動化機制,尋找、發掘有價值的管理模式和客戶模式,或者合理引入第三方人工智能流,支撐企業業務發展,并找到一個合適的創新循環:數據—算法—知識—用戶體驗—新的數據,循環往復,滾雪球式前進,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商業價值。這就是CAO做的事情。
人工智能在當下并不十分成熟,還談不上統一服務標準,各家都在嘗試。在這個層面,各個企業的CAO都很重要,因為他們也擔負著探索的責任。
啟示
1、時代正在變化,每個人都要嘗試把握時代發展的方向,去跟上時代的節奏,否則就可能會被時代淘汰。
2、我們這代人面臨的挑戰可能比之前的可能更大。我們這個時代變化更快,電氣革命的時候是近百年的歷程,但是從互聯網革命到移動互聯網,再到最近的智能革命,這個節奏會越來越快。快到讓我們已經無法,在看清發展后再起身應對。